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103篇
航空   454篇
航天技术   158篇
综合类   79篇
航天   20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801.
一种新型RLV再入轨迹在线规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振  胡钰  任章  宋剑爽 《宇航学报》2011,32(8):1670-1675
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eusable Launch Vehicle, RLV)再入轨迹在线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割线法的标准轨迹快速生成方法。该方法以驻点热流、法向过载、动压和平衡滑翔限制为再入过程约束,以再入初始点和结束点的高度、速度为再入端点约束;在阻力加速度-速度平面内建立约束模型后,设计了折线形式的标准轨迹;采用割线法迭代计算轨迹转折点以调整轨迹形状,使最终规划轨迹对应的航程和终端点速度同时满足设计需求。最后取3种不同航程的再入情况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在1秒内完成再入轨迹规划,并在一定航程范围内适用,能够满足在线设计标准再入轨迹的实时要求。  相似文献   
802.
陈奇  赵敏  李宇辉  何紫阳 《航空学报》2020,41(12):324226-324226
传统最优控制航迹规划一般以逆风精确着陆、控制能量小为优化目标,但传统最优控制的操纵过程一般是一条连续变化的曲线,工程上不易实施;与之相比,传统分段航迹规划操纵简单,工程上容易实施,能实现逆风精确着陆的目标,但控制能耗大。为了兼顾逆风精确着陆、能耗低和控制操作简单等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下降法的翼伞最优分段航迹规划方法。该方法将控制变量参数化,将逆风精确着陆、控制能耗小、能实现避障等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加权单目标优化问题,并通过梯度下降法求解得到分段常值最优归航航迹。所提算法与基于伪谱法的最优控制规划航迹和基于遗传算法的分段规划航迹进行了对比,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最优分段航迹规划法既可以实现着陆精度高、控制能量小、逆风着陆和避障的优化目标,同时规划的航迹又由分段常值实现控制,工程上容易实施,兼顾了最优控制航迹规划和分段航迹规划的优点。  相似文献   
803.
蒋坤宏  张靖周  单勇  郑禛  杨宗耀 《航空学报》2020,41(2):123497-123497
针对与后机身融合的一体化红外抑制器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内部遮挡和出口修型对后机身表面温度场和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在混合管外部采用遮挡套或曲面遮挡板可有效降低后机身侧壁面对应混合管后段的局部区域最高温度,两种方式均可有效降低水平探测面以及铅垂面上方3~5 μm波段和8~14 μm波段红外辐射强度峰值;然而,加装遮挡套方式会影响旋翼下洗气流的导入,使3~5 μm波段的红外辐射强度在铅垂面下方较基准模型有小幅的增加。对后机身排气口进行出口修型,虽然对降低后机身3~5 μm和8~14 μm波段红外辐射强度的作用效果并不显著,但可以有效消除排气出口下方壁面的高温区,其中采用狭窄流道引气冷却方式可以使得后机身侧壁仅高于环境温度10 K左右。  相似文献   
804.
侧风条件对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性能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为开展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侧风试验,分析了侧风试验标准要求及侧风发生装置的工作原理与调试标定方法,进行了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侧风试验研究,制定了侧风试验数据分析方法。开发了1种用于模拟侧风环境的试验装置,并提出了1种风速标定方法和开展侧风试验的程序。结果表明:该试验装置可有效实现航空发动机侧风试验环境,该标定方法可得到侧风试验装置工作状态与试验所需风速之间的映射关系,具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05.
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面临产品结构高度复杂、研制周期长、型号任务重等严峻形势,迫切需要全行业开展广泛业务协同,聚合全行业的知识与资源来应对上述挑战,而行业统一的协同研制平台是广泛业务的重要支撑。阐述了航空发动机行业的背景并指出构建与推广行业统一的协同研制平台的必然性;从协同思想的统一、组织的构建以及业务规则的定义3方面说明了构建协同研制平台所需的必备条件;重点阐述了航空发动机行业构建统一的协同研制平台的建设思路与内容,分享了其实际的应用过程和经验,并展望了协同研制平台在未来的提升和拓展。  相似文献   
806.
光交叉通道数据链路(OCCDL)是光传飞行控制系统余度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OCCDL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一种新的具有多链路故障容错能力的OCCDL系统.给出了该OCCDL系统的结构配置,分析了系统正常工作和故障工作情况下的工作流程,设计了系统光开关故障、光链路等关键部分的故障容错逻辑,建立了基于马尔...  相似文献   
807.
单星无源探测弹道导弹射向估计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基预警系统是国家战略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单星探测预警是天基预警系统发展必经历程和重要环节,传统方法基于标准弹道模板先验信息支持,但标准弹道模板信息难以获取,无法实际应用.本文主要讨论在没有标准弹道模板先验信息支持的情况下,单颗预警卫星能否及早给出导弹射向估计的问题.通过建立弹道导弹飞行的动量模型和弹道平面切割模型,本文提出了基于单颗预警卫星观测视线对来袭导弹射向的估计算法,回答了单颗预警卫星观测情况下如何给出射向信息的问题,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于引导地基预警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实用价值,本文方法亦可应用于各类单站无源探测(预警雷达,中低轨、大椭圆预警卫星等)的方位信息估计与空间目标机动的识别等问题.  相似文献   
808.
复杂体制的雷达不断应用于实际,使得基于到达时间单参数的雷达信号分选方法遇到了技术瓶颈.然而,基于多参数的信号分选方法,如K-均值聚类和模糊函数C均值聚类,前者对初始类中心敏感、需预知聚类数,后者对类隶属度的选取、相似度矩阵的建立存在不确定性,使得这些方法在自适应雷达信号分选中受到了限制.自适应仿射传播聚类不仅可以克服上...  相似文献   
809.
建立了某多联装车载导弹发射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从理论、仿真计算、试验方面对发射系统的振动特性进行研究,分析计算了整体结构的振动模态,得到发射系统固有频率在3~20 Hz范围内,为车载导弹倾斜发射系统整体结构振动模态试验及动态响应分析提供了重要参考.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10%,计算结果与模态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810.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高效的组织、分类信息是提供个性化行业管理和跟踪分析的基础。根据行业信息特点和发展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fastText算法的行业分类模型。首先,构建行业分类关键词库,通过特征词库进行分词和权重计算。然后,构建分类器模型,实现中文行业的自动分类。最后,实验选取了80 000个包含企业经营范围、企业信息、舆论信息的测试文档,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结果高于Bayes、决策树、KNN等分类算法,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