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86篇
航空   318篇
航天技术   127篇
综合类   88篇
航天   14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本文计算、分析了太阳耀斑加速电子在日冕中传输时激发的等离子体尾场的效应,认为耀斑电子的高能成份激发的尾场,能够加速低能耀斑电子,低能耀斑电子的能量增值可达几十keV至上百keV,这种尾场加速将软化约100keV以下的能量范围内(探测阈之上)的耀斑电子能谱。结合考虑尾场效应,本文提出了太阳耀斑加速电子从加速区到形成电子事件之间的能谱演化模式,说明了太阳纯电子事件的双幂律电子能谱和太阳质子-电子事件的单幂律电子能谱的形成,认为两类事件的电子能谱差异为耀斑电子日冕传输中不同程度的尾场效应所致,前者尾场效应弱,电子能谱呈双幂律,后者尾场效应较强,电子能谱为单幂律谱。   相似文献   
32.
计算地球流体力学若干新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简要介绍了有关计算地球流体力学问题研究的若干新进展,其中包括显式平方守恒格式,经济算法,辛算子法,泥沙冲积和三角洲发育的数值模拟等,从中也可以看到计算地球流体力学的发展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  相似文献   
33.
低太阳吸收率αs,高发射率ε有机硅热控涂层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飞明 《宇航材料工艺》1998,28(3):11-14,48
本文总结了有机硅热控涂层的设计原理及其紫外真空降解原因,评述了涂层的国内外进展.  相似文献   
34.
B/Al单向铺层复合板的力学性能及断裂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了热压扩散结合工艺对B/Al复合材料的强度的影响,并对试样拉伸断口及断裂径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试样断口有三种断裂模型,断裂路径同热压工艺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5.
为了计算超音速轴对称头部进气道的流场,采用有限差分法编制了一个通用计算程序。该程序适用于皮托式、单锥、双锥、三锥、等熵锥等各种进气道的正问题气动设计。由于在进气道无粘流场计算中,采用了分离奇性的差分方法及混合使用显、隐差分格式,所以在边界点和内点及奇点邻域,计算结果均达到二级精度。程序可瑜出所需要的进气道各内流特性及外流特性。 文中列生了五个计算实例,并与特征线法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作了比较。符合程度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6.
针对非合作目标对接技术的要求和特点,提出了一种以卫星远地点喷管为对接接口的非合作目标拖拉式对接机构方案。设计了拖拉式对接机构的具体结构并建立其三维CAD模型,根据此模型,对机构进行了包络范围的求解;使用ADAMS软件对机构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了对接过程中目标星与机械臂的动态特性,分析了对接过程中捕获力与关节受力情况。计算与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对接机构能够对目标进行有效、可靠的对接捕获,碰撞接触力小于280N,不会造成本体及目标的破坏。与以往对接机构相比,此拖拉式对接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捕获范围大、控制方法简单等优点,且机构受力合理,适合作为空间非合作目标对接的捕获装置。  相似文献   
37.
丁继锋  赵欣  韩增尧 《宇航学报》2014,35(12):1339-1349
系统总结了国内外航天器火工冲击环境预示、地面试验和减冲击技术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国内在以上三个方面与国外航天强国的差距。在此基础上,从我国航天工程实际需求出发,分析指出了今后航天器火工冲击领域应重点开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8.
用于深层月壤采样返回的软质取心袋的设计与测试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壤钻探采样技术尤其无人自主采样返回技术是我国探月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提出了一种适于深层月壤钻探采样的取心机构,能够实现对月壤样品的原位包裹,以保持样品的层理特性信息。该机构选用Kevlar作为包裹样品用的软质取心袋材料,采用满足要求的编织工艺织造出致密薄壁的软袋,并对软袋进行了翻转抽拉力、力学性能及涂层测试分析等测试试验,验证其可满足深层月壤钻探采样任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39.
空中颠簸是民航飞行安全较难防范的安全隐患。观测是预报的基础,目前困扰空中颠簸预报的最大瓶颈是缺乏有效的空中颠簸观测手段,利用飞机观测报告有助于提高空中颠簸的预警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40.
对C250型18%Ni超高强度钢(C250钢)进行铸钢丸一次喷丸(单喷)和铸钢丸+玻璃丸二次喷丸(双喷),研究喷丸前后的表面形貌、显微组织和低周疲劳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单喷后C250钢低周疲劳寿命提高了接近2.5倍,而双喷后试样疲劳寿命提高3倍.喷丸表面的亚晶粒细化是提高低周疲劳性能的主要因素,二次喷丸带来的平滑化效果进一步提高了低周疲劳性能.平滑化效果减小了表面应力集中程度,使经过双喷后试样疲劳断口为单源疲劳断口,而未喷丸试样和单喷试样的低周疲劳断口呈现多源疲劳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