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29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大小叶片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航空发动机大小叶片压气机的工作原理和国内外研究状况,对其在涡轴、涡扇发动机上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2.
电火花加工放电位置检测的电测量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应用于电火花加工放电点位置检测中的信号检测和电磁信号检测法 ,同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 ,应根据不同的加工要求来选取不同的检测方法 ,实现电火花加工的最优控制 ,从而达到最好的加工效果。  相似文献   
23.
何勇 《成飞情报》1999,(1):16-26
本文分析了现有条件下铣削参数加工过程的影响,并详细介绍了数控铣削参数查询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展。此外还简要介绍了系统设计时所使用的用户界面开发工具。  相似文献   
24.
25.
利用非接触的激光PLIF技术测量了在湍流贫燃预混燃烧中的OH自由基分布。以典型煤制合成气真实组分为基础进行工况设计,分为H2含量变化、CO/(CO+CH4)相对比例变化、雷诺数变化和中低热值对比4部分进行实验。通过OH-PLIF信号分析,探讨了H2含量、CO/(CO+CH4)相对比例和雷诺数对燃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雷诺数、H2含量和CO/(CO+CH4)相对比例的变化对合成气燃烧过程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雷诺数的增大和H2含量的增加都加强了OH-PLIF信号强度,即有利于火焰中OH自由基的生成。而CO/(CO+CH4)相对比例的上升,因同时减少了CH4含量,导致OH自由基浓度下降。H2含量的升高和CO/(CO+CH4)相对比例的上升(转折点前)对于火焰行程都有缩短的作用,强化了燃烧。转折点之后CO/(CO+CH4)相对比例的继续上升不利于燃烧。后文对裂解气火焰瞬时图像和火焰面密度的分析印证了上述规律。  相似文献   
26.
随着现代设计水平和制造能力的提高,无论在军机还是民机中都广泛采用整体结构件,如飞机的大梁、隔框、壁板等普遍采用整体化结构设计.整体结构件的广泛应用对飞机制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  相似文献   
27.
针对传统粗糙集属性离散化方法存在离散化区间会破坏数据实际含义的问题,结合连续属性的领域知识,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熵的粗糙集属性离散化方法。利用航空发动机的滑油光谱分析数据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其能够在保持决策表相容关系的前提下,获得具有较好实际意义的离散化区间。  相似文献   
28.
利用Hencken型平面火焰燃烧器搭建携带流反应系统,研究了不同湍流强度下煤粉颗粒群的着火及燃烧特性。煤粉被一次风送入温度、氧含量(本文所称"氧含量"是指氧的摩尔分数,mole fraction)可调节的高温烟气中形成稳定的射流火焰,利用OH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OH-Planar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OH-PLIF)观测煤粉射流火焰着火、群燃等阶段的瞬态结构,基于对火焰图像的处理探究煤粉颗粒群的着火及燃烧特性。OH-PLIF的测量结果表明,在煤粉射流火焰的上游,射流外围区域的煤粉首先发生脱挥发分并着火,外围已燃的煤粉释放出大量热量并不断向射流内部传递,促进了射流内部区域煤粉颗粒群挥发分的析出。在高速一次风的卷吸及扰动作用下,析出的挥发分与氧之间不断扩散、混合,燃烧的OH锋面逐渐向射流中心区域延伸并连接成片,出现挥发分群燃火焰。实验结果表明:层流状态下,煤粉射流火焰窄而明亮;随着一次风湍流强度的增强,射流中煤粉颗粒的扩散运动变得剧烈,火焰形态发生变化,着火距离显著缩短。本文定量地研究了不同湍流强度下背景烟气温度(1200~1700 K)、烟气氧含量(10%~30%)以及一次风氧含量(5%~45%)对煤粉颗粒群着火延迟的影响规律。随着背景烟气温度、送风氧含量的升高,着火延迟时间逐渐缩短,但存在阈值现象,一旦背景烟气温度或送风氧含量超出某一阈值,其对煤粉颗粒群着火延迟的影响变弱,控制煤粉颗粒群着火行为的主导因素随之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9.
某型发动机喷管在装机飞行时出现的小裂纹可能会引发严重的飞行事故。为了避免飞行事故的发生,基于有限元仿真技术,针对该型发动机喷管结构,建立计算模型。并对某喷管整体结构进行了自由振动和模态分析,获得了该喷管模型的多阶自振频率和模态。结果表明:分析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其中,在20阶振动频率之前,共振造成的破坏主要集中于前转接段,20阶以后,共振造成的破坏转移到喷管的端口位置。所得结果对于结构改进和避免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0.
钎焊是高温合金零部件修理的重要工艺。采用科学合理的钎焊前处理技术,特别是清洗技术,是获得高质量钎焊接头的前提和保证。本文针对高温合金钎焊的特点和对零件表面清洁度的要求,综述了高温合金钎焊前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化学清洗、盐浴清洗、氢还原处理、真空清洗、高压水清洗、激光清洗、热离子清洗和机械打磨处理等钎焊前处理技术,展望了高温合金钎焊前处理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