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5篇
  免费   1118篇
  国内免费   540篇
航空   3285篇
航天技术   709篇
综合类   346篇
航天   1033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230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245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243篇
  2017年   259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某高超飞行器流道冷流特征及气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一种类似于X-43A的吸气式高超声速一体化构形全流道开展了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来流总压、飞行攻角以来流Ma数下全流道的流场结构和气动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飞行攻角对全流道的流动结构和升力系数有着显著影响,但阻力系数的影响并不明显;(2) 研究范围内来流马赫数的变化对全流道的流动结构和全机气动力特性有着一定影响;(3) 前体横截面上存在显著的展向压强梯度,使得经过预压缩的气流偏离了进气道进口,但同时也减少了进入内通道的边界层气流,提高了进口流场的品质.  相似文献   
302.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燃气二次喷射推力矢量控制系统启动过程中非定常效应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详细的喷流瞬态干扰流场结构, 以及喷流瞬态干扰区随时间改变的流场细节特性,分析了流动参数和发动机内弹道性能的动态变化过程.研究表明,主/次流干扰流场内流动参数的分布及变化呈现复杂的多样性,启动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动态特性与系统稳定工作时有着明显的差异,侧向控制力、燃烧室平衡压强和发动机推力均有显著变化.在飞行器设计中,必须从安全控制的角度出发,考虑这一非定常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3.
本文就某型涡喷发动机试车过程中出现的涡轮掉块现象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与分析确定了断裂原因为一阶弯曲共振.发动机怠速转速下导向器叶片引起的气体尾流激振是叶片共振的根本原因.在工作转速无法避免的情况下,从改变叶片频率入手,避免了叶片在此频率下的共振,成功解决了这一故障.  相似文献   
304.
某型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出口温度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由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内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利用数学模拟的方法来计算其温度场,预测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对减小燃烧室研制费用,缩短研制周期具有重要意义.采用fluent软件对某型航空发动机环型燃烧室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燃烧室的出口温度分布.计算结果能够很好地反应环形燃烧室温度场的特点,对预测环形燃烧室的出口温度分布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05.
介绍了ASL3000集成电路测试系统的检定方法.通过分析该测试设备的特性,对线性信号、数字信号、混合信号、射频信号、基带信号模块的检定,采用自带通用仪表和检定程序实现;对于自带仪表的检定,则通过定期送检,溯源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306.
5级安检系统是机场安检、行李(自动)分拣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大大提高了机场安全保障系数和行李分拣系统的处理效率。本研究简要介绍了5级安检系统,应用Flexsim软件对该系统进行仿真建模和结果分析。该系统可形象地展示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并能直观而迅速地找到系统中的影响因素和瓶颈位置。  相似文献   
307.
基于相关与小波变换相结合的弱信号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强噪声背景中的弱信号检测问题,在传统的相关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小波良好的去噪性能,提出了相关检测与小波变换相结合的弱信号检测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传统的相关检测方法,无须知道有用信号的先验知识和同步信号便可以有效的检测周期性弱信号,并获得更高的输出信噪比。  相似文献   
308.
研究各种强化换热结构对竖直平板自然对流换热的强化作用.通过比较圆柱扰流、圆锥扰流、三棱柱扰流、三棱锥扰流、四棱柱扰流、四棱锥扰流和直角三角翼纵向涡发生器LVG(Longitudinal vortex gener-ator)等对自然对流换热的强化效果,发现:单种换热结构中直角三角翼纵向涡发生器的强化换热效果最好,组合结构中直角三角翼叉排与圆柱扰流的混合排列换热效果最好,其能将竖直平板自然对流换热效果提高24.%.   相似文献   
309.
静态封严篦齿内部流动与换热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二维篦齿模型,运用数值方法,从分析齿腔内流场和篦齿顶板换热的角度研究了篦齿的封严特性.通过多种工况的计算,探讨了雷诺数、齿顶宽和齿隙之比对篦齿腔内流动、压降损失以及齿腔顶板换热系数之间的关系.计算数据和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变化规律一致,误差较小.研究结果表明:雷诺数、齿顶宽和齿隙之比影响着齿腔内部流动和换热的状态,是最终成为决定篦齿封严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10.
利用红外技术进行层板冷却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研究层板冷却特性,应用远红外热像测温技术,对一个真实尺寸的层板结构进行了实验.层板的气膜孔、绕流柱及冲击孔直径分别为0.,0.8,0.8 mm,内腔高及总板厚分别为0.8,2.6 mm,孔柱数比为1:4:1.为了准确测量表面温度,采用了高精度热电偶校正法,建立修正关系;为了描述层板综合冷却效率,采用热像数字信号运算法,直接进行数据处理.实验在高温亚声速风洞中进行,实验结果展示了冷却介质注射量对层板冷却特性的影响,证明远红外热像技术用来研究层板冷却特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