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4篇
  免费   903篇
  国内免费   365篇
航空   1573篇
航天技术   655篇
综合类   618篇
航天   686篇
  2025年   1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文章首先分析了影响像稳定的因素,然后对几种常见的稳像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进行了介绍,在论述当前稳像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讨论开展综合稳像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52.
为了得到精确度较高的刹车起动扭矩,评估直升机刹车起动能力,把握刹车装置松开时机,开展了涡轴发动机刹车起动扭矩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涡轴发动机试验数据计算刹车起动扭矩的方法,发动机无需测试改装,通过分析输出轴转速在正常起动过程中的加速率和正常停车过程中的减速率,建立正常起动、正常停车、刹车起动输出轴扭矩平衡方程,从而快速得到刹车起动过程中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刹车起动扭矩的关系。在相同大气环境下,基于某涡轴发动机试验数据开展了起动扭矩计算和两次刹车起动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刹车起动扭矩远大于正常起动扭矩,以地面慢车状态为例,刹车起动为正常起动扭矩的4倍左右,计算误差范围为1.4%~2.2%,计算精度满足工程应用,所提方法对于涡轴发动机刹车起动能力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3.
基于DTW的涡扇发动机气路故障定量诊断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利用动态过程信息对气路故障进行定量诊断的新方法.采用动态时间规整(DTW, Dynamic Time Warping)技术,对动态测试样本同已知的故障模式进行相似性度量,充分利用发动机的过渡态特征信息,实现了发动机气路部件故障的定量诊断.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的漏报率和误报率低,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对测量噪声和其它不确定性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54.
介绍飞机大攻角标模在高速所1.2m和0.6m风洞中进行大攻角测力试验研究所得数据与国外2.5m和0.6m风洞所得数据的相关研究情况。相关性研究的试验M数均为0.35~0.8;两座0.6m风洞试验攻角为0~29°;侧滑角高速所为5°,国外为5°、10°。1.2m和2.5m风洞的试验攻角为-3~48°;侧滑角为5°、10°。研究表明,该飞机模型在这四座风洞中吹风试验数据的相关性是好的。  相似文献   
655.
通过运用S3F软件对S形蒙皮拉形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分析,评估S蒙皮拉形工艺性;预测拉形过程中将产生的缺陷;制定合理工艺方案;优化零件设计和模具结构;实现了该蒙皮零件在数控蒙皮拉伸机上的拉形。  相似文献   
656.
折叠机翼变体飞机变形量大,变形引起的气动参数变化显著,提出一种将非对称变形作为操纵输入的控制方案,研究非对称变形的控制效率和有效区间。首先建立能够完整描述变形过程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和气动力模型;然后基于非对称变形控制方法建立一种非对称变形操纵模型;最后通过与常规操纵面效率对比和仿真的动态响应总结出非对称变形操纵的最大变形操纵有效区间。结果表明:在较低飞行速度下非对称变形操纵效率高,非对称变形操纵能够在基准折叠角度90°附近提供最高的滚转操纵效率。  相似文献   
657.
介绍了一种可支持软件开发各阶段的基于Ada的可扩充软件工程语言ASEL。首先讨论了ASEL的设计思想与目标,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分析了ASEL的各种基本结构,然后深入讨论了它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支持特征。  相似文献   
658.
模型燃烧室油雾特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article imaging velocimetry,PIV)测量斜切径向旋流器模型燃烧室内油雾特性,试验研究不同进气温度、流量和油气比对燃烧室内油珠颗粒大小及其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模型燃烧室内不同区域的油珠数密度明显不同,但油珠粒径分布基本相同;进气温度升高和油气比增大,使得燃烧室中油雾的索太尔平均直径(Sauter mean diameter,SMD)减小,燃油雾化得到改善;而进气流量的变化对燃烧室中油雾的SMD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59.
受鸟类翼面覆羽结构特点的启发,在前期仿生流动控制工作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不同厚度的柔性锯齿型人工覆羽,将其分别安装于NACA0018平直机翼上翼面不同弦长位置,通过实验考察大迎角条件下流动分离控制效果。实验在天津大学低湍流度风洞进行,采用坐标架对机翼尾流区进行扫掠测量,使用热线风速仪获取尾流区的平均速度和脉动速度信息,并使用高速相机拍摄人工覆羽的运动情况。通过平均速度分布、脉动速度均方根曲线、功率谱密度、小波能谱和小波等值云图等对不同厚度覆羽的流动分离控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小厚度覆羽:安装在机翼前缘附近时,能有效减小前缘剪切层和机翼上表面之间的距离,这是由于覆羽自适应振动促进了低频大尺度相干结构向高频小尺度相干结构的转化;安装在机翼尾缘附近时,机翼周围流场无明显变化。相反,对于大厚度覆羽,覆羽阻碍分离回流区沿机翼表面向前缘发展,在靠近机翼尾缘时,流动分离控制效果较好。此外,本文还结合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绘制了覆羽的运动情况和周围流场流动示意图,验证了不同工况下人工覆羽的流动分离控制效果,对比分析了不同厚度覆羽实现流动分离控制的机理。  相似文献   
660.
针对北斗三号24颗中轨道(MEO)卫星组批研制、快速组网的任务要求,提出了一种适于一箭多星发射、直接入轨的北斗卫星专用平台的方案并研究了平台关键分系统的核心技术。研究表明,北斗卫星专用平台采用先进的桁架式结构以及综合电子体系架构,具有集成度高、承载效率强、功率质量比大、卫星布局好等特点,不仅有力支持了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对扩展卫星平台型谱,提升宇航能力,拓宽应用前景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