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21篇
航天技术   6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针对电静液作动器系统中存在的匹配干扰及不匹配干扰,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设计了一种自调节积分鲁棒控制方法。首先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系统的匹配不确定性并且进行前馈补偿;然后设计自调节积分鲁棒控制器分别处理系统的不匹配干扰和状态估计误差,实现了电静液作动器的渐近跟踪控制;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控制方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PID控制器,该控制器的跟踪误差约为0.2mm,控制精度达到0.4%左右。  相似文献   
12.
人工胰脏被公认为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为了使人工胰脏更加方便使用,无线网络技术在该设备上得到了广泛使用,它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入了很多挑战。网络丢包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挑战。本文首先为丢包现象提出了一种新的描述形式,比传统描述形式更加一般化,因此被称为一般化丢包。为了补偿丢包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增强版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在自主研发的1型糖尿病仿真平台上进行了测试。与传统模型预测控制相比,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闭环控制效果,从而增强了人工胰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小管径对接焊接接头的γ射线照相技术.按照JB/T4730.2-2005标准规定,根据工件特点和检验要求,选择适当的Se75-射线检验方法.用此种方法透照所要检验的管对接焊缝,用固定板固定射源很方便,只要将所要透照的管对接焊缝接头找出最佳偏移距离,将γ源置于偏移距离处,即可固定射源方便又快捷地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4.
全数字信道化接收机具有高截获概率、全景式接收与参数修改方便等优点,在电子侦察对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FPGA对实信号信道化接收机进行了建模,并试验出一种高效验证实现方法,使得FPGA内全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研制周期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型无人机进行融合式、双叉弯刀式2种不同形式翼梢小翼设计,对6组不同参数的小翼构型进行了基于RNAS控制方程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双叉弯刀式小翼在气动效率的提高、横航向稳定性影响方面明显优于融合式翼梢小翼。结合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从气动机理上对加装翼梢小翼后的纵向、横航向特性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了2种不同形式小翼的气动特点及其各参数对气动性能的影响,其结论对中小型无人机翼梢小翼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线阵进行波达角估计的常用方法是长短基线配合测向,但是短基线长度往往达不到理论要求值,必须采用其他手段对测相数据进行处理.将遗传算法引入波达角估计运算,并进行了改进,将各条基线对应的相位差模糊数作为解空间的二进制编码对象,既简单易行,又不会受到二进制编码精度较低的影响.整个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够较准确地估计各基线对应的相位差模糊数.  相似文献   
17.
临近空间飞行器在稀-稠大气过渡阶段且反推力矢量装置(Reaction Control System, RCS)有剩余燃料的情况下,RCS对于非冗余舵面的故障补偿与在线重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研究了针对非冗余舵面与RCS复合故障的自愈控制方法,以实现飞行器的安全可靠控制。首先,建立了执行机构故障等不确定影响下的姿态控制模型;其次,针对舵面故障给出了基于残差观测的故障检测与自诊断方法,设计了RCS与舵面复合故障的分离诊断策略;然后,基于非线性比例-微分控制及故障诊断信息,设计了舵面故障补偿的自愈控制器;同时,基于RCS故障喷管序列判定,设计了复合故障下RCS在线重构的自愈控制器。最后,通过某典型全弹道姿态跟踪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告警计算机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的基础上,详细叙述了近地告警计算机自动测试系统的软硬件设计,重点分析了设计中的难点问题.实际应用表明,该测试设备性能稳定可靠、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9.
目前,几种主流的室内定位技术分别存在定位精度低、设备成本高、易受环境干扰等一种或多种缺点,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室内定位技术成为了研究热点。不同于主流的室内定位技术,提出了一种利用栅格光源特征编码的室内定位方案,先使光源照射区被划分为栅格,再用光源闪烁传递栅格特征信息,用户端接收闪烁光信号,对其解码实现定位。利用的编码方式结构巧妙,可以有效避免误读,同时相邻栅格编码相似度高,有利于跨栅格定位。在实验室中,以普通投影仪生成栅格光源,以市售安卓智能手机为用户终端,在较理想条件下的测试表明,该方案在动态和静态情况下均可确定用户位置,定位精度达到半个栅格,定位准确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