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0篇 |
免费 | 400篇 |
国内免费 | 9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897篇 |
航天技术 | 163篇 |
综合类 | 85篇 |
航天 | 29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4篇 |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42篇 |
2022年 | 57篇 |
2021年 | 80篇 |
2020年 | 55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55篇 |
2017年 | 78篇 |
2016年 | 44篇 |
2015年 | 65篇 |
2014年 | 65篇 |
2013年 | 73篇 |
2012年 | 71篇 |
2011年 | 82篇 |
2010年 | 69篇 |
2009年 | 89篇 |
2008年 | 80篇 |
2007年 | 61篇 |
2006年 | 51篇 |
2005年 | 50篇 |
2004年 | 52篇 |
2003年 | 35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The circumferentially averaged equation of the inlet flow radial equilibrium in axial compressor was deduced.It indicates that the blade inlet radial pressure gradi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adial component of the circumferential fluctuation (CF) source item.Several simplified cascades with/without aerodynamic loading were numerically studi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blade bowing on the inlet flow radial equilibrium.A data reduction program was conducted to obtain the CF source from three-dimensional (3D) simulation results.Flow parameters at the passage inlet were focused on and each term in the radial equilibrium equation was discussed quantitatively.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viscid blade force is the inducement of the inlet CF due to geometrical asymmetry.Blade bowing induces variation of the inlet CF,thus changes the radial pressure gradient and leads to flow migration before leading edge (LE) in the cascades.Positive bowing drives the inlet flow to migrate from end walls to mid-span and negative bowing turns it to the reverse direction to build a new equilibrium.In addition,comparative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inlet Mach number and blade loading can efficiently impact the effectiveness of blade bowing on radial equilibrium in compressor design. 相似文献
992.
利用神经网络快速极值搜索算法研究微喷十字梁系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针对极值搜索算法在一般实际系统中的应用问题,以微喷十字梁实验系统为例,采用极值搜索算法,设计出控制器,同时考虑加入动态补偿器和RBF神经网络改善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及动态性能,对于噪音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从而提出了一种在一般实际系统中应用极值搜索算法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3.
为了探索掌握移动式冰风洞校测、结冰和防/除冰试验的一般方法,使其可用于飞机进气系统地面防冰试验,开展了对移动式冰风洞模拟云雾参数的校测。通过金属圆柱管结冰对比确定水滴过冷距离,采用格栅测量云雾均匀性,利用机载雾滴组合探测器测量水滴直径与液态水含量,并对发动机短舱唇口模型、NACA23012翼型模型进行了结冰和防/除冰研究试验。研究表明虽然户外模拟结冰条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但移动式冰风洞喷雾性能良好,试验能够反映在各因素影响下的一般结冰规律,可以满足飞机进气系统防/除冰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994.
995.
小流量煤油涡轮泵可用于膨胀循环超燃冲压发动机燃料供应系统,针对特定工况提出了超临界/裂解态煤油基低压比涡轮的数值计算方法和优化设计策略。根据液体火箭发动机中典型的涡轮设计方法获得了低压比煤油涡轮的设计方案,采用湍流模拟方法结合煤油的多组分代理模型对25kr/min转速下的涡轮内部超临界态流动进行数值计算,发现设计方案的轴功率超过所需轴功率的120%,不利于涡轮泵系统在设计点工况下的稳定运转。取涡轮轴功率大于所需轴功率为约束条件,选择涡轮结构尺寸为设计变量,以两个目标量(优化方案的轴功率和效率相对于设计方案的变化率)的加权函数值最大为目标,基于响应面模型和多岛遗传算法开展渐进优化,优化过程中采用i SIGHT平台集成了3维参数化建模和流场仿真等C++程序和软件以实现数值计算自动化。利用试验设计方法建立样本数据库,并进行了涡轮轴功率和效率关于设计变量的灵敏度分析,发现二者成合作关系;所得涡轮优化方案的两个目标量分别下降16.5%和2.9%,以较低的效率损失为代价实现了轴功率的良好配合。 相似文献
996.
提出了一种以星上有效载荷的形式搭载在低轨综合卫星平台上的PNT服务系统,可作为GNSS系统的补充、备份和验证手段。本文总结了低轨卫星PNT服务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该低轨PNT服务系统的设计方案和总体架构,分析了系统的工作原理、服务性能以及对GNSS系统的可补充和验证性。最后给出了系统建设需要研究的几项关键技术,初步论证了该PNT系统的可行性和技术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997.
998.
半球谐振陀螺零件制造的高精度和对称性是保障产品性能指标的关键,当前制造技术的短板是制约半球谐振陀螺性能指标提升、高合格率和低成本制造,以及批量生产的主要原因之一,集成组装是半球谐振陀螺制造过程的关键环节。因此提出了面向半球谐振陀螺装配的\"六心一线\"目标,即半球谐振子几何球心、质量中心、谐振中心、激励罩的激励电极中心、读出基座输出检测中心以及形成的静电场中心必须做到同心、同轴,探讨了保证\"六心一线\"的集成装调技术,为保障半球谐振陀螺的装配精度、性能和装配合格率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介绍了轴流压气机大小叶片技术概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了国内在涡轴发动机上应用此项技术的研制历程。通过进行部件试验和整机试验,对采用大小叶片技术后发动机性能的改善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新型轴流压气机后,发动机流量增加了7.27%,功率提高20.79%,耗油率反而降低2.67%,充分验证了大小叶片技术的有效性。采用大小叶片这种先进的气动布局方案的轴流压气机,能够较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矩形窄通道广泛应用于紧凑式换热器设计中,其内空气-水两相流动摩擦阻力受简谐摇摆运动影响而与稳定状态不同.笔者通过实验研究了摇摆运动条件下矩形窄通道内绝热两相流摩擦压降特性.结果表明:层流区(分液相雷诺数Rel1400)摩擦压降没有明显的周期性波动.Lee-Lee模型能较好地用于摇摆条件下平均摩擦压降的预测,但不能用于周期性变化摩擦压降的动态预测.通过分析大量实验数据的变化规律,基于奇斯霍姆C(Chisholm)关系式,拟合得到了摇摆条件下瞬时摩擦压降经验关系式,其预测值与实验值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