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6篇
  免费   448篇
  国内免费   475篇
航空   1535篇
航天技术   400篇
综合类   265篇
航天   58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为了研究GPS/INS(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组合导航方案和算法,设计了一种GPS中频信号和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信号的软件模拟器.首先建立了载体的运动模型,然后介绍了信号的仿真方法.根据载体的运动产生IMU信号,载体的典型运动包括平飞运动、横滚运动、俯仰运动和偏航运动.建立了典型的干扰模型,包括欺骗式干扰和压制式干扰(窄带干扰、宽带干扰、连续波干扰和锯齿调频连续波干扰等4种),实现了干扰环境下的场景模拟.GPS/INS组合导航软件接收机对模拟器输出的数据进行解算,结果表明:信号的仿真算法是正确的,模拟器可以为组合导航接收机提供有效的中频信号和IMU信号.  相似文献   
922.
    
目前利用飞行员静态可达域和可视域对驾驶舱人机界面进行设计和布置无法保证飞行员在过载和振动状态下的操作特性满足飞行安全操作的需求.针对飞行员触点操作,基于LifeMOD人体肌肉-骨骼模型,利用正常状态下触点操作动作的捕捉数据对飞行员模型的肌肉进行训练,建立正向飞行员操作模型;在正向飞行员操作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含有肌肉力单元的飞行员人体动力学仿真模型,能够进行逆向动力学仿真和分析.对模型加入±Z和+X方向的加速度以及ZY方向的振动等外部运动激励,模拟不同加速度和振动对飞行员触点操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央控制台的触点操作受加速度和振动影响最小,应急操纵设备应布置在该区域,可保证飞行员在应急条件下及时、准确地操纵飞机,提高飞机的飞行安全性.非常规情况下飞行员触点操作能力仿真能够指导驾驶舱人机界面的优化布置,提高应急情况下飞机操纵安全性.  相似文献   
923.
针对卫星姿态控制过程中推力器数目和分布的选取问题,给出了星上常用的4种推力器安装布局,通过相平面控制,给出了各个稚力器的喷气时间,通过对不同布局下系统的控制精度、燃料消耗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给出了推力器布局设计准则.该准则表明系统的可靠性和燃料消耗是推力器布局设计的主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24.
介绍了战斗部质量、质心测试原理及系统组成,通过对测试仪支撑结构与测量架的改进,提出了一种质量、质心测试仪适应多种产品测试的设计思路,经试验与应用,测试仪支撑结构的优化设计较好解决了复杂外形曲线产品质量、质心的测试。  相似文献   
925.
系统误差条件下的多运动站无源定位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征  曲长文  王昌海 《航空学报》2013,34(3):629-635
 系统误差的存在可能对无源定位的性能带来较大影响。针对多运动站得到的含有系统误差的观测量信息,推导了定位误差的克拉美-罗下限(CRLB)。首先根据具体系统误差模型推导测量误差的统计信息,然后根据系统误差导致不同时刻观测量相关的特点,将非对角矩阵的误差协方差矩阵写为分块矩阵的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其递推计算式,最后以系统误差情况下多运动站只测角无源定位为例进行定位性能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误差的存在对定位误差CRLB影响较大,在定位中需要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926.
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将超视距协同空战实体及其之间的关系抽象为协同网络的节点和边,分别从编队无协同、仅火力协同、仅传感器协同(树型份布式指挥结构)、传感器+指控协同(树型份布式指挥结构)、传感器+指控+火力协同(树型/分布式指挥结构)、预警机指挥引导下的传感器+指控+火力协同(树型/分布式指挥结构)进行网络化协同结构模型构建。在所构建模型基础上,从平均路径长度、聚集系数、平均节点度和度分布以及网络可达性4个方面进行静态特性分析。  相似文献   
927.
Photostrictive actuators can produce photodeformation strains under illumination of ultraviolet lights. They can realize non-contact micro-actuation and vibration control for elastic plate structures. Considering the switching actuation and nonlinear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photostrictive actuators, a variable structure fuzzy active control scheme is presented to control the light intensity applied to the actuators. Firstly, independent modal vibration control equations of photoelectric laminated plates are established based on modal analysis techniques. Then, the optimal light switching function is derived to increase the range of sliding modal area, and the light intensity self-adjusting fuzzy active controller is designed. Meanwhile, a continuous function is applied to replace a sign function to reduce the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VSC) chattering. Finally,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carried out, and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provides better performance and control effect to plate actuation and control than velocity feedback control, and suppresses vibration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928.
飞机操纵面旋转和安定面弯曲模态频率较近时易耦合形成一种速度阻尼特性随高度显著变化的驼峰型颤振。某飞机垂尾颤振分析表明超过一定高度后驼峰型颤振分支阻尼峰值会超过结构阻尼系数,成为临界颤振型,并且随飞行高度增加阻尼峰值迅速增加。针对上述情况采用了三种方案抑制驼峰型颤振,算例表明降低30%安定面弯曲刚度,增加25%结构质量,操纵面旋转频率增加60%以上均能有效抑制高空驼峰型颤振。  相似文献   
929.
介绍了针对某车载气动试验设备中配置的特种高压调压阀而开发的一种控制算法,目的是将调压阀用于快速开关定位控制与压力调节双重任务。配置有快速阀和调压阀的系统,对调节过渡时间有严格的要求。调压阀用于根据实际系统工艺的要求,改变调压阀后的压力,以跟踪系统气源压力的变化。快速阀用于快速接通系统工作介质。由于受车载空间限制,通过本方案的改造,可以使系统不需使用快速阀,减小系统空间的占用,适合车载系统等对空间要求苛刻的场所。笔者提出的调压阀快速开关控制算法,经过实际验证,证明方法可行,效果良好,满足实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930.
柔性薄板的流固耦合特性研究在航空及能源动力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特别是在上游流体出现脉动的情况下,将引发薄板周期性振动,这种规律性的结构振动反过来又会改变其尾流的泻涡释放形态。本文基于非定常流动和柔性薄板振动理论,建立了柔性薄板的流固耦合特性研究模型,并得到了薄板的振动特性以及平板周围流场的非定常流动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流体雷诺数的不同,柔性薄板的振动情况有明显的差异,当激振力的频率与柔性薄板固有频率一致时,会出现共振现象,柔性薄板振动对涡的形成产生抑制,保持薄板的附着流,延迟分离;当薄板的最大弹性回复力低于流体激振力时,薄板出现无规律的随机振动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