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36篇
航空   212篇
航天技术   62篇
综合类   37篇
航天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当前无人机地面站软件升级缺乏标准,而地面站软件架构复杂、规模巨大,需要一套标准的软件升 级协议保证无人机地面站软件升级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本文在深入研究ARINC 615A 数据加载协议的基础上, 根据地面站领域的实际情况,对ARINC 615A 协议进行了裁剪和适用性优化,设计了一套适合地面站领域的标 准软件升级协议,用于保证无人机地面站软件升级的标准、安全和高效。  相似文献   
302.
将声矢量传感器阵列参数估计问题与平行因子(Parallel factor,PARAFAC)模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PARAFAC分解的二维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将接收信号构建为PARAFAC模型,然后在数据域对参数矩阵进行初估计,最后利用PARAFAC分解获得信号二维DOA估计。该算法能够应用于任意结构的声矢量传感器阵列,同时能够得到和信源一一匹配的仰角和方位角估计。借助于参数矩阵的初始估计,所提算法收敛速度较快,其计算复杂度大大降低。该算法角度估计性能接近于PARAFAC算法,同时优于借助旋转不变性进行信号参数估计(Estimation of signal parameters via rotational invariance technique,ESPRIT)算法和传播算子(Propagator method,PM)算法。  相似文献   
303.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简要介绍了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PPT)的基本工作原理;回顾了国内外脉冲等离子推力器的发展历史;阐述了它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分析了需要研究的关键技术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04.
王明阳  韩乐  周一宇  姜文利 《宇航学报》2007,28(2):380-384,403
利用langevin方程构成的双稳态随机共振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非线性检测器。利用Fokker-Planck方程的稳态概率密度函数,推导了该非线性检测器的检测概率、虚警概率和偏移系数,分析单方波脉冲在该检测器下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10dB)的情况下,随机共振检测器优于匹配滤波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05.
航空高动态网络链路感知OLSR路由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航空高动态无人机(UAV)网络环境中节点移动速度快、网络拓扑变化快,导致网络链路稳定性差、数据到达率低和信息拥塞度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航空高动态网络链路感知OLSR(OLSR-LA)路由算法,该算法利用接收的2个连续Hello消息的多普勒频移、能量等信号特征,计算出航空高动态无人机网络中2个相邻节点的相对速度和移动趋势,从而得出这2个节点之间链路的保持时间。根据节点MAC层接口队列长度衡量网络局部的负载程度,并利用ARIMA-WNN组合预测模型预测下一时刻节点负载的预测值,并通过Hello消息传递给邻居节点。根据链路感知情况,采用基于局部路由负载均衡(RRLB)算法避免拥塞的发生。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OLSR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算法有效提高了分组交付率,降低了端到端的传输延时,增加了网络吞吐量,从而提高了整个无人机网络传输的有效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306.
Bepi Colombo is a joint mission between ESA and JAXA that is scheduled for launch in 2014 and arrival at Mercury in 2020. A comprehensive set of particle sensors will be flown onboard the two probes that form Bepi Colombo. These sensors will allow a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charged particle environment at Mercury. Onboard the Mercury Magnetospheric Orbiter (MMO) the Mercury Electron Analyzers (MEA) sensors constitute the experiment dedicated to fast electron measurements between 3 and 25,500 eV. They consist of two top-hat electrostatic analyzers for angle-energy analysis followed by microchannel plate multipliers and collecting anodes. A notable and new feature of MEA is that the transmission factor of each analyzer can be varied in-flight electronically by a factor reaching up to 100, thus allowing to largely increasing the dynamical range of the experiment. This capability is of importance at Mercury where large changes of electron fluxes are expected from the solar wind to the various regions of the Mercury magnetosphere. While the first models are being delivered to JAXA, an engineering model has been tested and proven to fulfill the expectations about geometrical factor reduction and energy-angular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spacecraft rotation with a 4 s period, MEA will provide fast three-dimensional distribution functions of magnetospheric electrons, from energies of the solar wind and exospheric populations (a few eVs) up to the plasma sheet energy range (some tens of keV). The use of two sensors viewing perpendicular planes allows reaching a ¼ spin period time resolution, i.e., 1 s, to obtain a full 3D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307.
葛高杨  郭敬涛  靳乐  马虎  夏镇娟  邓利  周长省 《推进技术》2021,42(12):2667-2674
为了快速可靠地评估旋转爆震冲压发动机的总体性能,针对冲压模态下的旋转爆震发动机建立了性能分析模型。模型以飞行条件和冲压发动机关键几何参数作为输入参数,结合气体动力学和C-J爆震理论,获得旋转爆震燃烧室的流场参数分布以及发动机喷管排气参数,输出发动机推力以及燃料比冲,建立了基于连续旋转爆震的冲压发动机性能评估方法。模型参与反应的燃料和氧化剂分别为煤油以及空气,主要研究了燃料温度、喷管喉部面积、燃烧室环面面积、反应物当量比、飞行马赫数以及飞行高度对发动机燃料比冲、推力的影响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其它变量不变,发动机推力与燃料比冲随燃料温度上升而提高;随喷管喉部面积、燃烧室环面面积减小而增大;随飞行高度增加而降低;燃料比冲随当量比、马赫数增大而减小,而推力随当量比、马赫数增大而增大。在高度为25 km、马赫数为4、当量比为0.6的工况下,发动机燃料比冲可达到1 740 s。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计算方法可靠,可快速计算出旋转爆震冲压发动机的推力性能,为旋转爆震冲压发动机的设计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308.
相比于飞机系统,无人机地面站的系统设计,还欠缺相应的指导标准和设计规范.因此,无人机地面站设计过程中,参考借鉴飞机系统的设计标准与规范,来提高无人机地面站的稳定性和可用性,是一种可行的设计思路.本文参考了ASAAC标准,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分层级的地面站系统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309.
高昌  李正洲  黄江涛  贺元元  吴颖川  乐嘉陵  桂丰 《航空学报》2021,42(7):124490-124490
高精度气动优化是改善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性能的必要途径。基于Navier-Stokes方程推导了连续伴随方程以及与气动力目标函数对应的边界条件和壁面灵敏度公式,考虑了层流输运系数变分对伴随方程的贡献,采用基于二阶熵修正Roe格式的伴随对流项离散形式,构造了适用于高超声速流动的连续伴随求解器;结合FFD (Free Form Deformation)参数化方法和SQP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优化算法构建了高精度梯度优化框架;在高超声速来流条件下对二维翼型和Sanger飞行器机翼优化开展了验证和应用。结果显示,在高超声速流动条件下所采用的伴随对流项离散形式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低耗散性;连续伴随求解器能够较好地给出气动力目标函数梯度;优化后Sanger机翼构型通过二次激波压缩实现了减阻增升,升阻比提高5.0%;验证了连续伴随优化作为高超声速飞行器高精度气动优化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10.
M2轻型运动飞机机翼结构采用复合材料,通过静力试验对其机翼强度进行验证,对发现机翼结构设计薄弱环节以及结构改型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ASTMF2245-16机翼强度适航条款的要求;然后通过对M2飞机载荷包线、环境影响系数、限制载荷和极限载荷的研究,计算得到复合材料机翼载荷;最后进行机翼限制载荷静力试验、机翼极限载荷静力试验和机翼破坏载荷静力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2飞机的极限载荷满足试验要求,复合材料机翼试验破坏载荷相对设计极限载荷的偏差为2%,M2飞机的复合材料机翼结构设计满足静强度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