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6篇
航空   227篇
航天技术   38篇
综合类   30篇
航天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燃油分布对V形稳定器后燃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喷射方式和喷油布置形成的不同燃油分布对二元V形稳定器后燃烧的影响。试验得到火焰前锋形状,不同分布下的贫熄边界,稳定器截面和出口截面温度分布,并计算了燃烧效率。此外还研究了喷油稳定器偏置对燃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2.
方腔折流燃烧室冷态流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宗明  黄勇  王方 《推进技术》2010,31(5):533-538
方腔折流燃烧室是针对小型燃气涡轮发动机所设计的新型燃烧室设计方案,其目的是为了克服常规回流燃烧室所存在的总压损失较大、出口温度分布控制困难等问题。通过对方腔折流燃烧室和回流燃烧室的冷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发现在相同的工况下,方腔折流燃烧室具有对称的头部流场,其回流区空间尺度是常规回流燃烧室的9.4倍,回流强度是常规回流燃烧室的1.8倍,而火焰筒壁面总面积仅为常规回流燃烧室的51%,进出口总压损失仅为常规回流燃烧室的69.4%。  相似文献   
323.
叶型偏差对涡轮性能影响的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型的加工和装配误差难以避免,这将对涡轮的气动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定常和非定常数值模拟结合整机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叶型偏差对涡轮气动性能及内部非定常流动细节的影响,并比较了定常和非定常计算结果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工作范围内,叶型偏差都会造成涡轮性能的明显下降,通道涡和泄漏流的发展、前缘吸力峰的强度、激波的形态和强度等流动结构以及叶排间的非定常相互作用都会随叶型的变化而显著改变,而非定常数值模拟对涡轮气动性能和流动结构受叶型偏差影响的捕捉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324.
黄勇  方次军  刘先斌 《航空学报》2010,31(10):1946-1952
 为考查在高斯白噪声作用下二元机翼随机颤振动力学行为,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首先把机翼简化成一个具有扭转和上下自由度的平板,其中扭转弹簧具有3次非线性刚度,同时假设空气是线性不可压的而且气动力是定常的,再对任意运动和高斯白噪声作用下的机翼进行建模。其次采用了蒙特卡罗仿真来求解随机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根据数值解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最大Lyapunov指数。最后得出:在随机激励作用下机翼的动力学行为与确定性颤振相比有很大差异,同时随机颤振点提前于确定性颤振点。  相似文献   
325.
海杂波背景下小目标检测及其运动信息的提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介绍了在基于Hough变换的检测前跟踪算法检测海杂波背景下的低可观测目标的基础上,将动态规划方法引入其中,从每一条“特征直线”所包含的数据点迹中提取最可能构成目标点迹的数据点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将Hough变换与基于动态规划的航迹搜索相结合,能够提高低信噪比条件下的目标检测概率,并能比较准确地提取出目标点迹。然后对提取出来的目标点迹进行Kalman滤波,以估计目标的速度,从而为后续的检测与跟踪提供比较准确的目标信息。  相似文献   
326.
327.
环量控制通过驱动压缩空气射流产生虚拟舵面实现无舵面飞行控制,显著提高低可探测性。基于无尾飞翼布局无人机,提出基于激励器终端压力反馈的闭环控制策略,自主开发机载多通道闭环控制射流作动系统,并与飞行控制系统进行融合,实现基于主动射流的姿态闭环控制,通过60 m/s巡航速度下飞行试验,定量研究了环量控制用于俯仰和滚转姿态控制能力。结果表明:环量激励器通道组合产生双向连续、稳定的俯仰和滚转控制力矩;射流作动系统响应延迟小于0.02 s,射流作动无人机姿态角速度响应时间小于0.02 s;俯仰环量激励器压比-1.025与升降舵-2.5°舵偏角产生的俯仰力矩相当,滚转环量激励器压比1.050与副翼2.0°舵偏角产生的滚转力矩相当,并分别实现纵向和横向无舵面姿态控制。  相似文献   
328.
"嫦娥四号"中继星于2018年6月14日成功进入地月L2点Halo轨道,承担地面测控站与"嫦娥四号"着陆器的数据传输功能.目前"嫦娥四号"中继星处于稀疏观测模式,平均4~5天进行一次观测.分析了2021年1月"嫦娥四号"中继星绕地月L2点的定轨精度,结果表明:中继星绕L2点轨道精度优于2 km,包含有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