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1篇
航空   138篇
航天技术   43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4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对2008-2010年覆盖中国空间的DEMETER卫星电场探测数据进行分析,共识别出328例磁层线辐射(MLR)事件。根据已有MLR事件的频谱特征,研究了中国空间的MLR事件的特征及其可能的原因。对所有MLR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这些事件白昼的出现率高于夜晚,秋冬季的出现率高于春夏季;与地磁活动水平无明显关联,主要出现在中国中低纬度地区空间;频率间隔主要分布在55~95 Hz,频率漂移速率大都在0~0.4 Hz/s,并且频谱最高强度与地理纬度无明确关联。中国空间MLR事件的特征与中国空间所观测到的电力线谐波辐射(PLHR)事件的特征相似,与国外已发现的MLR事件的特征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2.
等离子体片高速流在磁层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形成机制以及与背景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日益引起关注.本文利用搭载于Cluster四颗卫星上的磁场和等离子体观测仪器,对2001和2002两年发生在磁尾等离子体片中高速流事件期间的磁场变化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速流前端,伴随着等离子体整体速度的增加,绝大多数高速流前端磁场的B_z分量经常出现先短暂减小然后剧烈增大的现象,符合以往利用Geotail卫星观测数据获得的统计特性.然而个例研究发现B_z的下降与上升常常是不对称的,且B_z分量下降的程度并不是总能达到反向的程度,说明这种变化特征并不一定是存在磁结构的表现.我们认为更多时候这种磁场的变化特征是高速流挤压背景等离子体磁场造成的,是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偶极化锋面形成后,由类似间断面的磁场界面反射的热离子产生抗磁效应,可能对B_z下降形成部分贡献,而B_z增加则是高速流携带磁通量堆积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3.
针对捷变型窄波束天线建链时间短、指向精度要求高的特点,通过建立星间天线指向误差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卫星位置、姿态、天线安装等偏差因素对天线指向误差的影响。同时,采用STK软件对MEO卫星的天线指向误差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与误差模型的理论预期一致。  相似文献   
204.
局部特征尺度分解改进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局部特征尺度分解估计包络曲线时未考虑其凹凸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算法。首先,利用3次样条插值方法进行均值点估计,结合前向以及后向插值2种方法,给出了双向形式;其次,参照标准算法,给出了具体的改进算法实现步骤;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5.
小宽高比钢桁架悬索桥颤振稳定气动措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某主跨730m、宽高比小于4的钢桁架加劲梁悬索桥为研究对象,通过风洞试验考察了上中央稳定板、下中央稳定板、下横梁稳定板、导流板、双中央稳定板、双下稳定板等气动措施对主梁颤振临界风速的影响。结果表明:选取一定的尺寸(或角度),上中央稳定板能大幅提高0°和3°迎角下的颤振临界风速;下中央稳定板能大幅提高0°和-3°迎角下的颤振临界风速;下横梁稳定板对颤振临界风速的影响较小;主梁两侧栏杆上的稳定板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颤振临界风速;在桥面上下同时安装中央稳定板对于各个迎角均能大幅提高颤振临界风速;在下横梁上布置双稳定板,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0°和-3°迎角下的颤振临界风速,但同时降低3°迎角下的颤振临界风速。  相似文献   
206.
运载火箭演进及智能技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载火箭是进入空间的主要运输工具,决定着一个国家进入、利用和控制空间的能力.首先,总结了国外运载火箭的演进历史,提出了传统升级和创新发展两种演进模式.其次,根据运载火箭演进规律提出了评估指标——面推比.以此指标能够引领运载火箭向合理的方向演进.然后,回顾了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演进历程,根据面推比提出了产品后续优化的方...  相似文献   
207.
损伤面积是复合材料层合板在受低速冲击后其损伤严重程度主要表征参数之一。本文基于3层拓扑结构的BP人工神经网络,以冲击能量和凹坑深度作为输入参数,建立了损伤面积的快速估算模型。利用试验样本数据对BP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后,选取样本数据进行仿真验证。对比分析说明该损伤面积估算模型具有良好的试验数据内在联系发掘能力,估算准确性与效率较高。本文研究为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损伤面积估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8.
以Miner理论为基础,考虑到影响疲劳损伤的主要物理量实际上为随机变量,提出单个循环的疲劳损伤量δ、零件的疲劳损伤强度K、零件的总疲劳损伤量D的计算式。从这3个随机变量出发,建立了一种疲劳累积损伤的概率模型。在对称随机循环应力作用时,可用该模型计算零件的可靠度和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209.
高斯混合概率假设密度(GM-PHD)滤波是一种基于随机有限集理论的次优贝叶斯多目标跟踪方法,本文研究了该算法在扫描型光学传感器像平面的多目标跟踪问题.针对典型的锥扫模式和推扫模式,根据其扫描特性建立目标的运动模型和测量模型.介绍高斯混合概率假设密度滤波的基本原理.针对原算法在强杂波环境中的低效率问题,借鉴传统多目标跟踪...  相似文献   
210.
针对某无人直升机双发动机控制问题,提出两台发动机采用并联控制方式使其输出功率保持一致,利用两个发动机转速较高者替代旋翼转速作为转速反馈信号,提高旋翼转速的平稳性,并给出了影响旋翼转速平稳性的两个主要扰动因素总距和前飞速度的前馈补偿控制量的试验测量和计算方法;进一步利用两个发动机缸头温度差对其控制量进行差动补偿,从而使得两个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趋于一致,提高传动系统的平稳性,抑制机身扭振.最后,通过地面系留试验和试飞试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