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14篇
航空   343篇
航天技术   45篇
综合类   23篇
航天   1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挠性框架是实现陀螺飞轮输出三轴控制力矩、测量外界角速度的关键部件。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挠性框架平衡环的惯量特性、内/外弹性元件的摆动刚度,以及倾侧角度对陀螺飞轮整机性能指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降低挠性框架剩余刚度系数可以提高陀螺飞轮转子摆角控制精度,降低控制力矩。  相似文献   
472.
无人机飞行时红外辐射特性测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测量精度低,不能满足试验要求。采用室内标定、室外成像进行红外辐射特性反演,利用Fas Code软件对大气传输进行估算,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获得无人机红外辐射特性,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测量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473.
涡轮叶片流固耦合协作优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结构和流场相互影响的流固耦合多学科设计问题,提出一种耦合量曲面拟合的协作优化方法。其特点是用曲面函数拟合结构-流场界面耦合量(温度、气压和变形)的空间分布,并用曲面拟合参数的一致性代替原有耦合量界面分布的学科一致性。涡轮叶片的算例表明:曲面拟合函数可以表征结构和流场界面的耦合量;用拟合参数的一致性代替界面直接耦合是可行的;该协作优化方法是可以用来解决流固耦合多学科优化设计问题的。  相似文献   
474.
介绍了磁悬浮球系统的数学模型,并构造了一种非线性状态观测器;其次,设计了一种非线性PID控制器对误差进行控制;最后,应用MATLAB工具对闭环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非线性PID控制器可以改善系统响应的品质,实现快速无超调调节效果,并且控制器的参数可以在较大范围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75.
以MaSE方法开发的无人机指挥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MaSE(Multiagent System Engineering)方法以主体理论和技术为基础,充分借鉴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的思想,为开发分布式系统提供了较大通用性。文章研究了应用MaSE的建模技术,并采用开发工具Agent Tool构建了基于多Agent的无人机指挥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自治性和协同性,从而为多无人机作战指挥控制模型建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76.
基于单片机的LXI总线接口模块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设计了一款基于单片机的网络接口卡,用于仪器间的总线通讯。设计采用常见的RTL8019AS为网络控制器,它可以提供一个即插即用的适配器方案。主控电路的设计采用MCU/DSP+前后台应用软件方式。文章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详细叙述了设计思路与过程。  相似文献   
477.
伺服系统辨识的仿真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机电伺服系统的辨识装置。针对一类伺服系统设计了完整的软硬件平台。阐述了相关辨识法与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伺服系统辨识中需要注意的相关环节。重点解决了应用M atlab系统辨识工具箱和其他仿真工具实现时的所有问题。将整个辨识工作模块化,从而得到一种简洁通用的软硬件辨识平台。并成功地应用COR-LS辨识方法得到了一个中功率伺服系统的传递函数。通过与实际系统模型的比较分析证明,该平台对于中功率伺服系统辨识结果非常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78.
汽车主销后倾角是车辆检测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作用是使车轮复位以及提高直线行驶的稳定性。本文主要分析了汽车的主销后倾角和主销后倾角的检测原理。  相似文献   
479.
RBCC引射/亚燃模态过渡点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RBCC推进系统为动力的飞行器设计流程出发,建立了考虑发动机工作的限制条件的引射和亚燃模态性能评估方法,研究了不同燃料条件下发动机引射和亚燃模态下比冲和推力系数随飞行弹道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基于比冲最优、推力变化最小的模态过渡点选择方法;结合某一具体飞行任务的典型弹道,获得了在飞行马赫数为2.6±0.1、飞行高度为11.7~12.9 km范围内进行引射/亚燃模态过渡最佳的结论.  相似文献   
480.
汽车主销后倾角是车辆检测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作用是使车轮复位以及提高直线行驶的稳定性.本文主要分析了汽车的主销后倾角和主销后倾角的检测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