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82篇
航空   521篇
航天技术   99篇
综合类   59篇
航天   17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通过对中国3个地区的航天器AIT厂房内空气中霉菌进行采集,利用培养法得到纯化菌株53株,通过ITS测序鉴定分属8个属,进一步对这些霉菌的特性进行研究,发现青霉属和曲霉属内不同菌株间的菌落径向生长速率差异较大,研究同时显示不同种属霉菌对消毒剂PHMB的敏感性差异非常大,这些差异将加剧微生物防护与控制的难度。  相似文献   
32.
33.
魏才盛  罗建军  殷泽阳 《宇航学报》2019,40(10):1167-1176
针对存在不确定惯量矩阵及其它未知不确定性(如执行器故障、航天器结构发生突变等)下的航天器姿态控制问题,综述了预设性能控制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首先阐释了预设性能控制方法的基本内涵及其关键步骤;然后分析总结了现有航天器姿态控制以及预设性能控制研究的基本概况与发展趋势;最后面向未来复杂化、智能化的空间任务对航天器控制系统提出的新需求,提出航天器预设性能控制值得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相似文献   
34.
采用SEM、EDS等分析手段研究了DZ22B镍基高温合金定向凝固涡轮叶片不同区域铸造缺陷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裂纹缺陷主要分布在叶身的中上部位,其形成机理主要归因于叶片在凝固过程中的共晶组织过多;而疏松缺陷分布在叶身和缘板部位,产生在枝晶间共晶组织附近。枝晶间距小补缩不足和反应生成的CO气体未及时排除是疏松形成的两大原因。  相似文献   
35.
陈童  谢经伟  狄鹏  尹东亮 《航空学报》2019,40(3):222339-222339
针对装备系统中多状态工作部件存在退化失效与突发失效竞争的情况,以冷贮备系统为研究对象,假设系统内3个维修台可分别提供预防性维修与两种不同类型的修复性维修,采用随机检测策略,系统性能水平在一定范围内退化时进行预防性维修,部件完全退化失效时进行退化失效修复性维修,而突发失效时进行突发失效修复性维修;利用PH (Phase-type)分布描述模型中各类随机时间变量,外部冲击的到达则采用PH更新过程描述,建立了考虑退化失效与突发失效的多状态冷贮备系统可靠性模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演示了预防性维修阈值以及三类维修速率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1986年2月4日AR4711拱形双带黑子暗条系激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1986-02-04AR47ll由观测所确定的物理参数和特征值,采用电动力学方法数值计算该活动区中两个拱形黑子暗条在大耀斑爆发前的动力学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以旋涡黑子为标志的光球物质旋转运动和以暗条下方磁力线强剪切为特征的剪切运动引起暗条电流增加和背景磁场变化,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导致暗条向上运动,大耀斑爆发前暗条的上升速度达26km/S;(2)背景场位形对暗条整体动力学行为有很大影响,AR47ll在7×104km高度范围内场强随高度似乎按指数规律衰减.   相似文献   
37.
针对复杂表面航天器在激光雷达照射下散射特性模拟不准的问题,通过表面建模和激光特性修正进行了解决。该方法首先通过高斯能量分布法对激光光束模型进行修正;然后基于有限元的思想,针对航天器复杂表面非光滑、非连续以及多材质等特性,利用改进Z-buffer的消隐算法解决了复杂航天器表面建模问题;最后建立了面向激光雷达的复杂表面航天器激光雷达散射截面的计算方法。仿真分析表明:航天器不同姿态下的激光雷达散射截面精度提升了14.58%,为后续面向激光雷达的隐身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一种电离层TEC格点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分析时间序列数据的门限控制单元(GRU)神经网络模型,利用电离层TEC网格点历史数据、太阳活动指数、地磁活动指数作为预测因子,提出一种高精度电离层TEC格点预测模型.对全球60个网格点的数据进行了模型预测和对比实验,得到北半球平均相对精度的均值为83.96%,高于南半球的73.60%,表明预测模型在北半球的适应性更好,且中低纬地区的适应性优于高纬地区;预测模型在磁扰动期的平均相对精度的均值比磁平静期平均相对精度的均值高,约1.95%;与基于递归神经网络(RNN)、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的电离层TEC单站预测模型相比,本文预测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为原来的80.8%.   相似文献   
39.
基于matlab的飞行器并行MDO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浩  陈万春  殷兴良 《宇航学报》2006,27(6):1356-1360
在Parmatlab的基础上开发出适合网络通讯的maflab工具箱MD0504 toolbox,此工具箱提供了在matlab环境下进行并行计算的函数。在此工具箱的基础上开发出进行多学科设计优化的软件GSEOPT,GSEOPT在并行环境下实现了基于全局灵敏度方程(GSE)的单级优化算法,用并行的方法求得了全局灵敏度,在系统层进行优化。最后用此软件对某飞行器进行了并行优化设计,给出了计算结果,并与参考文献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了更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40.
王涛  尹钊  田拥胜  高庆  谭春青 《推进技术》2018,39(1):212-219
鉴于传统的燃气轮机建模方法用于动力涡轮导叶可调的三轴式船用燃气轮机动态实时仿真时具有一定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径向基函数(Radical basis function,RBF)的神经网络与部件法(Component modeling method,CMM)的复合建模方法 (HMRC)。该方法针对该型燃气轮机的结构和总体性能特点,合理地选取了样本点以减小样本规模。通过神经网络与部件法分别计算燃气发生器与动力涡轮相关参数,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实时仿真模型。与传统的部件法建立起来的仿真模型对比,新方法计算结果与部件法吻合度高,误差低于1%,同时模型的实时性得到了大幅提升,计算速度约为部件法的7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