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00篇
航空   495篇
航天技术   164篇
综合类   135篇
航天   17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利用传热学相关理论,对卫星单相流体回路热控系统的传热机理进行了分析与简化,建立起一个包括卫星单相流体回路各热组件模型、受控对象模型与控制系统模型的系统动态热模型。针对卫星单相流体回路系统惯性比较大,温度经常超调的特点,提出在现有PID反馈控制的基础上,引入系统热负荷作为反映系统扰动信号的前馈控制,以减少系统温度的动态偏差。利用热力学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以"系统热负荷"为信号的前馈PID控制温度超调量更小,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仿真结果也可用于指导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922.
研究了2种热处理工艺对3D-C/PyC/SiC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机制。沉积SiC基体前对有PyC界面相的炭纤维编织体进行热处理,使3D-C/PyC/SiC的室温弯曲强度和KIC显著提高,最大提高幅度分别可达38.6%和80.5%。沉积SiC基体后对C/PyC/SiC进行热处理,使3D-C/PyC/SiC的室温弯曲强度和KIC显著降低,最大降低幅度均可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923.
匀速及加速行驶时带后视镜轿车气动噪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带后视镜简化直背式轿车外部流场及车外某接收点处的气动噪声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脉动流场计算采用大涡模拟湍流模型,动量方程的离散格式采用有限中心差分格式.分别对两种匀速运动情况和一种加速运动进行了计算,由此研究不同车速、匀速和加速运动对接收点处脉动流场和气动噪声的影响.对于匀速运动,车速越大,接收点处流速越大,压力越小,脉动压力的脉动幅度越大,在每个频率上所对应的声压级基本上越大,总声压级也越大;在同一行驶速度下,加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在接收点处的流速要大,压力要小,在每个频率上所对应的声压级基本上要大,总声压级要大,声压级随频率的变化情况与匀速运动一样.   相似文献   
924.
有/无凹槽通道内煤油超燃雾化的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超燃流场中雾化煤油液滴直径分布,针对有/无凹槽(L/D=3)直通道,对煤油在超声速气流中的雾化过程进行了测量。利用纹影法得到雾化流场波系结构,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得到煤油扩散范围,基于激光前向散射原理的激光粒度仪,得到液滴直径分布。结果表明,当来流和喷射条件相同,平板通道内的煤油射流穿透深度略大于凹槽通道。液滴直径呈在截面中心小、外侧大趋势,沿外侧的液滴直径波动较中心区大。煤油距喷口30 mm处已完成雾化,雾化区的液滴Sauter直径为4~8μm,凹槽对煤油穿透深度和雾化尺寸无明显贡献。  相似文献   
925.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址接入协议,详细介绍了该协议,并对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原协议相比,改进协议可以提供较高的信道吞吐量以及较低的平均报文时延、平均报文碰撞率和控制开销。  相似文献   
926.
合理的斯特林发动机的分析计算方法,对斯特林发动机的设计制造及性能优化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重点介绍了较为先进且更为精确的斯特林分析方法:一维非定常流动分析法.并在设计工况下,对某型斯特林发动机的模拟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该分析方法为斯特林发动机的优化设计和运行提供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工具.  相似文献   
927.
In this paper, latitudinal profiles of the vertical 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 deduced from the dual-frequency GPS measurements obtained at ground stations around 120°E longitude were used to study the variability of the equatorial ionization anomaly (EIA). The present study mainly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rest-to-trough TEC ratio (TEC-CTR) 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representing the strength of EIA. Data used for the present study covered the time period from 01 January, 1998 to 31 December, 2004. An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obtain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TEC-CTR’s diurn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as well as its solar activity level dependency.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diurnal variation pattern of the TEC-CTR at 120°E longitude is characterized by two remarkable peaks, one occurring in the post-noon hours around 13–14 LT, and the other occurring in the post-sunset hours around 20–21 LT, and the post-sunset peak has a much higher value than the post-noon one. (2) Both for the north and south crests, the TEC-CTR at 120°E longitude showed a semi-annual variation with maximum peak values occurring in the equinoctial months. (3) TEC-CTR for the north crest has lower values in summer than in winter, whereas TEC-CTR for the south crest does not show this ‘winter anomaly’ effect. In other words, TEC-CTR for both the north and south crests has higher value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ic winter than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ic summer. (4) TEC-CTR in the daytime post-noon hours (12–14 LT) does not vary much with the solar activity, however, TEC-CTR in the post-sunset hours (19–21 LT) shows a clear dependence on the solar activity, its values increasing with solar activity.  相似文献   
928.
一种新的GPS星座选择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星座高度角和方位角对GPS定位误差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最佳选星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选星作导航定位计算的误差和速度均优于以搜索4颗卫星组合的最小几何误差因子为计算准则的常规选星方法,且具有简单实用、工程易实现等优点,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29.
潜载垂直发射导弹水下弹道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研究了潜载导弹在水下垂直发射过程中受到的力和力矩载荷,建立了潜载垂直发射导弹水下弹道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弹道仿真及数据分析。根据不同的仿真要素,研究分析了导弹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姿态和相应的临界条件。  相似文献   
930.
为解决航空发动机可调喷管液压作动筒工作腔流量偏小问题,对作动筒复杂双油路腔开展了CFD数值仿真分析,阐明了作动筒流量偏小原因,提出了增大流量的措施并仿真分析了改进效果。计算结果表明:仿真流量由465.5 m L/s增大到539 m L/s,增大了73.5 m L/s;流量实测值由443 m L/s增大到507 m L/s,满足设计要求,最终通过作动筒流量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