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6篇 |
免费 | 258篇 |
国内免费 | 11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566篇 |
航天技术 | 206篇 |
综合类 | 165篇 |
航天 | 24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43篇 |
2016年 | 37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47篇 |
2013年 | 64篇 |
2012年 | 74篇 |
2011年 | 63篇 |
2010年 | 62篇 |
2009年 | 62篇 |
2008年 | 52篇 |
2007年 | 67篇 |
2006年 | 49篇 |
2005年 | 40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传感器是导航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传感器故障容错性的分散化滤波,对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以SINS/GPS/CNS组成的组合导航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联邦滤波和方差交叉滤波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对传感器故障具有容错性的分散化滤波,对导航系统的精度和容错性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将分散化滤波方法用于多个传感器组成的组合导航系统,不但具有精度高的特点,而且由于具有信息的冗余,整个系统具有较好的容错能力,可以提供更加完善、精确地反映运载体运动的导航信息. 相似文献
63.
64.
针对基于偶数(2q)阶累积量的测向算法中测向性能提高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级嵌套 L 型阵列的2维测向算法。首先利用阵列的多级嵌套结构和2q阶累积量,形成具有更多自由度的虚拟均匀面阵;然后使用2维平滑方法,恢复其2q阶累积量矩阵的秩; 采用2维MUSIC算法,进行方位角和俯仰角的估计。与常规的2q MUSIC 算法相比,所提算法不仅具有更好的测向精度,而且由于虚拟均匀阵包含更多的虚拟阵元,因此能够估计更多信源的方位角。另外,针对该L型阵列的最优配置问题,推导了各级子阵阵元数的最优和次优分配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这些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5.
低速离心压缩机旋转失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某低速离心压缩机无叶扩压器壁面静压波动和内部流场进行了详细的试验测量,重点研究了小流量工况下的不稳定流动和旋转失速.在试验中,首先使用高频动态压力传感器获得了不同流量工况下扩压器前盖板处的静压波动,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频谱分析,以确定旋转失速起始工况点和不同小流量工况下的失速频率.然后使用PIV测速设备详细测量了在失速条件下,无叶扩压器及叶轮流道内部的流场变化.试验丰富了对低速离心压缩机旋转失速流动现象的认识,为设计高性能的离心压缩机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66.
中俄联合火星电离层星-星掩星探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越强 杜起飞 朱光武 吴季 陶鹏 白伟华 赵华 胡雄 吴小成 郑建华 A S Kosov T K Breus V M Gotlib A M Krymskii A V Zakharov 《空间科学学报》2009,(5)
中俄联合火星星-星掩星探测是人类首次在火星空间环境进行此类的联合试验。用于探测火星电离层的星-星掩星技术较以前星地间的探测技术相比,有可接收高信噪比信号,反演精度高,可探测火星上太阳天顶角大于43°,或者小于138°的区域电离层等优点。本文介绍了中俄联合火星星-星掩星探测方案、基本原理,给出了主要技术指标、地面模拟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67.
面向深空探测这类型号任务,提出一种基于知识推理的航天器自主故障诊断的智能方法,采取直接线性存储的知识库结构、主动监测事实更新并触发推理以及基于散列算法的事实管理三项关键技术,适用于航天器硬件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受限的应用环境.采用C语言在基于TSC695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上实现了该故障诊断方法,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68.
转差是双轴式发动机交付验收参数之一 ,交付发动机的转差是依据该型的标准转差线图调整和确定的 ,标准转差线图确定得合适程度关系到发动机外场使用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双轴式涡喷发动机的转差线图的制作和使用 ,分析了转差线图上、下限界对发动机的影响 ,提出了用工作点检查法和稳定工作裕度检查法解决转差线图上、下限界的确定问题。解决了某新机转差线图的确定依据。本方法可用于新机研制中标准的转差线图确定 ,建议二种检查方法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69.
与传统的\"刚性\"机器人相比,基于仿生学启发的软体机器人由于其与生俱来的柔顺性和安全性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此类软体机器人驱动器的设计与控制目前仍缺少理论指导。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一种由气压驱动的可实现弯曲运动的新型软体驱动器,在系统分析其结构和弯曲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几何方法和虚功原理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并且通过有限元模型和原理样机实验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有效性,为软体机器人驱动器的优化设计和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0.
针对传统的飞行器设计与体系(SOS)设计相互独立造成的飞行器实际作战效能不足的问题,对同时考虑飞行器与体系耦合设计的飞行器体系优化设计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根据体系工程(SOSE)原理给出了耦合飞行器设计与体系结构设计的飞行器体系优化设计问题的基本概念与通用数学定义;其次,基于多层体系架构,构建了飞行器体系设计优化模型,提出了包含问题定义、体系架构建模、学科建模、优化求解4个步骤的通用建模求解流程;最后,以巡飞/精确打击武器协同作战为例,构建了面向任务成本最低、时间最短的协同作战体系最优化问题并对其进行优化求解。与先设计飞行器后设计体系结构的解耦设计结果对比表明,解耦优化设计忽略了体系结构与飞行器的强耦合特征,无法最优化体系效能;耦合优化设计能够获得体系效能最大化的飞行器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