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76篇
航空   542篇
航天技术   103篇
综合类   49篇
航天   21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51.
飞机着陆下滑状态人-机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策  方振平 《航空学报》2000,21(6):500-503
采用最优控制驾驶员模型在频率域内分析是理论评价电传操纵飞机着陆下滑状态飞行品质的一种有效方法。基于人 -机系统响应特性可揭示出驾驶员工作负荷和系统动态特性之间相互影响。驾驶员相位补偿作为驾驶员工作负荷的度量 ;取人 -机系统闭环带宽、开环高频峰值和飞行轨迹倾角误差均方值等指标来评价系统动态特性。这些评价准则与驾驶员主观评分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应用该方法对某电传操纵飞机进行分析 ,其结果与飞行模拟评价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852.
H_控制理论在飞行力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子强  方振平 《航空学报》2000,21(3):230-233
 对 H 控制理论在飞行力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典型战斗机的横航向飞行机动为例,介绍了将飞行控制系统设计问题转化为标准的 H 控制问题,继而进行 H 控制器设计,以提高其机动特性的鲁棒性。采用显模型跟踪技术,飞行品质的要求包含在反映状态变量侧滑角、稳定轴角速率对指令输入响应的理想模型中,通过使理想模型输出和实际对象输出之间的加权误差最小,同时保证控制面不饱和来达到控制的目的。计算结果表明,在飞机模型气动参数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增广系统达到了期望的性能指标,显示出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53.
漂移壳追踪方法与内辐射带的长期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磁场的长期变化发迹辐射带结构,如何在当前年代下恰当地使用AE-8/AP-8模型,目前国内外对此问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我们在物理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当前年代下使用辐射带模型AP-8的漂移壳追踪方法DSTM(Drift Shell Tracing Method)。计算结果表明地磁场的长期变化对内辐射带的通量分布有着显著的影响。30-40年来,南大西洋通量异常区中心向丁和向北发生偏移,高粒子辐射区域的范  相似文献   
854.
超燃发动机混合效率评估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总结和分析了3种常用的典型混合效率评估方法,为了提高对混合程度的评估精度和客观性,提出了3种新的混合程度评估方法和指标:流场混合效率,可燃混合效率和适燃区域比例.流场混合效率能够客观评估流场结构的混合性能和增混措施的效果;可燃混合效率和适燃区域比例,结合了流场中的熄火边界参数,能够将燃料的分布及混合程度直接与点火燃烧联系,能够客观评估不同程度的贫油和富油流场的混合程度,能够合理地预测燃烧可能发生的区域.最后通过二维算例比较了新旧方法的评估结果,验证了新评估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55.
作为航空发动机润滑系统油气二相流的重要区域,主轴承腔的工作参数对内部二相流动的影响对于发动机润滑系统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利用DPM壁面液膜模型,采用CFD方法对某型发动机轴承腔简化模型内油气二相流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与现有试验数据符合良好;给出了轴承腔在不同主轴转速及不同滑油流量下油膜厚度、空气和油膜速度的分布以及出口速度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56.
基于间歇采样收发干扰体制,针对采用相位编码信号的雷达系统,提出了部分接收、预测转发,形成导前假目标群的新型干扰方法。在介绍间歇采样转发的基本原理后,分析了相位编码信号匹配滤波器的群延迟特性,从群延迟的角度分析了移频转发干扰和间歇采样转发干扰不能形成导前假目标的理论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相位编码M序列的编码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间歇采样的预测转发干扰方法,并分析了对转发功率的要求。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形成导前距离不同的假目标群,而且干扰功率要求低,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干扰方法。  相似文献   
857.
基于小波与交叉小波分析的太阳黑子与宇宙线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小波分析和交叉小波分析方法, 根据太阳黑子数以及Huancayo和Climax两个测站的月均宇宙线数据, 分析了两个测站的月均宇宙线周期变化, 同时利用太阳黑子数R12对Climax站宇宙线流量进行预测研究. 小波分析结果表明, 太阳黑子与宇宙线除存在显著的11年周期外, 太阳活动高年期间还存在1~6个月尺度的周期特性, 在第22太阳周活动高年时还出现了6~8和1~22个月的变化周期; 交叉小波分析结果表明, 在130个月左右的周期上宇宙线与太阳黑子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 并且宇宙线的变化滞后太阳黑子约8个月; 分别采用预测时刻和8个月前的太阳黑子数, 预测相对误差为3.8912%和3.2386%. 本文方法同样适用于估算其他空间天气参量之间的周期和相关性, 提高各种空间天气参量的预测或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858.
由于高超声速飞行器弹性机体/发动机的高度一体化设计,使得此类飞行器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较为复杂,而作为控制的基础以及面向控制的总体优化设计都需要建立高精度的动力学模型。首先,建立了考虑气动加热和变截面惯性矩影响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自由梁结构弹性模型,分析了气动加热和变截面惯性矩对飞行器振型的影响,得出了气动加热对振型影响非常小且振型引起的攻角变化很小,变截面惯性矩对飞行器的振型影响较大且振型引起的攻角变化较大的结论。然后,建立了考虑气动加热和变截面惯性矩影响的自由梁高超声速飞行器动力学模型,对考虑气动加热和忽略气动加热、恒截面惯性矩和变截面惯性矩对应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零极点分布对比分析,得出了气动加热对飞行器的纵向动态特性影响很小,变截面惯性矩自由梁对应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在特征点处开环不稳定性更大和非最小相位行为约束变弱的结论。  相似文献   
859.
探讨了基于FMS(Flash Media Server)和J2EE技术的B/S结构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及实现,整体采用J2EE技术,使用FMS作为视频流媒体服务器。设计分析了系统的整体架构及各功能模块,采用Web Services技术解决了流媒体服务器的访问控制,利用远程共享对象实现视频流的切换。相比传统的C/S结构以及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具有容易部署、成本低以及容易与现有企业应用系统、OA系统集成的优点。  相似文献   
860.
宋凯  方志泓  崔西明  张丽攀  霍俊宏 《航空学报》2021,42(10):524647-524647
远场涡流检测技术不受集肤效应影响,对金属铆接构件隐藏缺陷检测具有巨大优势。针对飞机金属铆接构件的远场涡流检测,建立了铆接构件隐藏缺陷检测三维模型,分析不同屏蔽阻尼材料及组合方式的屏蔽性能,采用激励线圈与检测线圈均环绕铆钉旋转的检测方法,对比激励线圈-铆钉-检测线圈夹角为90°、135°和180°时缺陷检测灵敏度,研究不同缺陷尺寸检测信号特征。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当屏蔽阻尼为铝+铜时具有最佳屏蔽性能,且远场区距离激励线圈中心最近;当激励线圈和检测线圈间距为30 mm时,激励线圈-铆钉-检测线圈夹角为180°时检测效果最佳;优化后的探头可检测埋深为6 mm、长×宽×深尺寸为5 mm×0.2 mm×1 mm的铆接构件隐藏缺陷,缺陷信号幅值与其体积当量关系相对应,且随缺陷长度及深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