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3篇 |
免费 | 405篇 |
国内免费 | 194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888篇 |
航天技术 | 314篇 |
综合类 | 193篇 |
航天 | 34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49篇 |
2021年 | 58篇 |
2020年 | 60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48篇 |
2016年 | 57篇 |
2015年 | 70篇 |
2014年 | 62篇 |
2013年 | 81篇 |
2012年 | 79篇 |
2011年 | 71篇 |
2010年 | 82篇 |
2009年 | 69篇 |
2008年 | 65篇 |
2007年 | 67篇 |
2006年 | 49篇 |
2005年 | 55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47篇 |
2001年 | 46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49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2年 | 2篇 |
1970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21.
通过对舰载机和陆基飞机之间区别的分析,找出了舰载机保障性的特点,并以舰载机的维修性为例,对舰载机保障系统的建立进行了探讨,同时还提出了开展舰载机保障性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722.
在双销定位设计中,旣要保证定位的可行性,又要保证定位的准确度要求。本文先后按定位转角准确度要求和定位可行性要求,用槪率法分别导出菱形销与定位孔之间最小间隙的最大和最小尤许值的计算公式。实际选用的最小间隙值在此最大,最小值之间卽可满足工件定位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723.
724.
分析计算了作动筒内摩擦力、延伸出口锥端面密封摩擦力、大气压力及喷管中燃气压力对双节套筒式延伸喷管展开特性的影响,其分析计算方法对双节套筒式延伸喷管设计及展开时间预估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25.
应用集微分方程定性理论、拓朴学为一体的理论方法——BACTM(Bifurcation Analysis and Calastro phe Theory Methodlogy)方法对Y7—200B飞机的失速特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波音飞机公司的控制飞机失速特性的工程指标(纵向力矩“勺形”区宽度和深度指标)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工程指标是合理的,且偏于保守,可作为飞机初步设计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726.
727.
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通信系统由于发射功率和频谱利用率较高,需要考虑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失真的干扰.已进行的大量研究,主要围绕功放非线性失真的模型描述和线性化方法.从测试角度出发,设计一种用于测试无线通信中抗失真干扰的能力的功放非线性失真仿真器,测试自适应预失真系统的工作性能,以及在指定功放条件下开发通信系统.此仿真器基于现有功放非线性失真模型,在数字信号处理器件中采用CORDIC(Coordinate Rotation Digital Computer)流水线和LUT(Look-Up-Table)方式实现了失真模型的AM-AM和AM-PM变换.软件仿真及硬件输出结果显示,此仿真器实现了非线性模型描述的失真效果,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28.
CMAC(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 和PD(Proportional Derivative)复合控制算法有时因输出不平滑会引起加载电机抖动而影响控制效果.通过对该输出不平滑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提高输出平滑性的改进CMAC复合控制算法,该方法通过新的权值更新公式,在权值更新时直接达到减小误差和提高输出平滑性的目的.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够有效提高输出平滑性,降低了21%的稳态误差,且保证在加载时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730.
厚截面层合板非同步固化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描述厚截面复合材料固化压实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模型有效性验证,计算了400层AS4/3501-6层合板在固化过程中的温度场、固化度、粘性、树脂体积含量和厚度压缩率情况.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固化过程中,层合板的中间层会出现高于保温平台约49K的温度峰值;层合板沿厚度方向的温度和固化度的非同步现象明显;层合板的中部存在明显的局部温度过热和快速固化区域,该区域内的树脂粘性变化剧烈、树脂流动时间缩短,阻碍了该区域及层合板下部的多余树脂流入吸胶膜,并最终导致了固化结束后树脂的不均匀分布,靠近吸胶膜的上表面树脂体积含量约为41%,靠近模具的下表面约为46.5%;层合板的最终固化压实率在15.7%左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