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53篇
航空   407篇
航天技术   105篇
综合类   70篇
航天   17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51.
大气激光雷达(ACDL)的构型复杂,周围热环境恶劣,激光器的散热及光学部件的温度控制是主要难点。利用热仿真软件对激光雷达进行了典型工况的热仿真分析,得到各主要部件温度分布情况:激光器底部的温度波动<0.5 ℃;接收望远镜主镜能够控制在20 ℃,温度波动0.1 ℃/轨。同时将热平衡试验结果及在轨飞行数据进行了比对,试验结果能够较好地包络在轨情况,验证了热设计的合理性及试验测试的覆盖性。  相似文献   
752.
提出了一种考虑组件保形要求的组件布局-结构拓扑的多组件结构系统布局优化设计方法。在传统的多组件结构系统布局优化设计基础上,定义了组件设备的弹性应变能函数并用其定量衡量组件设备的弹性变形程度,在多组件结构系统布局优化过程中,采用组件设备的弹性应变能函数作为其保形设计约束,以实现抑制承载组件变形的设计目的。解析了组件设备保形设计约束对结构拓扑及组件布局设计变量的灵敏度,研究了组件保形设计约束与结构系统整体刚度之间的消长关系,分析了组件保形约束对组件布局及支撑结构材料拓扑分布的影响,在考虑组件保形设计约束的挂架系统布局优化模型中引入了系统的质心位置约束并完成了其解析灵敏度求解。通过数值算例,实现了考虑组件保形、材料用量分数、质心位置约束的多组件结构系统布局优化设计。数值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引入组件保形约束的多组件结构系统布局优化设计方法能够有效抑制传力路径上参与承载的组件设备的弹性变形,实现组件设备的保形设计。  相似文献   
753.
为了探究连续-离散脉冲式振荡器内部的流动过程及分流楔对出口峰值速度和振荡频率的影响,二维非定常模拟了五种工况下的两种分流距离的连续-离散脉冲式振荡器以及连续扫掠式振荡器的内部流场。结果表明:该类构型振荡器出口速度普遍具有三峰值特性,且当分流距离增长时第一峰值速度(Umax,1,O)下降,第三峰值速度(Umax,3,O)上升,而第二峰值速度(Umax,2,O)受到的影响较小;当入口流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三峰值速度具有一定的大小关系:Umax,3,O>Umax,1,O>Umax,2,O,其中Umax,1,O在入口流量过大或过小时,有随之同向变化的趋势。连续-离散脉冲式振荡器振荡频率随分流距离增长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但连续扫掠式振荡器始终最高且与前者的差值随流量增大而增大。研究中还发现,当分流距离增长或入口流量减小后,将使该类构型振荡器出口速度具有更多波动。该研究结果可为优化连续-离散脉冲式振荡器设计以及相关流动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754.
提出了一种耦合粒子图像测速(PIV)实验误差的连续伴随数据同化算法,通过优化目标损失函数,增强算法在不同误差场景下的鲁棒性。为了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先对已知PIV流场植入合成误差进行同化对比测试,继而对PIV互相关算法不同参数设置所获得的流场进行同化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原连续伴随数据同化,耦合PIV实验误差的同化算法能够对实验观测数据去伪存真,抗误差干扰能力明显提升,鲁棒性更强,能够对高误差场景下的流动数据进行更好地同化,准确地预测流场的真实分布规律,还原流场细节。  相似文献   
755.
756.
针对飞机自动化装配制孔系统下位机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下位机逻辑复杂、开发难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支持效率优化的可配置制孔装备控制软件开发方法,可根据工艺信息自动生成飞机自动化装配制孔系统下位机控制软件。对飞机自动化装配制孔流程进行了Petri网建模研究,利用赋时变迁Petri网分析了制孔流程的效率,为配置制孔装备控制软件提供依据。通过定义不同的工艺信息,可配置出适用于不同多轴制孔系统的下位机软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