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21篇
航空   138篇
航天技术   43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4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对中国卫星上大量应用的几种胶粘剂进行了地球同步轨道环境模拟试验,同时试验了添加纳米SiO2粉体后的影响。研究表明,纳米材料的加入对胶粘剂空间排气性降低、抑制电子辐照、冷热交变循环损伤等有明显作用。研究结果为中国长寿命卫星胶接结构、材料的寿命可靠性提供了相关依据,展现了纳米材料空间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52.
主被动传感器融合定位具有高度非线性,针对采用传统的线性化方法计算变量统计特性,理论定位结果与实际定位结果相差较大的情况,文章提出了基于不敏变换(UT)的数据压缩(DC)融合定位算法。首先,通过不敏变换精确计算了二维变量的统计特性,减小了非线性误差的影响;其次,针对数据压缩过程中量测信息重复利用的问题进行去相关性处理,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验证,相较于传统的线性化处理方式相差较大的情况,基于不敏变换的数据压缩融合定位方法理论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53.
针对地球静止轨道目标监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汇聚点观测的天基光学监视星座设计方法.研究分析了地球静止轨道目标分布特性,针对静止轨道目标在特定位置分布密度较大的特点,设计了监视星座对汇聚点区域进行重点观测的策略.分析了监视星座的轨道类型和传感器观测策略,提出采用太阳同步轨道设计监视星座和相应的汇聚点区域观测的方法.在满足对汇聚点观测要求及同步带重访周期为1d的条件下,对星座进行了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4颗卫星组成的观测星座,对同步带目标的重访周期小于1d,24 h内的平均观测时间约为900 s,且能观测到更多的同步带目标.该方法可供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54.
通过优化方案自主设计了一套用于深孔加工的刀具方案,用于某发动机主机匣内部关键件凸轮轴的安装孔的加工,为系列化研制该类机型积累了加工经验.  相似文献   
55.
针对轴对称构型的无人直升机,在速度控制回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够保证飞行过程中航向恒定的全向控制方法。通过分析无人直升机的特征值分布、状态响应和操纵响应特性,得到无人直升机在对称轴的法平面内具有各向一致性,具备实现全向控制的条件。提出了将给定速度在对称轴法平面内进行分解,并考虑侧偏修正的全向控制规律。仿真试验表明,全向控制能够精确地跟踪给定航迹,保持飞行过程中的航向恒定,在不转动机体的情况下,实现向各个方向的飞行。方法也可推广到其他类似的轴对称飞行器。  相似文献   
56.
王亮  刘向东  盛永智  丛炳龙 《宇航学报》2013,34(8):1091-1099
针对巡航飞行器非线性模型具有快时变、强耦合和高度非线性的特点,在考虑飞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气动参数以及大气密度不确定性情况下,提出了一种高精确、强鲁棒控制方法。通过将扰动观测器与指数时变滑模控制方法结合,构造了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的巡航飞行器指数时变滑模控制设计方法,并利用Lyapunov理论分析了采用该控制律后整个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小采用边界层方法来处理滑模抖振问题时所引入跟踪稳态误差,提高系统控制精度。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7.
红外弱小目标检测跟踪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红外图像进行建模,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目标检测跟踪算法,给出了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够很好地完成对信噪比大于4目标的检测,同时算法具有多目标检测能力。当确定需要跟踪的目标以后,系统转入目标跟踪,进而完成对所关注目标的跟踪任务。  相似文献   
58.
基于传播矩阵法计算了均匀半空间电离层的反透射系数, 同时解Booker复系数四次方程得到电离层的复折射指数, 分别研究了电离层反射透射系数及折射指数随VLF频段入射电波频率、入射角和地磁倾角、电离层电子浓度及碰撞频率的变化规律. 计算结果表明, 在VLF频段, 垂直电偶极子辐射的横磁(Traverse Magnetic)波更易透射进入电离层, 而水平电偶极子辐射的横电(Traverse Electric) 波易被限制在地-电离层波导内来回反射. 电离层电子密度较低时 (如夜间), 在高纬度地区, 观测到地震电离层VLF异常的概率更大. 当考虑地磁场 的影响时, 电离层将允许地震辐射的超低频(Ultra Low Frequency ,ULF)/甚低频 (Very Low Frequency, VLF)部分的电磁波透射进入电离层, 这一点已有很多卫星观测事实为证, 但其进一步的物理机制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9.
一种小型化铷光谱灯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光谱灯的小型化是谱灯抽运被动型铷原子频标小型化的关键之一。分别对光谱灯的机械结构、热结构、电磁结构和电路结构进行了分析、仿真和优化,并改进设计了一种小型化的铷光谱灯,经过测试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其主要性能指标如下:体积〈14mL,灯温〈115℃,激励电流〈80mA,光漂移〈1·10^-4/d,光温度系数〈1·10^-3/℃。此小型化的铷光应谱灯已应用于小型化铷原子频标中。  相似文献   
60.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图像分类方法研究是当前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面向深度学习中的Softmax图像分类方法,首先回顾了图像分类技术的发展历程,接着介绍了图像识别技术中的分类器,并解释了Softmax回归函数的分类实现原理。基于Softmax回归分类器的应用,详细阐述了多种图像分类技术,具体包括浅层神经网络、深度置信网络、深度自编码器和卷积神经网络。同时,对比介绍了各种级联模型的具体结构、训练方法、实际应用、分类效果以及优缺点。最后,从Softmax回归分类器、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和高维数据分类三个方面对基于Softmax回归分类器的深度学习模型在图像分类方面的发展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