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5篇
航空   326篇
航天技术   67篇
综合类   66篇
航天   5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根据RTCA DO-178B中对于民用飞机机载软件结构覆盖率的要求,从实践出发,给出了使用DLRA Testbed工具进行民用飞机机载软件结构覆盖率分析的主要流程。  相似文献   
422.
随着我国航天航空业的快速发展,特种加工技术在我国的航天航空制造业,特别是在难加工材料的加工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如一位资深专家所说:"没有特种加工,就没有神舟的上天,就没有我国的航天、航空制造业的发展。"电加工作为特种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殊的加工特性解决了传统的加工技术不能或难以解决的制造难题。阳春三月,我们走进了苏州,特别采访了苏州电加工机床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军先生,探讨50多年来苏州电加工机床研究所在不断打造独有的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23.
成立于1958年的苏州电加工机床研究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特种加工应用技术的研究及产品的开发和生产,致力于提高模具、航天航空、汽车制造、冶金、纺织和通信等行业的加工能力和装备水平。自成立以来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从国家科研机构到市场经济的竞跑者,可以说,苏州电加工机床研究所有限公司50多年的发展代表了我国特种机床加工行业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机床工业自主创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424.
在总结以往开展"三化"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翅片零件为例详细介绍了将航空热交换器类产品中一些零件实现通用化、系列化、数字化设计的过程,并将其同编码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无图化"生产;分析了采用系列件实现数字化设计、"无图化"生产后的成效.通过工作实践,不断探索,开拓出一种深入开展"三化"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425.
主要阐述了对"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模块化)"工作的分析与研究以及研究工作的必要性,详细提出了产品研制中开展"三化"工作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426.
探索了一种基于对应分析的限寿件锻造关键工艺参数的分级方法。以涡轴发动机钛合金压气机轮盘坯料锻造关键工艺参数为研究对象,以可能存在的内含缺陷三维尺寸数据为目标,通过加工过程数值仿真与对应分析法结合,辨识关键工艺参数并分级。结果表明:该分级方法下,温度对缺陷三维尺寸的影响随着其变化程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应变率、变形率对缺陷三维尺寸的影响随着其变化程度的增加而单调递增,摩擦系数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427.
实验辨识机器人动力学参数是获取基于模型的控制器参数的主要方式。针对一般方法仅能辨识线性动力学模型从而辨识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采用人工蜂群(Artificial bee colony,ABC)算法辨识机器人动力学模型。通过Newton-Euler法建立关节型机器人的刚体动力学模型,并用低速动态特性更佳的非线性摩擦模型描述关节间摩擦特性,代替传统的库仑-黏性摩擦模型。优化辨识实验所用的激励轨迹,采集实验数据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后,采用ABC算法辨识机器人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ABC算法能够精确辨识动力学参数,基于辨识结果的预测力矩抑制了误差峰值的出现。应用辨识结果设计基于模型的前馈控制器,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模型的控制器能够提高轨迹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428.
总体最小二乘法在NGMIMU静态解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无陀螺惯导系统的线性耦合是一种严重影响测量精度的系统误差。根据无陀螺惯导系统的耦合特性和总体最小二乘法 (TLS)的性质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线性解耦算法 ,该算法在解算耦合系数时同时考虑了加速度计的输出误差和标定信号的输入误差 ,得到耦合系数的TLS解对输入值和输出值同时具有范数最小 ,然后用求得的耦合系数对加速度计输出进行重构 ,从而实现解耦。仿真结果表明经该算法解耦后的角速度测量值解耦误差率在 8%以下 ,解耦效果较好 ,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29.
复杂组合曲线的设计与拟合——重节点B样条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非均匀B样条的基础上,采用重节点方法设计和拟合复杂组合曲线。对于各种不同的重节点情况,解决了反求特征多边形顶点时线性方程组的降秩问题,并建立了统一表达式。由于考虑到使用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程序通用性强,使用方便,能快速地拟合、设计、修改复杂组合曲线,为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与绘图中应用B样条提供了一种具有较大灵活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0.
高位垂直进气转静系旋转盘流动与换热计算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混合长度模型,用共轭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高位垂直进气转静系旋转盘、腔内的流动与换热,得到了盘、腔内的流场、温度场、转盘表面的平均努赛尔特数,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显示:扩展的混合长度模型对高位垂直进气转静系旋转盘流动与换热的计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