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97篇
航空   965篇
航天技术   303篇
综合类   119篇
航天   59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91篇
  1987年   105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06篇
  1984年   90篇
  1983年   108篇
  1982年   67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3篇
  1960年   6篇
  1959年   7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靶场安全用的停飞分系统是所有航天器发射运载器的一个组成部分。该分系统中的指令接收和解码器接收上行射频信号,启动停飞动作。对于无人航天器运载器,靶场安全上行指令信号由一组选定的IRIG单音组成(按特定的顺序,对射频载波进行调频)。航天飞机的发射,则采用了一种更为复杂的主字母(High-Alphabet)调制技术,这种技术能更好地防止干扰信号所引起的误炸。航天飞机系统使用了一种复合指令调制格式,即由几种不同的单音组成,对标准的UHF载皮进行调频。指令字中的字母由两个同时发送的单音组成,这两个单音选自7个可供使用的单音频率。这7个单音一次使用两个,可形成一个21个字母的字母表,用这些字母构成指令字。每次任务可选择发射字母序列。对于任何一次任务,大约有10~(12)种可供选用的代码组合。对于航天飞机发射,空间运输系统的固体助推器和外储箱要加靶场安全指令接收—解码器。接收机部分设计成单超外差式,在制造过程中固定调谐在一个合适的射频中心频率上。解码器部分采用一个微处理器进行解码。解码器在飞行前编好程,使之仅能识别这次任务的代码。此外,借助微处理器利用快速付利叶变换(FFT)完成单音解调。由固态输出开关给停飞炸毁机构输出解码器输出电压  相似文献   
92.
本文分析比较了用无线电干涉测量跟踪地球同步卫星的四种方法。以类星体为参考的差分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VLBI)需要用非常灵敏的接收机,利用双基线系统可使位置精度达到米级。以卫星为参考的△VLBI使用简单、便宜的接收机,所得精度稍低一些。非差分VLBI利用GPS进行不太精确的传播修正及时钟校准,双基线系统的定位精度仍可达5~10米。对于倾角较大的轨道,这四种干涉测量方法都能用单基线给出上述定位精度的六个卫星状态分量。  相似文献   
93.
本文研究出一种利用雷达跟踪数据事后分析确定机动式再入目标的气动参数的技术。本技术使用了加权最小二乘序贯估计器,该估计器在各批处理数据中依次步进移动。观测值为来自分布在落点附近精密跟踪雷达的角度和距离数据。用六维估计器(三维位置和三维速度)来估计再入目标自由飞行段的状态。本文还导出了两种再入估计器:第一个是七维估计器,包括六维自由飞行参数加上一个弹道系数,用来估计弹道再入段的状态,第二个是九维机动再入目标估计器,一旦有机动发生就用这种估计器。研究出一种基于测量残差监视的算法,可以自适应地从六态估计器转换成七态估计器,再到九态估计器。进行了一系列数值仿真,检验了这种技术及其编程。利用蒙特卡罗仿真验证了估计器的协方差矩阵的精度。  相似文献   
94.
航天飞机的表面贴有两万多片陶瓷防热瓦。在航天飞机完成每次飞行任务之后通常要更换其中的许多防热瓦。要更换的理由是脆弱的防热瓦在航天飞机的飞行中很可能被损坏,以及在瓦内或瓦的附近测得的数据要求更换。 过去,防热瓦一直是洛克威尔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生产的,使用洛克希德导弹及宇航公司生产的玻璃纤维坯料。为了给航天飞机热防护系统的维修、更换更快地提供新瓦,NASA  相似文献   
95.
蒋洪德  J.G.Moore  J.Moore 《航空动力学报》1991,6(2):157-161,188-189
对于自由湍流引起的压力梯度为零的平板边界层转捩过程的数值模拟,本文提出了一个单方程湍流模型 (VL M模型),对湍流粘性系数和湍流长度尺度都进行了修正以正确引入低雷诺数效应。数值计算表明,该模型在自由来流湍流度为 0.03~8%的大范围内能正确模拟边界层转捩全过程,包括转捩区起点位置和转捩区长度、边界层内的平均及脉动参数分布等。本文还提出了上述转捩过程的时均化五阶段模型。   相似文献   
96.
The control volume method gives the forces which act on the system, but not necessarily the wall pressure of the system. The author has made an attempt to develop a control volume method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obtain the wall pressure of the control volume. The 2-D inviscid incompressible steady duct flow is considered. The conservation equations in integral form are discretized for a control volume. The circulation along the control surface is expressed as a nonlinear function of the vertical velocity component at the inlet and is set equal to zero for the inviscid flow. The equation is solved by the Newton method, and the other aerodynamic properties can be obtaine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have been compared to the experiment and the agreement has been found fairly 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   
97.
使人力密集的远方跟踪站(RTS)自动化,提高各站能力,使三个独立的空军卫星网之间实现工操作是自动化远方跟踪(ARTS)计划的目标(见图1)。  相似文献   
98.
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JHU/APL)设计的在轨探测器舱要完成许多SDI(星球大战)△181计划的重要实验。这些实验需要许多在轨遥控和监视操作,还要动用全球性地面设施网。主要设施是应用物理实验室设计和安装的探测器舱遥控中心(SMCC)。该中心坐落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CCAFS),连接到由东靶场、空军卫星控制网(AFSCN)、肯尼迪航天中心和西靶场设施组成的地面网上。 由于该任务很复杂,给SMCC的设计、建造和操作带来一系列挑战。本文介绍SM-CC功能设计方案以及地面支持网遥测和遥控方面的一些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99.
我们声称能以几厘米的精度连续跟踪一个复杂外形地球卫星的位置,看上去似乎与提出希望达到这一要求一样半信半疑。然而海洋环流实验空基测高所需要的精度水平,可能仅有全球定位系统(GPS)才是满足这一精度要求的实用途径。 利用GPS的新轨道估计技术,其基本方法与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一直使用的方法不同。虽然GPS在70年代中期已开始设计,然而直至最近,我们才认识到这些定轨技术的潜力。将GPS用于地球科学研究的意外收获仅是许多令人吃惊的额外收获之一。  相似文献   
100.
本文阐述了设于莫斯科(Moscow)及诺伊施特累利次(Neustrelitz)的GPS和Glonass组合监视站网的技术规范及使用范围。具体描述了俄罗斯正在研究的GPS/Glonass组合接收机及其在该系统中的使用前景。其下一代接收机将能以每秒一次的更新速率测量载波相位,并能同时跟踪16颗卫星。监视导航卫星系统,即对斜距有关的参数进行联机观测,监视各种误差源,例如星历和历书数据、星上时间刻度、GPS和Glonass系统时间刻度的差异以及SGS—85和WGS—84座标系的差异。阐述了Glonass与GPS的一些不同特性。第一步比较了莫斯科和诺伊施特累利次的卫星可用性,以便在长期研究基础上寻求误差源及地理上的相互关系。由此得出的结论可提供给德国和欧洲用户,在未来开发中加以考虑。打算在莫斯科和诺伊施特累利次之间建立合适的通信链路,以便交换导航及定位数据。利用这些设备,还可产生DGPS和DGlonass的差分修正值。目的是在基准站50公里范围内使差分定位精度达到:水平为1.5—2米,垂直为2.0—2.5米(RMS)。按RTCMSC—104标准格式发播差分修正值。同时对单独的Glonass系统和GPS/Glonass组合系统比较所采取的不同技术进行了研究。还将研究由于接收机性能和所加修正及定标而产生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