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7篇
航空   201篇
航天技术   31篇
综合类   20篇
航天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基于并行禁忌遗传算法(PTGA)的预警卫星传感器调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对预警卫星的传感器调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传感器管理调度的系统组成。通过对传感器调度的分析,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定义了评价指标。结合并行遗传算法和禁忌搜索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预警卫星传感器调度问题的并行禁忌遗传算法(PTGA)。该算法采用多种群和禁忌搜索思想改进遗传算法的性能,从而提高整个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解决了多目标情况下的传感器实时调度问题,并优于一般启发式算法。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利用模糊聚类技术确定系统的模糊空间和模糊规则数,利用BP算法调整模糊神经网络的权系数.应用该模型对某飞机模型做俯仰-滚转耦合运动的非定常气动力进行了辨识.结果表明,基于模糊聚类的模糊神经网络计算速度快,辨识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用模糊聚类技术可以解决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构辨识问题,基于模糊聚类的模糊神经网络可以很好地用于复杂机动飞行的非定常气动力建模.  相似文献   
4.
俯仰振荡三角翼在非定常自由流中运动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已建成的国内首座非定常风洞内,研制了一套单自由度俯仰振荡实验装置,设计开发了一套对模型姿态和来流风速进行联合控制的软件。对一60°后掠三角翼模型进行了单独俯仰振荡运动和俯仰振荡与自由来流耦合运动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做单独俯仰振荡时,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的影响只有在迟滞环出现后才起作用,而迟滞环的出现是由于翼面上的不同流态对外界扰动的反应时间不同造成的。非定常自由流对做俯仰振荡的三角翼气动特性有很大的影响,模型上仰过程中来流的减速,进一步提高了最大升力系数,推迟了失速迎角;模型下俯过程中来流的加速,则更进一步推迟了升力系数恢复到静态时的值。当翼面上产生破碎涡流时,非定常自由流的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飞机除冰运行问题的分析研究,以合作博弈的思想为理论基础,建立了在允许合作选择对策并且进行支付转移规则下的航空公司博弈模型,通过对模型核心与特征函数的分析,基于Shapley向量的博弈核心求解方法得以提出。仿真结果表明,该合作博弈模型有效激励了航空公司间的合作行为,基于Shapley向量核心解法兼顾了联盟的集体理性与个体理性,对比显示,其分配方案合理、较优。  相似文献   
6.
三维自适应终端滑模协同制导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司玉洁  熊华  宋勋  宗睿 《航空学报》2020,41(z1):723759-723759
针对多枚导弹协同作战的问题,且多枚导弹之间保持有向拓扑通信的条件下,基于终端滑模法设计了视线方向及视线法向的双层协同制导律。其中,视线方向的制导指令能够保证导弹同时完成拦截任务;视线法向上的三维制导律能够保证每枚导弹以期望的视线角攻击目标,从而发挥各枚导弹的最大杀伤力,并且视线角的约束相当于规划了末制导段导弹的弹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攻击目标前导弹间发生碰撞。同时,针对所设计的滑模制导律设计了新的自适应律,从而加快了滑模面的收敛速度并且削弱了由符号函数引起的系统抖振现象。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所设计制导律的正确性,并在最后给出了数学仿真实验,验证了所设计制导律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端壁造型技术在亚声轴流压气机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探索利用端壁造型技术来提高轴流压气机性能的可能性,以亚声轴流压气机试验级为对象,对端壁造型技术在压气机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鉴于压气机的逆压工作环境,端壁设计结合了周向(非轴对称)和流向两个方向的造型,具体介绍了造型方法.对端壁造型后压气机级的数值模拟显示:端壁造型技术可以有效减小、消除静子角区分离,进而提高级的效率和压比.   相似文献   
8.
建立某型航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核心模型,分析其加速性特点.详细分析发动机核心模型与螺旋桨负载机构之间的调节关系,建立核心发动机、燃油调节和螺旋桨一体化模型.并在一体化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发动机闭环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PID控制器),添加前馈环节,抑制发动机功率超调.比较台架试车数据和模型仿真结果,验证模型可靠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9.
设计研制了一种飞翼布局的柔性翼和刚性翼微型飞行器,并在风洞中研究了两种微型飞行器在定常风和水平阵风作用下的气动特性,给出了柔性翼和刚性翼微型飞行器气动特性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在定常风情况下,还是在水平阵风环境下,柔性翼的气动特性要优于刚性翼结构,柔性翼具有延迟失速和缓和阵风影响的能力,有利于稳定飞行。PIV测量结果表明:由于柔性翼的变形使刚性翼和柔性翼翼面上的流态不同,从而使微型飞行器的气动特性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0.
主要研究湍流强度对航空发动机轴心通风器分离效率的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对轴心通风器内部流场进行模拟,获得了内部流场的湍流强度等参数,并计算了通风器的油气分离效率。由于流场的复杂性,决定了很难得到分离效率受流场参数影响的规律。而相关性分析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应用线性回归理论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回归方程。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可知,各组数据的分析结果均具有正相关性。通风器内腔段和通风管段分离效率随湍流强度的增加而不同程度增加。通风器内腔段分离效率受湍流强度影响明显,而通风管分离效率受湍流强度的影响不明显。所得结论可为轴心通风器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