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0篇
航空   49篇
航天技术   5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9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新乡上空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的经验模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基于电离层总电子含量与太阳活动性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利用在新乡长期测量所得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的资料,得出了总电子含量的一种经验模式。   相似文献   
62.
财务情报是竞争情报细化下的产物,是企业竞争环境中支持决策智能管理的基础,是财务核心竞争力的情报化体现。本文通过财务情报研究背景的简析,提出财务情报模式构建的研究意义。在财务信息收集和财务信息分析两个主要步骤基础上,设计构建财务情报生成模式,为进一步的财务情报利用模式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63.
ZrC/C复合材料性能及微观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向石墨材料中掺杂氧化锆,制备ZrC/C复合材料。较系统地研究了Zr的加入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掺Zr量的增加,力学性能不断提高,在掺Zr量为10%时,材料的弯曲强度达最大值,而在掺Zr量为7.5%时,热导率达到最高;进一步研究表明,微观结构影响着材料的力学、热导率等宏观性质。  相似文献   
64.
掺杂硅再结晶石墨微观结构及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煅烧石油焦作填料、煤沥青作粘结剂、硅粉作添加剂 ,采用热压工艺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质量配比的掺杂硅再结晶石墨。考察了不同质量配比的添加硅对再结晶石墨的热导率、电阻率和抗弯强度的影响以及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 :与相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纯石墨材料相比较 ,掺杂硅再结晶石墨的导热导电性能均有较明显的提高 ,而力学性能却有所降低。与纯石墨材料相比较 ,当硅掺杂量为 4wt%时 ,再结晶石墨电阻率可降低 2 5 % ;而当硅掺杂量超过 4wt%时 ,对再结晶石墨的电阻率影响不大。室温下 ,RG-Si-6再结晶石墨的层面方向热导率可达 3 2 5 W/ (m·K)。微观结构分析表明 ,随着硅掺杂量的增加 ,石墨微晶的石墨化度以及微晶尺寸均增大 ,晶面层间距 d0 0 2 降低。原料中掺杂硅量为 6wt%时 ,再结晶石墨的石墨化度为 94.3 % ,微晶参数 La/为 1 94nm。 XRD分析表明 ,硅元素在再结晶石墨中以 α-Si C的形式存在。硅对再结晶石墨制备过程的催化作用可以用碳化物分解机理来解释  相似文献   
65.
以中间相沥青为原料,通过加入中间相碳微球和溶剂抽提两种方法对中间相沥青进行改性,实现了对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碳的微观结构的调控,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讨论.结果表明,改性后沥青制备的泡沫碳的裂纹数量较少,长度较短,并且泡沫碳的孔径较小;加入55%中间相碳微球的沥青制备的泡沫碳的炭化(1573 K)后的压缩强度高达26.2 MPa,在2 873 K石墨化后强度达到17.7 MPa,热导率为41.4 W/(m·K).利用甲苯抽提后的沥青得到的泡沫碳在炭化(1 573 K)后强度高达30.0 MPa,在2 873 K石墨化后强度达到9 MPa,热导率达到80 W/(m·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