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180篇
航天技术   23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1.
X射线脉冲星导航原理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帅平  陈绍龙  吴一帆  张春青  李明 《宇航学报》2007,28(6):1538-1543
X射线脉冲星导航是以脉冲星的X射线辐射信号作为信息输入,经过相应的信号和数据处理,为近地轨道、深空和星际空间飞行的航天器提供高精度的位置、速度、时间和姿态等导航信息的实现过程。首先提出了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卫星自主导航的基本框架和实现流程;然后,概述X射线脉冲导航的时空基准,重点研究X射线脉冲星导航定位的测量方程、系统状态方程及其噪声统计特征等数学模型。最后,详细论述卫星自主导航信息处理的鲁棒滤波算法,即经典算法和现代鲁棒滤波算法。从理论方法和工程应用角度,初步论证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原理可行性和算法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212.
The parachute container cover ejection separation is the first and foremost motion for the return capsule recovery system,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success of a recovery system. Adopting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simulation and flight dynamics coupling method, the parachute container cover ejection separation is simu late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ejection separation speed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paration process is ana- lyzed. Meanwhile, the influences of angle of attack, Mach number and ejection separation speed on the parachute container cover ejection are also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ejection separation speed design is reasonable. It has a certain design margin for parachute container cover to escape from the wake region, and to pull out the drag parachute completely. The results may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recovery system engineering design of the lunar exploration project.  相似文献   
213.
由间二乙炔基苯和双酚A二炔丙基醚两种端炔单体混合与二甲基二氯硅烷通过格氏工艺合成了含硅芳炔醚共聚树脂,在溶液中和两种含炔基苯并噁嗪(P-apa和P-appe)混合后脱除溶剂而制得了共混树脂,对树脂的流变性能、固化特性、树脂固化物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混树脂黏温特性得以改善,具有更宽的加工窗口,可达到140℃。苯并噁嗪开环固化和端炔基的固化反应是同时进行的,共混树脂固化物具有好的耐热性能,氮气中5%热失重温度(Td5)超过540℃,800℃下的残留率(Yr800℃)也超过了84%,且在450℃以下未出现玻璃化转变。添加质量分数30%P-appe的共混树脂浇铸体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提高至2.97 kJ/m2和32 MPa,分别提升了36.9%和23.5%;添加质量分数30%P-apa的共混树脂浇铸体冲击强度也提升至2.71 kJ/m2,增加了24.8%。  相似文献   
214.
针对安装在柔性基座上的空间机械臂运动过程中的振动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主动阻尼控制方案;利用参数辨识,给出了惯性矩阵估计值的显式表达式,并且在基座振动抑制控制律中加入了基座位移补偿项。对平面二连杆柔性基座机械臂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原始的主动阻尼控制虽然能够保证在机械臂运动过程中基座的振动抑振,但机械臂轨迹跟踪误差收敛较慢,改进后的控制律能够更快地缩小轨迹跟踪误差,整体的基座抑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15.
硼/铝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界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热压工艺对硼纤维以及硼/铝复合材料强度的影响,并探讨纤维与基体间的结合模式。为此目的,用腐刻法从硼/铝复合材料中提取硼纤维,制得不同状态下的硼纤维强度的频率分布图。用X射线衍射与电子探针技术,检测界面附近的组成及元素分布。结果表明,碳化硼(B_4C)涂层有效地阻止硼—铝间的界面反应:硼/铝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随着界面结合状态的改善而提高;在复合过程中造成纤维降解的损伤,通常发生在纤维局部存在缺陷的地区。  相似文献   
216.
采用三氯硅烷水解缩合法合成了含八氢基的笼形倍半硅氧烷(T8H8),并用T8H8合成了多乙烯基硅氧烷笼形倍半硅氧烷(DVS-POSS)树脂,采用Fr-IR、1H-NMR、29Si-NMR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T8H8与二乙烯基硅氧烷(DVS)的加成反应.研究表明,固化的DVS-POSS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T醖超过530℃;DVS-POSS树脂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介电性能,在9.75 MHz下,ε为3.02,tgδ为2.4×10-3.  相似文献   
217.
聚醚砜对环氧树脂在低温下韧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热塑性树脂聚醚砜(PES)对环氧树脂在液氮温度(LNT)下的断裂韧度、冲击韧性及其他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ES质量分数大于23%时,PES在环氧树脂中形成连续相或半连续相结构,能有效阻止裂纹扩展,使树脂KIC在室温和液氮温度下分别增加247%和77%。在室温下,PES不能使环氧树脂冲击性能提高,但液氮温度下可使冲击韧性增加59%。液氮温度下,环氧树脂的弯曲、压缩和拉伸性能随PES质量分数增加而降低,但相对而言,弯曲和压缩性能受PES的影响较少,而拉伸性能受PES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18.
遗传算法在空-地武器阻力特性辨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空-地武器的弹道表,用遗传算法(Genetic A lgorithm,GA)辨识武器的阻力特性,即阻力系数与武器飞行马赫数之间的参数化函数关系。针对3种不同的适应值度量方案,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3种适应值度量都导致算法的收敛,其中,幂比例适应函数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19.
将数学优化问题公式化,用于设计下一代飞机电气配电系统的一些部件。由一个输入滤波器和一个直流一直流补偿转换器组成的简单内联系统作为优化验证的原型。在性能、稳定性和峰值电压约束条件下,部件被设计成重量最小。提供的优化设计包括各自独立的子系统和全系统的优化设计。它表明在滤波器和转换器设计问题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因而重量的改进需要考虑这些影响。论述的优化方法能够使设计人员高时效完成电气配电系统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20.
瑞士航空集团计划在1997年里完成一项深度的重组计划,以使之具有更强的竟争力和更大的灵活性。改组后的瑞航集团英文名称改为SAirGroup。它将是一家控股公司,每年销售额估计为52亿美元。该集团将拥有4家独立的公司,这些公司将展示出极大的企业自由度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