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6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90篇
航空   722篇
航天技术   109篇
综合类   73篇
航天   26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对二维三阶半离散中心迎风格式中的权函数给出了简化改进. 在保持格式精度的基础上, 改进后的权函数在二维情况下具有更加简单直接的结构而且严格非负. 该改进方法得到的格式仍然具有半离散中心迎风格式的优点, 同时保持了重构函数的非振性. 时间离散采用保持强稳定性的三阶Runge-Kutta方法, 并利用四阶Lax-Wendroff (L-W) 格式计算磁流体算例中的磁场散度. 用该修正格式计算了二维磁流体数值算例, 得到高精度无振荡的结果, 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2.
前级环形切割器对后端靶板影响的数值仿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ANSYS/LS—DYNA软件进行了环形切割器爆炸后对后端靶板的毁伤及环形切割器壳体的破裂过程的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环形切割器爆炸后对后端靶板的毁伤中,起主璎作用的是环形切割器壳体的端部形成的破片和内侧形成的聚能侵彻体,而聚能侵彻体对靶板的破坏最为严重;琏于环形切割器的串联战斗部设计中,需考虑两级战斗部隔爆设计。  相似文献   
193.
介绍了航天器单脉冲差模角跟踪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针对捕获跟踪系统性能与射频通道相位特性的相关性,提出了在无线状态下通过用户目标在一定范围内按一定轨迹运动进行射频通道相位标定及跟踪性能测试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利用信号源模拟用户目标在角跟踪系统天线坐标系下不同位置时天线输出的射频信号,进行有线状态下射频通道性能的测试方法。标定及测试方法通过地面试验验证了可行性和有效性,可用于航天器单脉冲差模角跟踪系统在地面的通道相位标定、跟踪性能测试和射频通道性能测试,以实现角跟踪系统对用户目标高精度、稳定的跟踪。  相似文献   
194.
为保证无人机安全稳定的飞行,实现高精度的航迹跟踪,基于引导点的非线性制导算法,提出了一种引导长度自适应的航迹跟踪方法。首先建立无人机运动学模型,依此对非线性的制导算法进行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建立无人机飞行速度与引导长度之间的关系。之后引出引导长度自适应的航迹跟踪方法,详细讨论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最后通过各种情况下的仿真对比试验,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较精确地跟踪各种复杂航迹,同时在较大的初始偏差和航路点临时切换的情况下能稳定、快速地收敛到期望航迹,更好地满足各种实际飞行任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5.
为研究大攻角状态压气机转子内部分离区的脱落和传播过程及转子叶片对其动力响应问题,对某跨声速压气机级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和双向迭代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近失速状态,转子叶片通道内会周期性地发生2次叶背分离区的脱落和传播现象。第1个分离区主要表现出轴向传播特性,其会对下游流场产生影响;第2个分离区主要表现出周向传播特性,其会作用于周向相邻的转子叶片,对转子叶排自身产生激励作用,进而影响叶片表面压力分布,引起叶片较强的动力响应,对叶片结构强度的影响不可忽略。非定常/流固耦合计算手段能够较全面地预测流场中激励源的频率、幅值与位置等,在压气机设计阶段应对此类预测工作予以重视,以期更准确地预测叶片共振及动力响应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6.
The effects of isothermal heat treatment on the semi-soli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VW63Z (Mg-6Gd-3Y-0.4Zr, wt.%) alloy are studied. It shows that the microstructure of VW63Z alloy could transform from equiaxed crystal to semi-solid spherical crystal after isothermal heat treatment above 620 ºC. With the heating temperature elevating from 620 ºC to 635 ºC and the holding time prolonging from 10 min to 35 min, the liquid fraction increases gradually. The semi-soli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VW63Z allo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i.e., particle coarsening and spheroidization;particle necking, coalescence, and Ostwald ripening;and dynamic equilibrium. The semi-solid process window of VW63Z alloy ranges from 620 ºC to 635 ºC, where the best process parameters are holding at 635 ºC for 20 min?30 min. The solid fraction,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and the shape factor are 41.1%?53.8%, 81.5 μm?83.2 μm, and 0.70?0.75, respectively. The maximum relative deviations of the solid fraction, the particle size, and the shape factor at different heights of the same billet are 44.6%, 17.4%, and 16.6%, respectively, which means that i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uniformity of edge and core of VW63Z alloy during isothermal heat treatment. The driving force of microstructure is supposed to be the reduction of solid-liquid interface free energy.  相似文献   
197.
周军伟  侯安平  周盛 《航空动力学报》2010,25(10):2319-2326
为了探索周期性射流的射流状态转换过程中转子流场的动态响应特征,采用非定常数值方法对转子流场进行了模拟,并对叶尖泄漏涡的运动规律和转子负荷分布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子流场的响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时间尺度:①与叶尖泄漏涡振荡周期相当的小尺度;②与转子负荷径向分布变化相关的大尺度.   相似文献   
198.
一种考虑级间引气的压气机通流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考虑引气影响的压气机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周向槽引气的引气模型,通过将引气区域的机匣端壁无滑移边界条件替换为端壁法向引气速度代表的引气边界条件,把引气的影响计入压气机通流设计.一台两级压气机的无引气和引气通流设计以及三维数值模拟流场的对比研究表明,该引气模型和考虑引气的通流设计方法能够有效的将引气设计参数及其影响反映在通流流场结果中.此外,该引气模型和设计方法还能够准确反映引气流动随引气区域当地气动参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9.
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外压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萍  侯晓  何高让  姚东 《推进技术》2010,31(5):529-532
应用有限元软件开展了燃烧室外压稳定计算,以壳体表面环向应变为判据,从环向应变-载荷曲线保守估算了燃烧室外压失稳载荷。为了验证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假药配方的调试,研制外压试验用模拟燃烧室,开展全尺寸模拟燃烧室外压试验,得到了燃烧室失稳载荷。通过计算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为有限元模型的修正提供了基础,采用推进剂的压缩模量进行燃烧室外压稳定性计算更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00.
利用修正的无量纲因子,建立了适用于大气层内高速飞行器数值优化的数学模型。创新地采用欧氏空间中超立方体顶点坐标作为协状态初始值的方法解决了伴随方法的初始值估计难题,实现了间接伴随法在最优轨迹优化中的应用。完成并给出了该方法在真空状态和有空气动力存在的情况下轨迹优化结果,并在控制约束存在的前提下,对上升段轨线进行重规划,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有效,且具有在线制导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