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89篇
航天技术   10篇
综合类   12篇
航天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近净成形叶片作为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新型工艺方法,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在航空发动机叶片毛坯制造上。航空发动机近净成形叶片其叶型复杂且属于薄壁类零件,无法保证所有区域一次成形且满足设计精度要求,需要对进/排气边区域进行自适应加工。自适应加工中进/排气边曲面通常为重构曲面,因为测量数据、缘头形状约束、毛坯变形等因素影响,重构曲面会出现曲率变化大、边界不齐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刀心轨迹与加工曲面几何关系,以光顺偏置曲面为基础,建立光顺刀心轨迹规划线规划算法,实现了重构曲面光顺刀心轨迹的高效自动化生成。在某型精锻叶片上进行了数控加工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进/排气边曲面轮廓公差控制在(–0.02~+0.039) mm范围内,满足图纸设计公差(–0.03~+0.05) mm的要求,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2.
针对温度对V/F转换电路工作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主要电子元器件的温度影响因子,阐述了转换电路的温度补偿原理.在电路中采用基于FPGA的数字式温度补偿方案进行温度补偿的标定、设计与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数字式温度补偿方式改善了温度因素对V/F转换电路的影响,使得电路满足温度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133.
基于单元法的三维装药通用燃面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文波  刘宇  任军学  张晓光 《航空学报》2009,30(7):1176-1180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三维装药的通用燃面计算方法——单元法。该方法认为装药由有限个体积微元组成,而燃面由有限个面积微元组成。在任一时刻,装药的燃烧可以看成是燃面上的面积微元沿其法向推进,而体积微元距离燃面的最近距离可以判定该体积微元在燃烧过程中是否燃尽,发动机装药的燃面通过对相邻肉厚的体积微分获得。采用该计算方法不仅避免了大量的数学公式推导,也避免了内型面标准几何体的复杂定义。燃面计算结果表明,其计算精度足以满足一般工程计算的需要。由于该方法方便快速,且能应用于任何三维装药的燃面计算,所以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4.
任军学  谢侃  汤海滨  顾左 《推进技术》2013,34(10):1432-1440
为研究离子发动机加速栅极孔扩大腐蚀速的特征及影响规律,采用单元内粒子——蒙特卡罗碰撞(PIC-MCC)方法,结合溅射腐蚀模型,模拟了栅极间束流离子及交换电荷(CEX)离子的分布情况,得到离子发动机加速栅极孔扩大腐蚀情况及平均腐蚀率,为0.0176μm/h。进一步研究了工作参数和几何参数对其影响,并建立了适用于工程应用的加速栅极孔扩大腐蚀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影响孔扩大腐蚀率各种因素中,束流电流密度和中性气体密度的影响最大。因此,在离子发动机直径一定的情况下,提高放电室出口等离子体密度的均匀性及推进剂利用率,是提高栅极寿命的根本途径。   相似文献   
135.
136.
针对多级航天器级间分离研究的地面试验需求,在高速风洞中发展了能够同时模拟前、后级运动的级间分离试验技术。利用风洞的上、下迎角机构,配置电机、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建立了可变迎角和x向位移的上驱动机构,以及可变迎角、x向位移和y向位移的下驱动机构。分别将多级航天器的前、后级模型及测力天平与风洞上、下驱动机构连接,在级间分离计算机控制下,可开展前级迎角、后级迎角、前后级x向和y向相对位置协同模拟的轨迹模拟试验。调试和应用结果表明:上驱动机构可实现迎角–15°~15°、x向0~200 mm范围内的受控运动;下驱动机构可实现迎角–11°~49°、x向0~680 mm、y向0~507 mm范围内的受控运动;系统可用于常规测力试验、投放试验、网格测力试验和轨迹捕获试验。  相似文献   
137.
弹道导弹在被动段轴向加速变轨弹道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被动段脉冲发动机轴向加速变轨突防弹道计算建立了飞行动力模型,通过弹道仿真计算分析了脉冲发动机点火时间和脉冲发动机工作时间对弹道的影响.脉冲发动机总冲一定时,短时间-大推力模式下导弹的射程最大.在爬升段点火时,短时间-大推力导弹能量利用最高;在下降段点火时,长时间-小推力能量利用率最高.同时提出了脉冲轴向加速变轨突防弹道优化的约束条件,并对该问题进行了优化计算,优化后的发动机质量比优化前减少了24.87%.  相似文献   
138.
冯亚洲  任军学  梁永收  刘明山 《航空学报》2018,39(7):421844-421844
新型航空发动机已部分采用精密锻造工艺提高叶片的制造精度和效率。然而,精锻后的叶身型面与设计模型存在几何偏差,导致依据设计模型加工后的进/排气边与精锻的叶身型面不能很好地匹配。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面向精锻叶片自适应加工的几何重构方法。首先,建立基于公差约束配准的目标函数,并采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求解目标函数。其次,提出基于叶身变形趋势预测进/排气边轮廓的光顺重构算法。最后,通过精锻叶片自适应数控加工实验对提出的方案和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重构出合格的工艺模型,满足精锻叶片的精密数控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139.
<正>随着中国空间站的全面建成,我国航天员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也越来越多,许多人可能会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航天员们在火箭升空时及在飞船返回中,总会穿着一种很特别的衣服,它外表蓝白相间,全身还有一些管线。这种特别的衣服,就是航天员们的生命守护者——压力服。  相似文献   
140.
<正>2023年是各式各样的新火箭集中上天的一年,这些新火箭将为世界航天注入新活力。若我们细心留意,几款新火箭,诸如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星舰”、“联合发射联盟”的火神火箭、“相对论航天”的人族-1火箭,或者是已经首飞过的中国民营企业“蓝箭航天”的朱雀2号火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