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5篇
  免费   1111篇
  国内免费   540篇
航空   3281篇
航天技术   709篇
综合类   346篇
航天   1030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230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245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243篇
  2017年   259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片切磨削方法构造的自由曲面磨削支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操作者高效准确操作数控磨削中心为目的,开发了自由曲面磨削支持系统,进行了基于球头磨具的磨削中心基础研究。讨论了获得高精度曲面的加工要点,并提出了片切磨削方法。  相似文献   
192.
谢敏  高建民  杜谦  吴少华  秦裕琨 《宇航学报》2016,37(8):1023-1030
为探明阿尔法磁谱仪(AMS)的温度变化规律,并为制定AMS的热控制方案提供指导和依据,推导了AMS重要区域(AMS前方、后方、顶部和左舷)的太阳辐射热流计算公式,分析了这些区域太阳辐射热流随轨道参数的变化,解释了AMS顶部的温度变化和太阳辐射热流变化规律在热控方案中的应用。分析表明在国际空间站(ISS)正常飞行姿态下,AMS前、后方和左舷的太阳辐射热流受太阳光与ISS轨道面的夹角(β角)、ISS与会日点的角距(θ角)和地球阴影区的影响,AMS顶部太阳辐射热流受β角和θ角的影响。得出结论:β角、θ角和地球阴影区均是影响AMS温度的主要因素,各区域的太阳辐射热流变化规律可以作为设计AMS温度控制方案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93.
深度修复的目的是从稀疏深度图像中恢复出稠密的深度图像。现有方法通常是以稀疏深度图像及其对应的 RGB图像为输入,通过 1个卷积神经网络恢复出密集深度图像。然而,普通的卷积层在处理稀疏且不规则的深度信息时有较大的局限性,同时,RGB图像特征和深度图像特征属于不同的模态。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自适应稀疏不变模块,根据输入像素的有效性来处理稀疏深度,并提出了结合注意力机制的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在关注有效特征的同时,抑制不必要的特征,进一步提高深度修复性能。文章在 NYUv2数据集上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算法和模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4.
The laser beam used to establish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between satellite and ground segments has a small divergence angle and a tiny spot on the Earth’s surface, which may lead to the fail of the system. So it’s important to study the deflection of laser beam by the Earth’s atmosphere and find a way to calibrate this error. Bot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real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re used to obtai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for divergence angle of laser communication beam and its correction function. Then the model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data, which was used to describe the atmosphere state by traditional ground segments to obtain the critical elevation angl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calculation, our conclusion will be that the correction should be done when the critical elevation happens.   相似文献   
195.
颤振是一种危险的气动弹性失稳形式,舵机动刚度对舵系统的颤振特性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舵机的精确建模与仿真分析十分有必要。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动舵机模块化建模方法及动刚度计算机模拟方法。以“直流电机-减速齿轮-滚珠丝杠-拨叉副”典型结构的电动伺服舵机为对象,将其分解为具备核心功能的子模块,充分考虑了实际结构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非线性因素,再根据子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来搭建整体的舵机模型。基于该舵机模型,提出了利用步进正弦扫频信号激励、最小二乘法数据处理得到动刚度的计算方法,并以某舵机为算例,开展了舵机主要线性参数及非线性因素对舵机动刚度影响的研究。电动舵机模块化建模方法通用性好,便于不同舵机的拓展。电机转子阻尼、减速器的传动比以及输出轴处的阻尼对舵机的动刚度影响很大,间隙、接触刚度和摩擦这3类非线性因素对舵机的动刚度特性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6.
实现基于单幅二维图像不标定欧氏重构三维场景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有效提取彩色伪随机编码图像特征角点。为给图像特征点匹配提供更多的样本信息,采用定位于彩色图像Harris算子探测特征角点,并动态给出角点响应的自适应阈值条件。特征点提取实验及三维欧氏重构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7.
某型轴流发动机气动不稳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朴  李应红  尉询楷  吴云 《推进技术》2005,26(2):129-133
对某轴流式涡喷发动机节流过程中的气动不稳定现象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定性分析和数据处理,揭示了节流过程中发动机气动失稳的过程和机理,压气机第1级静子机匣壁面静压脉动分量的形式和强度变化与上游转子端壁流动分离的程度密切相关,且静压脉动的概率密度函数分布可以反映这种变化。提出了一种检测失速征兆的新思路,即检测压气机第1级的流动分离,而不是直接检测出现在级负荷和轮毂比较高的压气机级中、导致压气机整机失速的模态扰动和(或)短周期扰动,来判断发动机工作点接近不稳定工作边界的程度。应用这种思路,预期可以提高失速征兆检测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98.
以PAN预氧化纤维整体毡为增强体,经碳化、等温CVI致密化后制备多孔的C/C复合材料预制体,利用气体压力浸渗法将Cu引入C/C预制体中制备C/C-Cu复合材料。采用氢氧(H2-O2)焰考核C/C-Cu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经扫描电镜和电子能谱对不同烧蚀区域的微观结构和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预制体密度为0.96 g/cm3的C/C-Cu复合材料的线烧蚀率和质量烧蚀率分别为4.75μm/s、0.223 mg/s,烧蚀性能优良;其烧蚀表面具有不同的宏观形貌,在烧蚀中心区产生了明显的凹坑,主要烧蚀机制为C/C预制体的氧化和铜基体的机械冲刷;烧蚀过渡区聚集了大量的铜基体,其烧蚀机制为Cu的热氧化和机械冲刷;烧蚀边缘区材料表面变黑,主要因为C/C的氧化。为了提高C/C-Cu的烧蚀性能,需要发挥C/C预制体的"钉扎"作用,阻止Cu在高温下被气流冲刷而发生流动。  相似文献   
199.
针对卫星数传调度这一类复杂的约束组合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速度方向和尺度可控的粒子群优化求解算法。为克服粒子群算法的早熟问题,该算法引入了速度更新的方向控制规则和尺度控制规则用于增加群体的多样性,并根据两种控制规则,提出了种群粒子的速度迭代策略,实现了算法运行过程中粒子间吸引和排斥过程的动态调整,同时保证了算法的收敛速度。设计了卫星数传调度问题的编码和解码方式,并证明了该编码方式下最优可行解的存在性。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算法控制参数对优化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0.
轻量化因可降低油耗、提高效率及降低成本等优势已成为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铝合金与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异种焊因其高度满足轻量化需求而得到研究者的极大关注,但由于二者性质的巨大差异,不易获得高质量连接.提出了一种铆接和搅拌摩擦搭接焊复合焊的方式,实现了5052铝合金与树脂基复合材料的高质量连接,接头剪切拉伸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