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4篇
航空   200篇
航天技术   47篇
综合类   25篇
航天   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舰载机着舰下滑过程中的PIO趋势评估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舰载机着舰安全性,首次提出了舰载机的驾驶员诱发震荡(PIO)问题,结合对陆基飞机飞行员诱发振荡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舰载机与陆基飞机在该问题上的异同点,构造了速率限制器前置滤波器来改进控制回路中的舵机速率保护结构,重点对舰载机着舰下滑过程可能发生PIO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利用史密斯准则评估了过程的振荡趋势,说明了下滑过程发生PIO对着舰安全的影响,同时验证了所提出的防范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82.
基于多层优化策略的涡轮盘叶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涡轮多学科优化设计,将多层优化策略中的重要原则学科自治扩展到组件自治;并结合目前的多学科优化策略BLISS(bi-level integrated system synthesis)2000和CO(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以及ATC(analytical target cascading),设计出新的多学科优化框架.利用BLISS2000建立了涡轮盘叶的两层双子系统优化框架和两层三子系统的优化框架;结合BLISS2000和CO各自的优点构建了三层三子系统优化框架;从定性的分析角度排除了ATC在涡轮多学科多层优化设计上的应用.通过对比分析,三子系统的多层优化策略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优化效率方面;层与层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迭代过程导致三层系统往往比双层系统表现出差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283.
根据末修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截止阀的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ANSYS计算截止阀在工作过程中的内部气体流动特性,研究截止阀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并进行安全性分析,找出最危险的工作部位和系统的薄弱环节。仿真结果表明,当工作压力低于25MPa时,截止阀整体的安全性良好,可靠性较高,当工作压力超过30MPa时,截止阀的部分零部件处于危险工作状态,容易发生故障。  相似文献   
284.
计及关节及杆柔性的空间机械臂抓取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考虑关节及杆柔性的空间机械臂动力学与抓取控制问题,以三连杆柔性机械臂为研究对象,考虑臂杆的横向弯曲变形、纵向拉伸变形及由于横向变形引起的轴向收缩的二阶耦合量等,并通过引用转子扭簧模型来考虑柔性关节的影响,应用Lagrange方程和假设模态法建立动力学模型.引入“动态抓取域”来描述机械臂的抓取过程,采用关节主动阻尼控制来抑制抓取过程中的碰撞激振力,分析了匀速抓取和加速抓取两种策略的机械臂柔性关节的变形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关节柔性减小了整体碰撞力,在碰撞过程中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加速抓取控制下比匀速抓取控制下的关节变形小,前者整体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285.
设计与制造异地协同平台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与制造异地协同工作平台的建立是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发动机典型零部件为对象,探索一种设计与制造异地协同技术和管理上的新模式。本文对企业实施《厂所产品设计/制造异地协同平台建立》的项目意义、关键技术内容和实施经验等做了浅析论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86.
根据P-S-N曲线族方程,求出了在可靠度为P时的材料常数,并由疲劳寿命分布推导出疲劳强度分布,最后采用一维动态应力-强度干涉模型,研究了在随机循环载荷作用下的某硬铝合金的疲劳可靠性。  相似文献   
287.
采用复合包渗法在C103铌合金基体上制备硅化物涂层,进行1500℃静态氧化实验,室温~1500℃热震实验,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等检测手段对涂层氧化前后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分析涂层形成机理、硅化时间对涂层组织结构的影响以及涂层氧化前后组织形貌的变化.研究表明,复合包渗法制备硅化物涂层主要是通过扩散反应形成的;涂层是以MoSi2相为主体层的多相复合结构;在高温氧化环境下,涂层表面生成熔融态非晶玻璃膜,有效阻止了氧向内进一步扩散,涂层抗静态氧化及抗热震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88.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科研项目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院校科研成果的综合评价历来是评判机关和研究单位普遍关注的问题.传统的评价方法有总分法、加权平均法.但当评价指标是模糊概念,权重也带有模糊性时,传统的评价方法就不合适了.在分析院校科研项目评价工作的基础上,从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估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中的相关知识,采用模糊多级综合评判方法对科研项目进行评价,并通过实例分析说明这一方法用于评价科研项目结果可信,操作简单,有广泛的应用背景.  相似文献   
289.
纳米颗粒增强环氧树脂抗原子氧剥蚀性能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航天器用树脂基材料的抗原子氧剥蚀性能,将不与原子氧反应的无机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添加到环氧树脂中,并对所制成的纳米复合材料试样进行原子氧效应地面模拟试验,分析了试验前后试样表面形貌、表面成分和表面化学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加入纳米颗粒后,环氧试样的质量损失和剥蚀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抗原子氧剥蚀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试验后的纳米复合材料表面仍然存在一些新的有机结构,它们和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一起,共同阻止原子氧对底层材料的进一步剥蚀。  相似文献   
290.
系统测试是提高型号软件质量和可靠性的有效方法。以某型运动控制组件为对象,描述了系统测试的实现方法及遇到的问题,探讨了型号软件需求的可测试性问题,指出了软件需求条目编制的关键在于其是否有"可否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