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5篇 |
免费 | 228篇 |
国内免费 | 73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43篇 |
航天技术 | 200篇 |
综合类 | 109篇 |
航天 | 10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33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30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企业门户中用户和访问权限管理的研究是一项复杂且具挑战性的工作.传统的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RBAC,Role-Based Access Control)在实现上通常受单一系统和应用的约束,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令牌的角色访问控制模型(TRBAC,Token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该模型采用门户平台下的单点登录(SSO,Single Sign On)技术,将RBAC模型与令牌访问机制相结合,使角色能跨越门户平台下所有的Web应用.该模型是一个动态激活的模型,根据用户实际的访问需求动态激活相应角色,为用户管理和访问控制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TRBAC模型具有统一的用户安全管理标准,支持集中审核和控制.实践表明,采用TRBAC 模型提高了系统的访问效率,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2.
153.
本文研究了中层大气受迫Rossby波包非线性三波相互作用问题。理论分析得出,如果仅有最大波长或最小波长的波包受外源作用,系统仅能维持受迫波包的运动,平衡状态下外源能量不向另两个波包传递;仅有中等波长波包受外源作用时,随着外源强度的增加,系统的平衡态会发生分岔,并且在分岔点以后,中等波长波包的波幅不再增大,但大气高度愈高该振幅饱和值愈大,外源增大的能量全部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馈送给其他两个波包,从而外源可以维持三个波包的长期等幅运动。本文还给出了系统中有两个受迫Rossby波包时系统的平衡态和稳定性条件,这时无论三个波包的尺度关系如何,外源能量均能在三个波包之间传递,因此外源也可以维持三个波包的运动。进一步的结果和波包的演化过程将通过数值计算给出。 相似文献
154.
155.
156.
157.
MJS-8型30秒计时器,采用8051单片机,利用可编程通用,键盘和显示器接口器件8279来完成整个系统。本文主要介绍软件部分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8.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复杂化,人们把注意力深入集中到激光束剖面特性的质量。过去那些用烧蚀斑和目视分析散射光斑等方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激光工艺和应用对激光束质量评定的要求。本文介绍应用电子图像方法诊断激光束的新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激光测速的光束诊断和监控。为改善激光流动测量的性能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9.
层次分析法在多目标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由于定量型多目标决策的各指标值均为数量,因而按9度法建立各指标下的判断矩阵就很困难,限制了层次分析法在这一领域的运用,作者对此做了较深入的研究,认为层次分析法求解定量型多目标决策问题是可行的。为了便于构造判断阵,将决策中的所有指标分为正向指标、逆向指标和中心指标三类,同时给出了构造这三类指标的判断矩阵的方法,而且构造出来的判断矩阵自然满足一致性要求。给出的方法简单有效,并扩展了层次分析法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60.
设计了一种卧式合成双射流激励器(DSJA),并对其在翼展中段控制NACA0015翼型大攻角流动完全分离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合成双射流激励器两射流出口位置及射流能量对控制机翼流动分离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成双射流激励器对机翼大攻角流动分离具有很强的控制能力,可显著提高机翼流动分离攻角;合成双射流激励器两射流出口相对分离点的位置是影响控制效果的重要参数;合成双射流激励器两出口任一出口位于分离点之前,且越靠近分离点,其对边界层分离的控制效果越好,并且当分离点位于合成双射流激励器两出口之间,且离第一出口位置较近时,合成双射流\"接力\"控制机翼分离的效果更加明显;与合成射流\"单射流\"相比,合成双射流\"两射流\"对分离点位置的有效控制区域明显增大。此外,提高合成双射流激励器的射流能量,其控制机翼流动分离的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