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36篇
航空   212篇
航天技术   62篇
综合类   37篇
航天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Phosphine (PH3) has been observed in the atmospheres of Jupiter and Saturn. We have studied the regioselectivity in the gaseous phase of the photochemical addition of PH3 to propene 1, propadiene 2, propyne 3, 1,3-butadiene 4 and 1,3-butadiyne 5. The photolysis were performed at 185 and 254 nm. The volatile products formed in these reactions were characterized by 1H and 31P NMR. The n-propylphosphine 6 and the isopropylphosphine 7 were the major products observed in the photolysis of PH3 with propene. The allylphosphine 8 was obtained when most of the light was absorbed by propene. This allylphosphine was the main product formed in the photolysis of PH3 in the presence of propadiene; the methylvinylphosphine 10 being not detected in these experiments, the reaction presents a very high regioselectivity. When most of the light was absorbed by propadiene, the propargylphosphine 9 was also observed. The photolysis of PH3 in the presence of propyne led to the E- and Z-1-propenylphosphines 12a,b and small amounts of methylvinylphosphine 10. Even when most of the light was absorbed by propyne, the propargylphosphine 9 was not observed. The Z-1-butene-3-ynylphosphine 13a and a mixture of primary phosphines containing the E-and Z-2-butenylphosphines 14a,b were obtained as major products when 1,3-butadiyne and 1,3-butadiene respectively where photolyzed with PH3. A high regioselectivity was thus observed in the photolysis of PH3 with an alkyne or an allene but alkenes led to mixtures of products.  相似文献   
342.
用随机选取法(RCM)计算高温平衡气体的激波管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RCM方法计算了高温平衡气体的激波管流动。在求解Riemann问题时,激波关系式采用精确解,而对于稀疏波关系式,本文建立了等效比热比的局部理想气体近似关系式,从而使RCM方法大为简化,并具有足够精度。  相似文献   
343.
论文介绍了一种以ATZB-24-A2为核心处理芯片,以ZigBee无线组网技术为通信手段,利用体温、脉搏等传感器实现生命体征测量,并对测量所得生物电信号进行放大、分析、处理、传输,最终实现生命体征数据的中远程无线监测的实现方法。该方法面向单兵的生命体征监测、老年人的看护和医疗机构的生命体监测问题,能够有效弥补传统监测方法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344.
电动静液作动器(EHA)是多电飞机关键子系统之一,其高度集成设计在减小体积和质量的同时,大幅降低换热能力,导致EHA油液温度过高、功能丧失。针对目前EHA一维热力学建模不足问题,以油冷电机驱动的EHA为研究对象,提出EHA的“三维+一维+三维”的热力学建模方法。首先,分析EHA能量转换及传递规律,探究EHA热能产生和扩散途径,在考虑参数时变基础上提出EHA的“三维+一维+三维”热力学建模方法;其次,基于ANSYS平台建立EHA电机生热和壳体对流换热的三维热力学模型;然后,建立柱塞泵、液压缸、阀和增压油箱等一维热力学模型;最后,在AMESim平台上搭建EHA的“三维+一维+三维”的热力学模型。仿真和实验验证了EHA的“三维+一维+三维”热力学建模方法的正确性,揭示了EHA油液温升规律,为EHA的热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5.
二氧化碳(CO2)是大气中最典型的温室气体,大气中CO2浓度持续增加是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温度升高导致自然环境恶劣,各类自然灾害频发,极端天气数量增加,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势在必行。准确监测CO2的排放,了解CO2源和汇的分布,是遏制大气CO2浓度升高、减缓全球变暖的前提条件。因此,准确获取全球范围内高精度时空分辨率的CO2观测数据十分必要。卫星遥感可以有效观测CO2的全球分布,获取大范围高精度数据。本文旨在对目前用于大气CO2探测的卫星载荷发展状况进行综述,包括基于被动遥感CO2的卫星现状和数据产品、基于主动遥感CO2的卫星的研制情况和目前的主要工作进展。  相似文献   
346.
为了解决现有发射筒内壁用防热涂料脆性大、附着力差等问题,本文以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为基体,添加多种耐高温填料,聚酰胺为固化剂,制备了一种防热涂料,并对其耐焰耐热性能、“三防性”、热老化性能等进行了全面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该涂料能够承受200~300 ℃的长时高温,900 ℃下烧蚀10 s内涂层无变化,且其附着力、“三防性”优良。  相似文献   
347.
为了分析叶片前缘形状对吸力面边界层 3维流动过程的影响,对 1组具有不同前缘形状的叶栅进行试验与数值模拟。 以2维结论为基础,利用数值计算建立了前缘对吸力面边界层的2维影响与3维影响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对于1个竖直叶栅, 端壁附近的展向截面吸力面边界层早期的发展过程主要保持2维特性,且这一特性能对边界层的3维流动产生直接影响。展向截 面边界层形状因子与边界层展向流动趋势直接相关,在分离泡区域内,形状因子较大,使得边界层展向流动的趋势急剧增加,低能 流体沿展向大幅发展。通过试验考察不同前缘叶型的竖直叶栅出口总压损失和出口气流角的展向分布发现,在2维计算中优秀 的前缘造型或特定的前缘形状均能改善吸力面边界层的3维流动,有效减小整体的总压损失。  相似文献   
348.
为了探索在不同转速下均可有效提高压气机失速裕度的扩稳方法,以跨声速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利用缝式机匣处理和叶顶喷气进行耦合设计,并参数化研究了缝数目、缝长、缝宽及喷嘴周向宽度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非定常数值模拟揭示了耦合型机匣处理的扩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100%、80%、60%转速下,压气机失速裕度分别提高9.31%、8.26%、8.68%,设计点效率分别降低0.77%、0.23%、0.41%。缝数目、缝长、缝宽是影响压气机失速裕度及效率的显著因素,而喷嘴周向宽度对压气机失速裕度及效率的影响较小。耦合型机匣处理内形成了抽吸、喷气的耦合流动循环,耦合强度的增加有利于压气机失速裕度的提高,但会降低压气机效率。耦合型机匣处理提高了叶顶负荷,但降低了叶顶泄漏强度,极大消除了叶顶泄漏涡引起的叶顶堵塞,这是压气机失速裕度提高的主要原因。耦合型机匣处理具有在不同转速下均能有效扩稳的潜力。  相似文献   
349.
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STBLI)是航空航天领域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复杂流动现象,形成条件涵盖跨声速到高超声速,形成环境复杂多样,给飞行器的气动性能和结构安全性带来重大的影响。结合STBLI的典型流动图像介绍了干扰区的重要物理特征;总结了一些有代表性的STBLI流动控制技术的现状,分析了包括涡流发生器、电磁激励等控制技术的原理、效果及不足;探讨了STBLI流动控制研究中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为发展实用、高效、针对高超声速条件下的STBLI流动控制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350.
针对原有舰船装备技术状态的压力和电工类仪器仪表计量时,因所处环境较恶劣,存在温湿度、电磁环境、振动等参数不能满足要求而无法开展计量校准工作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舰船现场计量校准环境的模拟装置。该装置由环境控制和校准操作两部分组成,重点研究了高温环境下的恒温、恒湿技术,以及分体式校准舱结构设计,实现了微环境的自动调节与控制,通过性能试验,证明了校准舱的温度波动度和均匀度均符合设计指标,能够解决现场计量校准的环境条件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