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3篇
  免费   642篇
  国内免费   569篇
航空   2202篇
航天技术   898篇
综合类   601篇
航天   103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51.
The Cosmic Ray Energetics And Mass (CREAM) instrument is configured with a suite of particle detectors to measure TeV cosmic-ray elemental spectra from protons to iron nuclei over a wide energy range. The goal is to extend direct measurements of cosmic-ray composition to the highest energies practical, and thereby have enough overlap with ground based indirect measurements to answer questions on cosmic-ray origin, acceleration and propagation. The balloon-borne CREAM was flown successfully for about 161 days in six flights over Antarctica to measure elemental spectra of Z = 1–26 nuclei over the energy range 1010 to >1014 eV. Transforming the balloon instrument into ISS-CREAM involves identification and replacement of components that would be at risk in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 environment, in addition to assessing safety and mission assurance concerns.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includes rigorous testing of components to reduce risks and increase survivability on the launch vehicle and operations on the ISS without negatively impacting the heritage of the successful CREAM design. The project status, including results from the ongoing analysis of existing data and, particularly, plans to increase the exposure factor by another order of magnitude utilizing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452.
基于ABAQUS-FLUENT软件开展柔性充气翼流固耦合分析,采用反距离加权平均法实现耦合界面气动压力分布传递,采用常体积转换法实现变形数据传递,分析获得了充气翼翼面刚度和屈曲特性与翼面内外压差的关系;建立了充气翼模拟加载试验系统验证了分析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流固耦合方法用于充气翼变形分析是可行的,分析结果与模拟试验结果能够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453.
针对分布式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网络分区方法,指出其对消息传输模式配置存在不确定性;通过形式化描述将问题转化为包括实时性约束、带宽约束、缓存约束的最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的传输模式配置算法,以系统的消息端到端延迟均衡为优化目标.通过给出两个具体算例对算法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同时比较了本算法与传统遗传算法的性能.对比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够解决传输模式的配置问题,尽管计算时间较传统遗传算法高出18.1%,但所得到的适应度值高出28.7%.本算法为网络分区在实际航电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54.
为了缓解3D片源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分段化结构重建方法为视频2D/3D转换提供深度线索.采用分层提取的方式,将视频基于内容分解为子序列,在每个子序列中建立优化准则选择出处于非退化状态的关键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分段化结构重建框架,利用改进的耦合自标定算法重构出每个子序列对应的离散3D结构信息,从而获取视频的深度线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通过分段化后的局部优化,不仅使结构化重建能够有效处理多场景下的连续镜头,还加快了转换的效率,能够稳定、高效地获取深度信息,适用于视频2D/3D转换.   相似文献   
455.
针对传统机械压汽蒸馏的不足,提出分离式机械压汽蒸馏系统.建立了一套容量为1.5 m3/d的单效分离式机械压汽蒸馏系统并对其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系统主要由两套旋转蒸发器、冷凝器以及压缩机组成.通过改变压缩机转速和蒸发温度来研究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在蒸馏水产量一定的前提下压缩机进口压力和冷凝器进口压力随着压缩机转速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换热温差随着压缩机转速的增加而增加,最高温差稳定在8.5℃左右.通过改变系统的真空度获得不同的蒸发温度,蒸发温度越高,蒸馏产量越高,系统性能也越好.   相似文献   
456.
直观的三维模型有助于提高民用飞机远程维修支援的效率和准确度,但由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产生的模型数据量通常比较巨大,三维数字样机的轻量化成为了很大的挑战.基于对格式转换与模型简化这两种轻量化方法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单元数据量的数字样机逐级轻量化的方法,将全机的三维模型进行不同简化程度的轻量化处理,并且提出了基于失真度判据的层级化管理方法,按照模型结构树对简化率高的失真模型与具有细节特征的无损模型进行逐级的加载与使用.实例验证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有效减小了网络传输的数据量并保留了模型必要的细节特征,使在互联网中快速访问全机三维模型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457.
为了分析气动负载模拟器中多余力的形成及影响因素,介绍了气动负载模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框图及实验平台,推导了气动负载模拟器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和仿真对比模型进行了验证。采用线性化方法定性分析了影响气动负载模拟器多余力的3个因素——被动压差、惯性力矩以及摩擦力矩。采用非线性仿真定量分析了该3个因素分别对气动负载模拟器的多余力矩的影响。得出了在气动伺服加载系统中,摩擦力矩是引起系统多余力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58.
基于欧拉法模拟旋转帽罩水滴撞击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欧拉两相流理论,对旋转帽罩水滴撞击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引入耗散函数求解水滴相无黏欧拉方程,实现了欧拉法求解三维旋转帽罩的水滴撞击特性。分析了旋转帽罩转速对水滴撞击特性的影响。发现旋转帽罩转速越大,其表面水滴撞击极限稍有减小。在典型飞行条件与气象条件下,离心力对水滴运动轨迹的影响远小于惯性力对其的影响,旋转帽罩转速对水滴撞击特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59.
锂离子电池极片涂层厚度的实时高精度测量是实现对锂电涂层厚度控制的前提。针对在生产过程中的锂离子电池极片涂层厚度动态、非接触、高精度的测量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非接触式电容传感器进行微位移测量的在线式测量系统。介绍了传感器结构及测量电路基本原理,搭建了适用于锂离子电池极片涂层厚度测量的硬件系统,开发了可用于数据采集、线性校正、数据记录的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测试系统。经测试,该传感器的分辨力为0.1μm,现场长期运行证明该系统满足生产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4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