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77篇
航天技术   31篇
综合类   12篇
航天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利用火花型合成射流对运输机后体流动分离进行了主动控制的数值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火花型合成射流一方面直接向边界层分离区域输入高能动量,另一方面与外流相互作用后形成的旋涡强化了高速外流和低速边界层流的混合,从而推迟了运输机后体的流动分离,减小了分离区的大小;在相同的合成射流激励参数下,在边界层分离点处以及分离点后施加主动控制后的作用效果更好,平均阻力系数最大减小3.26%;与当量的定常射流、脉冲射流相比较,脉冲射流减阻效果优于定常射流,火花型合成射流优于脉冲射流。   相似文献   
62.
GRO(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Radio Occultation)和LRO(Low Earth Orbit Radio Occultation)联合组网探测地球大气是无线电掩星探测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根据掩星事件的数学判据,仿真分析了LEO卫星主要轨道参数对GRO和LRO掩星事件数量和全球分布情况的影响.研究表明:卫星轨道越低GRO掩星事件越多;轨道倾角在30°和75°之间时,GRO掩星事件较多,全球覆盖率也较大;利用极轨卫星进行LRO掩星探测时,LRO掩星事件较均匀地分布在各纬度带.研究成果对GRO和LRO联合星座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3.
1kVA高频软开关三相变流器研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新研制的1kVA 270V直流变换成三相四线恒压(115V/200V)恒频(400Hz)交流电的变流器所采用的主电路拓扑构成,工作原理,控制方法进行了介绍,分析,给出了实验数据和波形,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该变流器采用了模块化结构,由3个333VA单相DC/AC变换器组合而成,最高开关频率达100kHz,采有了电流电压双闭环DPM滞环控制,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高频率,高功率密度,输出波形质量优,三相不对称负载能力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64.
火星尘埃与探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火星表面尘埃与太阳辐射、热辐射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火星大气的结构、热平衡和动力学过程,并会产生改变火星表面反照率和火星地貌的长期效应.火星尘埃环境还对登陆于火星表面的着陆器能源系统和光学载荷等系统构成影响.为此需开展火星大气尘埃的直接就位探测.在介绍了火星的尘埃特性与主要探测方法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微质量计技术开展火星表面尘埃就位探测的综合探测器方案.探测器包含3种传感器.尘埃累积传感器通过设置其敏感晶体表面朝上,可以探测火星表面尘埃的沉积质量与速率;荷电尘埃传感器通过加置不同极性的偏置电压,可以探测荷正电尘埃和荷负电尘埃的累积特性;磁尘传感器通过在敏感晶体后加设小型永久磁铁,可以探测磁性尘埃的累积特性.传感器感测质量范围为10-11~10-4g.火星尘埃综合探测器可应用于未来的火星着陆探测计划.  相似文献   
65.
低速航空声学风洞背景噪声测试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在国内第一个全新设计的0.55m×0.4m航空声学引导风洞开展风洞背景噪声测量的技术方案和方法,对电容式麦克风、脉动压力传感器、预极化和非预极化传声器、自由场和压力场传声器、传声器安装方式以及声学频谱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和分析.在初期实验过程中,根据测试结果优化了风洞降噪方案,达到了较为理想的风洞背景噪声指标.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电容式麦克风比采用脉动压力传感器得到的频谱和声压级精度高;在消声部段前后的同一侧洞壁上测量,可以得到消声部段传声损失;压力场和自由场传声器在修正后可以互换使用;为得到重复性较好的背景噪声频谱和有效声压级,采用频谱线性平均算法.实验结果对低速航空声学风洞背景噪声测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6.
以岩溶石漠化及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的黔西南地区为研究对象,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结合研究区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模式、覆盖层条件、人类活动、气候条件等概况,对黔西南地区岩溶石漠化的演化趋势进行分析.首先确定石漠化演化的影响因子及各因子的权重值,据此划分石漠化强度等级,然后根据各权重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演化趋势的预测.结...  相似文献   
67.
空间环境对航天器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 .2 高能带电粒子环境对航天器的影响2 .2 .1 我国各类航天器高能带电粒子环境实测结果我国于 1971年 3月 3日发射第一颗科学卫星———“实践一号”(SJ 1) ,其后又相继发射SJ 2~SJ 5 ,进行了空间物理和环境探测 ;在“风云一号”(FY 1)、“风云二号”(FY 2 )气象卫星、“资源一号”(ZY 1)、“资源二号”(ZY 2 )等应用卫星上也安装了空间环境监测仪器 ,取得了大量高能带电粒子环境及其效应的实测资料 ,极大地提高了对高能带电粒子环境的感性认识 ,促进了有关高能带电粒子机理和防护对策的研究。主要探测结果如下 :  a .…  相似文献   
68.
空间环境对航天器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在扼要介绍近地空间环境的基础上,简述了高层大气、高能带电粒子,空间等离子体、空间碎片和微流星等空间环境对航天器轨道,姿态的影响,以及航天器辐射损伤,机械损伤,化学损伤,表面充放电,电子器件硬软错误,通信和测控的干扰等诸多空间环境效应,还简要介绍了我国空间环境探测的主要成果以及空间环境对航天器影响的对策研究的情况。  相似文献   
69.
本文介绍一种空间半导体带电粒子探测器,扼要地叙述了仪器的设计原理,分析了仪器主要电子学线路——对数视频放大器。本仪器探测宇宙线成分——H、He,C、N、O和Fe。能量范围:H,5—22M_eV;He,20一96M_cV;C,96—516M_eV;N,112—658M_eV;O,144—816M_eV;Fe,896—4000M_eV。本仪器还兼测内辐射带粒子成分。  相似文献   
70.
王怀超  顾晓东  陈晓敏 《宇航学报》2009,30(6):2297-2302
针对空间遥感图像压缩的具体应用,给出了基于CCSDS [1] 算法的 高速图像压缩核的设计和实现。对CCSDS算法的实现方法进行了优化,算法的VLSI架构 设计充分利用了流水和并行技术,使处理速度相比串行方式平均提高了40倍。压缩验证系统 实验结果表明压缩核在编码效率、处理速度和容错能力上均具有较高的性能,50MHz频 率下压缩核的数据处理速度可达12.5Mpixel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