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82篇 |
免费 | 2053篇 |
国内免费 | 904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350篇 |
航天技术 | 1630篇 |
综合类 | 1076篇 |
航天 | 178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8篇 |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107篇 |
2021年 | 114篇 |
2020年 | 178篇 |
2019年 | 106篇 |
2018年 | 122篇 |
2017年 | 121篇 |
2016年 | 164篇 |
2015年 | 203篇 |
2014年 | 352篇 |
2013年 | 330篇 |
2012年 | 376篇 |
2011年 | 373篇 |
2010年 | 509篇 |
2009年 | 445篇 |
2008年 | 422篇 |
2007年 | 393篇 |
2006年 | 313篇 |
2005年 | 258篇 |
2004年 | 180篇 |
2003年 | 192篇 |
2002年 | 162篇 |
2001年 | 236篇 |
2000年 | 232篇 |
1999年 | 265篇 |
1998年 | 250篇 |
1997年 | 203篇 |
1996年 | 173篇 |
1995年 | 144篇 |
1994年 | 126篇 |
1993年 | 132篇 |
1992年 | 101篇 |
1991年 | 107篇 |
1990年 | 79篇 |
1989年 | 86篇 |
1988年 | 62篇 |
1987年 | 40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4篇 |
1975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1969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0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针对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在改进的矩形截面单胞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相邻纤维束之间的界面粘结效应,推导了单胞的几何特性与编织工艺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并且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实体有限元模型,得到了等效弹性性能参数;之后,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通过有限元计算的材料弹性性能常数与试验数据符合较好,较为真实地模拟了该材料的细观结构,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工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MAPO·HAc合成工艺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APO·HAc是丁羟推进剂的一个关键组分,其性能重现性对推进剂力学性能的稳定有很大影响,所以,应将其合成工艺规范化.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确定了分步合成的工艺路线.它是将MAPO与HAc的络合反应和开环酯化反应分步完成,避免了反应过程中的热量集中,反应易于控制,产品性能优良,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995.
沈旭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8,24(4):449-453
从医学体数据中得到对象的三维可视图像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例如医学诊断、法医学、古人类学等.本文讨论并分析了一种基于表面再现的 Marching cubes算法的优点及存在的不足,给出了算法在时空开销、不确定性等方面的改进和解决方案,改进后的算法在实际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6.
997.
燃油泵附件的管路空间构型复杂,在振动环境试验中直接模拟难以实现。为满足试验要求,采用SEREP 方法对管路进行动力学等效设计,选取管路上特定结点为主自由度,并将原管路模型缩减至主自由度模型上,得到缩减质量和刚度矩阵;对子振型矩阵用SVD 分解,使得缩减质量和刚度矩阵进一步简化,得到低阶管路模型的新缩减质量刚度矩阵参数;提出“质量球—梁弹簧”结构模型,分别用“质量球”和“梁弹簧”来映射缩减的质量和刚度矩阵,进而可确定等效设计加工参数;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等效设计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等效管路与原管路的第一阶频率误差大多数在10% 以内,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998.
999.
为了满足微位移量的实时、非接触测量的需要,研制了一种基于散斑图像的嵌入式微位移测量系统。从计算精度、存储资源和计算效率等角度,综合分析比较了Dirac法、IDFT法、MMSEI法和MMSEII法的测量性能,并基于MMSEI法和DSP处理器(TMS320DM642)设计实现该测量系统。重点论述了系统软件和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并分别在不同运动速度、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材料的条件下,对测量系统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是可行有效的,但系统的稳定性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00.
在飞机座舱视觉显示界面设计阶段,利用脑力负荷的综合评价,确定最佳设计方案.综合3种脑力负荷评价方法(主任务评价法、生理测量法、主观评价法),建立了飞机座舱视觉显示界面脑力负荷综合评价模型,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选择,并进行实验例证.在某型号歼击机视觉界面的不同设计方案中,利用这套评价模型,在降落任务下,得到了不同视觉界面的脑力负荷综合评价值,其中最佳脑力负荷值的设计方案也符合国军标中关于视觉界面的设计原则.在飞机座舱视觉界面脑力负荷的设计阶段,这套评价系统在设计阶段能够给出一个满意的评价结果,对于最终设计方案的确定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