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48篇
航空   237篇
航天技术   64篇
综合类   62篇
航天   1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发射会触发和维持空间高功率射频器件的共振雪崩放电现象,这种现象又被称为微放电效应。微放电效应是限制空间大功率微波部件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从微放电作用的机理出发,首先介绍了两种微放电类型(单表面与双表面)的基本物理机理;然后总结了当前主流的微放电抑制方法并给出各自应用于空间大功率微波部件时的限制。针对空间大功率微波部件微放电抑制的特殊问题,综述了国内近5年来在表面处理法抑制微放电领域的研究成果并预测了微放电抑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2.
23.
24.
从制备最主要的原材料入手,研究了TSTR树脂的合成,并对树脂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IR)以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量分析法(TGA)等热分析,其中4-氰基苯酐的一步合成法已申请了国家专利。试验结果表明:该树脂的最高工作温度可达400℃,接近美国先进的PMR-Ⅱ-50 高温树脂的工作温度。  相似文献   
25.
空间辐射致冷器辐射耦合视因子的积分解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镜面反射成像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空间辐射致冷器表面热耦合视因子的积分解法。推导了有关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计算机程序的框图和典型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6.
为验证空间光电跟踪系统与卫星平台耦合作用下的跟踪性能,提出空间光电跟踪系统全物理仿真试验方法。利用三轴气浮台模拟卫星零重力下的自由转动,在地面实现了非合作目标闭环跟踪控制和空间动力学特性的综合模拟。采用基于整星姿态动力学的重力干扰力矩辨识方法,消除转动部件重力干扰对试验的影响,实现对系统跟踪脱靶量的精确评估。试验结果表明,空间光电跟踪系统针对非合作目标的跟踪脱靶量优于0.006°(3σ),满足系统在轨应用需求。但在对高速目标跟踪过程中,跟踪脱靶量存在一定的相位滞后,控制方案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27.
阳极氧化TiO2膜对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利用阳极氧化的方法在纯钛基体上直接获得锐钛相T iO2多孔膜,解决T iO2光催化剂的涂敷固定问题。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 ie ld em iss ion scann ing e lectron m icroscope,FESEM)和X射线衍射仪(X-ray d iffractionm eter,XRD)对纯钛表面生成的T iO2多孔膜的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分析。以10m g/L甲基橙溶液为降解物进行光催化试验,分别研究了阳极氧化电压、溶液的初始pH值、T iO2膜的面积、T iO2膜的使用次数对降解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溶液初始pH值为1时,140V阳极氧化所得T iO2膜的光催化性能最好,同时随着T iO2膜使用次数的增加,但其光催化效果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8.
针对阵风响应流场高效精确分析需求,基于非定常CFD数值模拟发展了一种快速流场预测的降阶模型。采用本征正交分解(POD)方法对高斯阵风激励的CFD非定常流场快照进行特征分析、并基于能量占比准则截取主要基模态来降维,采用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方法建立各主要基模态系数的线性预测模型。采用NACA0012和DLR-F12的分析算例进行了验证,与CFD非定常计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模型具有可靠的计算精度,适合于精确高效快速分析阵风响应,为阵风减缓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9.
采用断口宏微观分析和金相组织分析等方法,对一起飞行不安全事件中发生中心毂断裂的主轮轮毂进行了失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轮毂中心毂断裂是由起源于中心毂轴承杯安装面封严台阶附近腐蚀坑的腐蚀疲劳裂纹沿中心毂轴向和径向扩展引起的。腐蚀坑是制造商用强力安装轴承杯钢套组件造成中心毂轴承杯安装面外侧区域表面阳极化层缺失导致。现有超声无损检测工装难以检测出这种早期腐蚀疲劳裂纹。可在机轮小修时目视检查中心毂轴承封严台阶端面,如发现台阶端面局部区域外漆层脱落露出基底层,应对中心毂轴承杯安装面邻近封严台阶区域进行腐蚀检查。  相似文献   
30.
针对探测器在小天体表面的弹跳式运动特点,提出一种表面运动控制方法。首先基于简化的运动模型,计算出探测器进行弹跳式转移所需的初始速度;然后通过对轨道方程的线性化,基于线性时变系统的求解方程,采用脉冲控制对每次弹跳的运动轨迹进行修正,增加控制精度;并分析转移距离与弹跳次数的关系;最后,以小行星1620 Geographos作为目标小天体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探测器在附着到小天体表面后的弹跳转移,也适用于弱引力环境下探测器的弹跳式探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