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9篇
  免费   673篇
  国内免费   298篇
航空   1789篇
航天技术   363篇
综合类   197篇
航天   57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6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机载视频记录仪(DVR)是记录飞机视频信息的专用设备,用于完成对平显、下显、飞行员操作画面等多路视频信息的记录。分析了MPEG2系统层规定的传输流(TS)的码流格式,探讨了其在DVR中的应用的可能性及其优点。  相似文献   
132.
提高固定几何二元进气道低马赫数性能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以常规低、高马赫数来流设计的固定几何二元混压式进气道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手段,探究了一种改进的外压缩波系配置方案。采用来流马赫数由低到高,外压缩激波依次封口的设计方法,提高了固定几何二元进气道的低马赫数性能。相比常规配波设计的进气道,来流马赫数2.15条件下的流量系数提高了0.07;来流马赫数2.15和2.4条件下,总压恢复提高近0.015。初步研究证明这种设计理念是合理的,该设计方案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33.
由于雾的产生造成的低能见度严重影响了飞机的起飞和着陆.通过分析能见度的微观影响因子得出具体的能见度数学关系式,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通过对雾滴建立模型,即将雾滴看作均匀的球形粒子从几何光学角度分析了能见度降低的原因,用Matlab软件对雾滴谱分布进行拟合。在忽略复折射率和波长影响的情况下,主要考虑雾滴数密度与含水量是主要的影响因子,得出了能见度两种定量关系式。通过比较分析,将雾滴看作大小相同来计算能见度较准确,拟合的雾滴谱分布表明所建立雾滴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4.
针对北斗某星辐射剂量探测数据缺失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样条和CNN-LSTM神经网络模型的处理方法.在对数据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将原始数据分解为线性趋势项和季节波动项.对于线性趋势项,采用基于线性样条的缺失值处理方法;对于季节波动项,根据其时空变化特性,设计CNN和LSTM组合神经网络结构,完成季节波动项的缺失值处理....  相似文献   
135.
在微小卫星再生伪码测距中,码同步环的跟踪性能是决定测距精度的关键,而数字处  相似文献   
136.
刘建锋  江涌  丁传红 《宇航学报》2010,31(4):1078-1082
建立了激光陀螺抖轮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振动特性进行了模态分析,建立了整个 模型B样条小波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一类新的有限元空间,它以B样条小波函数作为有限等参 元的形状函数;建立了模型的B样条小波有限元序列,利用B样条小波函数的变尺度特性在不 改变网格的剖分下提高分辨率,因此在处理局部应力集中,曲率分布突变边界等应用中具有 一定的优势,所以它的结果更接近于实际。最后对系统模型进行了仿真,给出了各个阶次 模态值,通过与传统有限元比较发现小波有限元具有收敛性好、求解迅速和网格划分灵活
等优点,这对于激光陀螺抖轮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7.
研究多级固体运载火箭轨迹/总体参数一体化优化设计问题。建立了固体运载火箭轨迹/总体参数一体化优化设计相关数学模型,包括质量模型、动力模型、气动力模型和飞行程序控制模型,确定了轨迹/总体参数一体化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设计变量和约束条件,提出了将自适应遗传算法和序列二次规划方法相结合的高效、高精度序贯混合优化算法,实现了固体运载火箭轨迹/总体参数一体化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与总体单位设计的原方案相比,优化方案运载火箭起飞质量减小13.62%,终端约束和路径约束均得到很好满足。其结果可为固体运载火箭总体优化设计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8.
采用双尾支撑测量形式的加工、装配误差会使系统内应力过大,影响测量精度。针对某“双机身”飞机CTS 风洞试验气动力测量需求,发展基于多维力天平内置的风洞分布式支撑天平测力试验技术;研制具有消除系统内应力功能的双支撑系统,提出两种6 分量双支撑天平校准及测力方法,并对数据处理和双支撑系统可靠性进行检验加载、对比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风洞分布式支撑天平测力试验技术能够有效消除双支撑天平系统由于过约束而导致的固有装配内应力,双支撑天平系统各部分连接、测量可靠;两种校准测力方法测量精度相当,均能达到单台应变天平测量误差水平,可满足风洞试验测量精度需求;综合考虑现有校准设备校准能力,最终采用“合成式校准测力”方法进行的风洞试验,获得了满意的试验测力精度。  相似文献   
139.
燃烧室电火花点火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准确掌握影响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点火边界的关键因素,并建立燃烧室点火边界预测模型,对单头部燃烧室的点火过程及点火边界进行了试验与理论研究。获取了燃烧室点火过程的火核生成与传播特性曲线,形成了拓宽燃烧室点火边界的优化方法,基于点火恢复时间建立了燃烧室点火边界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模型的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高喷嘴雾化性能是提升点火性能的最有效途径,点火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度较好,模型的最大误差小于20%,满足燃烧室工程设计需要。   相似文献   
140.
针对航天嵌入式系统中存在多级中断情况下的时间分析问题,提出了中断与任务混合的响应时间计算模型。该模型中断与任务使用统一的优先级定义,将多级中断嵌套的响应时间分析与任务嵌套的响应时间分析相结合,推导出了混合模型下响应时间计算公式。并进一步比较了中断与任务的异同,阐述了公式中关键参数的含义与计算方法。最后利用开源的LEON3平台和Modelsim软件对所述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任务最差响应时间过估小于5%,可以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