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3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354篇
航空   941篇
航天技术   368篇
综合类   432篇
航天   4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齿轮在传动过程中经常发生断裂,严重影响了齿轮的使用。本文研究了齿轮齿根裂纹扩展特性,为齿轮安全设计打下基础。通过Pro/E参数化建模建立一对啮合渐开线齿轮,加载一定载荷后通过分析得到最大应力区域、假定裂纹源头和初始裂纹方向;在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过程中,从线弹性断裂力学角度出发,应用ABAQUS软件计算得到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根据最大周向应力法,计算了裂纹失稳后的扩展角,并在ABAQUS中分步模拟了裂纹的扩展趋势;当kI值发生突变后,裂纹迅速扩展以致轮齿断裂。  相似文献   
182.
以Fe2O3,Cr2O3,CrO3,NiO,Al,Ti粉和C粉为原料,在离心力场中在碳钢基体表面原位反应合成了TiC-FeNiCr复合材料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金相照相、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等手段对涂层的显微结构和组织形貌进行了研究.测试了涂层的显微硬度及干滑动磨损条件下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涂层和碳钢基体能形成冶金结合.涂层由FeNiCr奥氏体和其中弥散分布的TiC硬质相组成.TiC颗粒晶粒尺寸小于3μm,形状呈多边形或花瓣状.涂层显微硬度约为Hv 500~Hv 800,TiC含量增加,涂层的显微硬度提高.涂层较碳钢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83.
含SiO2,ZrO2微粒复合镀镍层抗高温氧化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含有SiO2,ZrO2微粒复合电沉积的研究,在Cu合金表面分别获得了含量(原子数分数)为11.3% SiO2,5.31% ZrO2微粒的Ni基复合镀层.通过在800℃、900℃条件下的高温氧化和热震循环试验,研究了这种复合镀镍层的高温氧化性能和界面结合特性.结果表明:经过40?h的高温氧化,2种复合镀镍层的抗氧化性能均达到抗氧化级,而且含SiO2微粒的复合镀镍层的抗氧化性能优于含ZrO2微粒的复合镀镍层;经过55次冷热循环,含SiO2微粒的复合镀镍层与铜基体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184.
高强度钢锌、镉镀层加速腐蚀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加速盐雾、正交设计浸渍和合成海水浸渍3种加速腐蚀试验方法,考察了高强度钢锌、镉镀层实验室加速腐蚀与厦门外场大气腐蚀的相关性,由加速盐雾试验得到了适合于锌镀层的相关系数为0.995 2(显著相关)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加速盐雾试验对于锌、镉镀层的腐蚀均有明显的加速作用,正交设计浸渍试验中不含S2-的溶液对镉镀层的腐蚀有明显的加速作用,合成海水浸渍试验对镉镀层的腐蚀有明显的加速作用.   相似文献   
185.
论空间交会中的径向连续推力机动与N次推力机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文章从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两方面分析径向小推力连续机动在空间交会V-bar接近中的运动规律,对冲量型、连续型和N次推力三类径向推力策略的性能进行比较。径向小推力连续机动的相对运动轨迹呈“旋轮线”型式。N次机动策略变轨速度总和与冲量型转移及连续推力机动所需的变轨速度相等,轨道控制能力提高,视界角比冲量型转移的视界角小,转移时间比连续型推力所需时间减少,且能适应范围更广的推力阶。N次推力机动策略综合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86.
功能梯度材料活塞三维温度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梯度材料零件具有单质材料零件无法比拟的理化性能优势,然而由于材料分布复杂以及对功能梯度材料本身性能研究不充分,功能梯度材料零件性能分析存在很多困难.以陶瓷纤维梯度增强活塞、陶瓷纤维非梯度增强活塞为例,应用复合材料热性能理论,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中的ADINA-T模块和结构分析模块对功能梯度材料活塞和普通活塞的温度场和热流场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使用陶瓷纤维梯度层可以明显改变活塞温度分布,降低散热量,缓和由于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在陶瓷纤维增强层与活塞本体交界处产生的应力.  相似文献   
187.
空间交会最终平移段控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提出空间交会最终平移段的控制方法,选取追踪航天器的相对位置与姿态角作为控制变量,同步控制追踪航天器的质心运动与姿态运动,修正制导机动执行偏差的影响,使目标航天器保持在光学导航视场范围之内,且满足对接操作对追踪航天器状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8.
空间交会近程导引段控制方法与控制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空间交会近程导引段控制方法与控制算法。停泊点转移控制采用终端控制法,以终点标称状态为控制目标;停泊点位置保持应用轨迹控制法原理。对转移控制,冲量制导的控制目标是终端位置,连续常推力制导的控制目标是终端位置和速度,可应用不同控制方式,对转移时间有不同影响。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及其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9.
用积分方法建立了混合排气加力涡扇发动机起动过程模拟模型并用该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模型基于气动热力学方程、各部件特性以及经验关系式,根据给出的发动机起动过程初始条件、燃烧室供油规律等进行计算.为说明所建立的起动性能模型的模拟效果,将程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起动仿真模型能较准确地模拟混排加力涡扇发动机的地面起动过程.还分析了计算过程中对起动过程有比较大影响的因素,包括计算时间步长,起动机脱开转速,燃烧室总压恢复系数的经验系数,大气温度、压力以及海拔高度等.了解这些因素对起动过程及模拟结果的影响,便于通过修正的途径将该计算方法用于发动机地面起动性能的准确模拟.   相似文献   
190.
基于N-S方程的尾迹面法翼型气动阻力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计算翼型阻力改进的方法——尾迹面法及尾迹面积分的位置和相应的积分技术.在亚跨声速时分别采用了表面积分和尾迹积分求得给定翼型RAE2822的阻力.结果显示,2种方法具有相同的结果,表明尾迹面积分方法是有效的,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尾迹面法中,尾迹面位置应处于离后缘相对弦长距离0.6~1.0之间.尾迹面积分方法中积分结果不依赖于物体的详细几何外形,可以预计对曲率变化大的三维复杂外形,该方法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