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36篇
航空   212篇
航天技术   62篇
综合类   37篇
航天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The THEMIS Magnetic Cleanliness Progra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five identical THEMIS Spacecraft, launched in February 2007, carry two magnetometers on each probe, one DC fluxgate (FGM) and one AC search coil (SCM). Due to the small size of the THEMIS probes, and the short length of the magnetometer booms, magnetic cleanliness was a particularly complex task for this medium sized mission. The requirements leveled on the spacecraft and instrument design required a detailed approach, but one that did not hamp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bes during their short design, production and testing phase.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the magnetic cleanliness program’s requirements, design guidelines, program implementation, mission integration and test philosophy and present test results, and mission on-orbit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282.
以Miner理论为基础,考虑到影响疲劳损伤的主要物理量实际上为随机变量,提出单个循环的疲劳损伤量δ、零件的疲劳损伤强度K、零件的总疲劳损伤量D的计算式。从这3个随机变量出发,建立了一种疲劳累积损伤的概率模型。在对称随机循环应力作用时,可用该模型计算零件的可靠度和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283.
Fisk  L. A.  Wenzel  K.-P.  Balogh  A.  Burger  R. A.  Cummings  A. C.  Evenson  P.  Heber  B.  Jokipii  J. R.  Krainev  M. B.  Kóta  J.  Kunow  H.  Le Roux  J. A.  McDonald  F. B.  McKibben  R. B.  Potgieter  M. S.  Simpson  J. A.  Steenberg  C. D.  Suess  S.  Webber  W. R.  Wibberenz  G.  Zhang  M.  Ferrando  P.  Fujii  Z.  Lockwood  J. A.  Moraal  H.  Stone  E. C. 《Space Science Reviews》1998,83(1-2):179-214
The global processes that determine cosmic ray modulation are reviewed. The essential elements of the theory which describes cosmic ray behavior in the heliosphere are summarized, and a series of discussions is presented which compare the expectations of this theory with observations of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behavior of both galactic cosmic rays and the anomalous component; the behavior of cosmic ray electrons and ions; and the 26-day variations in cosmic rays as a function of heliographic latitude. The general conclusion is that the current theory is essentially correct. There is clear evidence, in solar minimum conditions, that the cosmic rays and the anomalous component behave as is expected from theory, with strong effects of gradient and curvature drifts. There is strong evidence of considerable latitude transport of the cosmic rays, at all energies, but the mechanism by which this occurs is unclear. Despite the apparent success of the theory, there is no single choice for the parameters which describe cosmic ray behavior, which can account for all of the observed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spectra, and electron vs. ion behavior.  相似文献   
284.
285.
王慧  宋笔锋  王乐  吕国志  崔卫民 《航空学报》2009,30(11):2185-2192
 点蚀是导致结构失效的重要机理之一,点蚀形貌中隐含了大量的有用信息。针对点蚀形貌及尺寸的演化情况,采用三维元胞自动机技术对腐蚀环境中的金属腐蚀生长演化过程进行模拟。将腐蚀损伤生长过程模拟成一个离散的动力学系统,在模拟过程中着重考虑了腐蚀过程中发生的质量转移、金属溶解及钝化、IR降等基本化学物理现象,并定义了相应的局部规则。通过模拟得到了在不同环境下蚀坑的腐蚀损伤形貌。将蚀坑看做半椭球体,可以得到蚀坑的等效深度,定义蚀坑深度比为蚀坑等效深度与蚀坑模拟深度的比值,利用该参数对蚀坑趋近于半椭球体的程度进行分析;对等效为半椭球体的蚀坑,采用蚀坑尺寸比率对等效蚀坑的几何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蚀坑在生长过程中,几何形貌会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初步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点蚀生长机理,为疲劳寿命预测及结构完整性分析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286.
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大量使用带来了新的技术问题,由于这些材料的性能与"标准"金属不同,特别是要关注其损伤部位,因此重新考虑安装技术以获得有吸引力的机械性能、并使之相对易于操作是很有必要的。基于以上考虑,在阿基坦大区的支持下,Capaero与WCIE(西岸产业欧洲)和Bordeaux的LGM2B实验室一起针对机械工程和材料提出了这种EB2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287.
脉冲爆震发动机管壁废热加温燃油实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内径为110mm的大管径脉冲爆震发动机模型上,以煤油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进行了脉冲爆震发动机不同爆震频率的管壁换热实验.实验结果发现利用管壁废热加温燃油可以提高燃油的温度,改善爆震性能并缩短爆燃到爆震的转捩(DDT)距离,也能够有效地降低发动机的管壁温度.当发动机工作在20Hz时,管壁温度最大可以降低94℃.   相似文献   
288.
针对航空发动机中的摩擦振动问题,给出了对称黏滑运动摩擦力的分段表达式.利用谐波平衡方法推导了具有偶数次黏着的黏滑运动的级数形式解析解,并基于该解析解给出了参数平面内的黏滑边界线方程.黏滑运动响应仅包含奇次谐波成分,在奇次分数倍频处存在超谐次共振.当频率比小于0.4时,黏滑边界线呈现凸凹交替特征,局部极小值位于各阶超谐次共振频率处.黏性阻尼增大能够缩小无黏着运动的参数范围,但在各阶超谐共振频率附近,黏性阻尼增大会扩大无黏着运动的参数区域.   相似文献   
289.
M2轻型运动飞机机翼结构采用复合材料,通过静力试验对其机翼强度进行验证,对发现机翼结构设计薄弱环节以及结构改型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ASTMF2245-16机翼强度适航条款的要求;然后通过对M2飞机载荷包线、环境影响系数、限制载荷和极限载荷的研究,计算得到复合材料机翼载荷;最后进行机翼限制载荷静力试验、机翼极限载荷静力试验和机翼破坏载荷静力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2飞机的极限载荷满足试验要求,复合材料机翼试验破坏载荷相对设计极限载荷的偏差为2%,M2飞机的复合材料机翼结构设计满足静强度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90.
杨金广  徐乐  刘艳  张敏 《推进技术》2018,39(6):1240-1249
为控制高负荷涡轮叶栅中的激波、改善涡轮叶栅流动状况,针对E3涡轮第二级动叶中间叶高叶型,通过修改叶型吸力面压力分布进行了弱化激波S1流面反方法研究,并基于反设计叶型,对涡轮整级性能进行了三维数值计算分析。S1流面求解器选取MISES程序,应用Mixed模式反方法对叶型表面压力分布进行修改,并在反设计过程中临时"冻结"边界层来提高计算鲁棒性,加速收敛。结果表明,S1流面反设计叶型变薄,喉道位置前移,叶栅通道内激波强度明显削弱,叶型尾迹损失明显降低;涡轮整级环境下,反设计叶型使低背压工况下的等熵效率提高了约0.55%,涡轮出口激波强度显著降低,高效运行区拓宽,变工况性能较原始涡轮得到优化,验证了本文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