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3篇 |
免费 | 178篇 |
国内免费 | 5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53篇 |
航天技术 | 123篇 |
综合类 | 77篇 |
航天 | 1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41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29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41.
随着深空探测活动范围的快速扩大,探测器需要在天体实施着陆与返回,因此对导航技术的自主性和精度要求越来越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惯性的组合导航系统,该系统的计算机视觉模块采用SURF算法,不仅可以实时地确定探测器的位置,而且能够确定探测器的姿态;惯性导航模块实时获取探测器的位置、速度和姿态信息;组合导航系统采用Kalman滤波技术,将计算机视觉模块和惯性导航模块获取的位置、姿态信息进行组合。该组合导航系统将惯导系统与视觉系统信息融合,通过引入计算机视觉系统所获得的位置和姿态信息,可以有效减小惯导系统误差。仿真结果证明,这种组合导航系统能够有效提高系统导航精度。文中还展望了深空探测器天体着陆导航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42.
首先提出了在拓扑发现数据更新中的若干实际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一一给出了解决方案,并提出一种基于状态的拓扑发现更新策略.最后,通过在一个比较大的局域网中的试验,在正确性和效率方面对该策略的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43.
高频返回散射电离图中的离散源回波的地面距离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一个从高频返回散射电离图中确定离散散射源回波地面距离的方法.它是假定散射源的描迹是抛物线形式且切于最小时延线来计算固定散射源地面距离的.它仅仅基于单站得到的返回散射电离图的最小时延线和三组散射源回波描迹的时延和频率数据即可完成.实验检验的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计算结果的误差不大于3%. 相似文献
344.
考虑到飞机结构的多部位损伤(MSD,Multiple Site Damage)结构裂纹萌生位置的不同可能对结构的安全性能存在影响,分析结构失效概率对各应力集中部位裂纹萌生寿命和应力的敏感性,量化其对结构安全性能的影响.裂纹萌生寿命采用对数正态模型,通过定义核函数建立MSD结构失效的敏感性分析模型, 采用Monte-Carlo模拟计算概率敏感度.该方法利用Monte-Carlo概率分析的结果,只需增加少许计算量即可得到失效概率对参数的敏感度.将该方法应用于共线多孔板分析,得到了给定寿命下失效概率对各关键位置应力和裂纹萌生寿命对数均值的敏感度,从而确定了对结构安全影响最大的位置. 相似文献
345.
346.
347.
为了解决现有的卫星定位系统高程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利用已发展完备的地面移动通信基站作为气压差分测量基准点的差分气压测高的方法.该方法以用户接收机附近的分布密集的地面移动通信基站为气压校正基准点,并利用移动通信基站的传输链路把相关的测量数据传送给用户,用户接收机便可以用移动通信基站观测点的高程值、气压值以及温度值,结合接收机测点处的气压值和温度值,利用高程与气压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用户接收机处的绝对高程值.实际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本方法后,室内高程定位精度约为1 m,室外的高程定位精度优于1 m.测高分辨率约为0.2 m,可以使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的三维位置定位精度提高约60%.本方法不仅可以弥补GNSS高程精度差的缺陷,作为高程约束参与测量方程解算还会提高水平测量精度,而且还克服了传统的气压测高精度依赖于气象站,而大多数用户接收机离气象站的距离较远,造成气压测高精度偏低的局限性.所以本方法能辅助增强卫星导航系统,提高三维定位精度,用于室内定位可以解决室内楼层的分辨问题. 相似文献
348.
建立了热塑性碳纤维预浸丝铺放过程中二维温度场分布的模型。考虑铺放中热气筒的热气速率、热气温度的影响,当热气流速从650升高至800 m/s时,APC2的对流传热系数增加150 W/(m2.℃)。利用ANSYS对整个铺放过程热量的瞬态热传导进行了仿真,得到复合材料构件在整个铺放过程中温度场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通过对铺放头分别以40和20 mm/s进行铺放时温度场随时间变化的比较,可知铺放头移动速率越慢,粘合点处的温度峰值越高。当把铺放头移动速率降至20 mm/s以后,粘合点温度峰值升至355℃以上,达到APC2的熔点,因此在此条件下加工时铺放头移动速率理论上应低于20 mm/s。通过对比,证明了温度场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49.
文章探讨了CEI技术在飞船交会对接远程导引段的实时监控的能力,采用单一绝对滤波器的方案进行实时轨道计算,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滤波稳定后固定模糊度的方法可以提高轨道的滤波解精度,相对轨道位置精度可达十米级,速度精度可达厘米每秒级,满足远程导引段的精度指标。 相似文献
350.
为了解决高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温升过高带来的磁性能降低及绕组绝缘破坏等问题,对高速电机的温度分布及改进措施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了电机热网络数学模型,推导出电机损耗、热导和温度之间的解析方程;建立了基于ANSYS/Workbench的电机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稳态热分析,从而得到电机整体的温度分布,验证了电机热网络模型的正确性;提出了改变转子护套材料及电机轴打孔两种措施.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电机转子部分温度有了明显降低,其中护套温度降低了约34℃,永磁体约54℃,解决了电机的局部温度过高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