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61篇
航天技术   5篇
综合类   23篇
航天   1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曹晔  张直  胡文祥 《上海航天》2004,21(5):56-60
研究了硝酸羟胺(HAN)主成分及其部分杂质的仪器分析方法:重氮偶联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主成分硝酸羟胺;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HAN中杂质硝酸铵;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HAN中铁、锰、铜、锌、钾、钠、钙、镁、镍、铬、钡、铅、钛等金属杂质。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82.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无水肼中杂质金属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无水肼中钠元素含量的质量检测方法,分析方法采用标准加入法,该法加标回收率在99%~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测钠的检出限为0.062μg(mL)^-1。  相似文献   
83.
介绍了判断线性控制系统能控性和能观性的一种方法,并提供了一种用 MATLAB 语言编写的快速准确判断线性控制系统能控能观性的软件。  相似文献   
84.
介绍了一种用于反舰导弹测试用三轴转台控制系统的设计功能和技术指标,详细描述了系统硬件结构、软件结构。讨论了驱动系统、控制器组件的选择。  相似文献   
85.
采用传递比较法对二厘米微波衰减标准装置不确定度进行了验证。测量标准装置的重复性以组内实验标准偏差sn(A)定量表征,测量标准装置的稳定性用组间实验标准偏差sm定量表征。  相似文献   
86.
渗透率测定中的毛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恒压注射条件下,有机硅树脂及环氧树脂在两种不同结构玻璃纤维织物中的流动实验,利用Darcy定律测定了这两种织物的渗透率,研究了树脂类型对织物表观渗透率的影响,实验及分析结果表明:树脂类型不同,树脂与织物之间的微观浸润性也不同,使得树脂在织物内产生的毛细压力不同,因此,改变树脂类型,织物的表观渗透率也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87.
复合材料辐射固化技术与传统工艺的结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辐射固化与复合材料手工铺叠、树脂传递模塑成型(RTM)、缠绕、拉挤和自动铺带等工艺技术的结合及其特点等,并阐述了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88.
理论分析了镀层材料表面摄动表面波的传播、脉冲激光激发的瞬态声场,开展了激光超声试验检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表面波表征和反演表面层参数的反演方法研究.试验检测结果与理论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基于摄动表面波的频散特性,采用模拟退火方法,以镀锌钢块试样所做的试验检测结果进行了镀层参数反演,获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9.
现代工业的发展,对实验、研究和生产的环境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实现这一要求的主要途径是在洁净空调系统中广泛使用空气过滤器。其中高效(HEPA)和超高效(ULPA)过滤器是尘粒进入洁净室的最后一道防护,它的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洁净室等级,进而影响工艺过程和产品质量。因此对过滤器进行实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在不同的风速下,通过测定玻璃纤维过滤器和PTFE过滤器对0.3μm、0.5μm、1.0μmP.A.O粒子的过滤效率,比较两种过滤器的阻力性能、过滤性能。结果表明,风速是影响高效空气过滤器过滤效果的很重要的因素,风速越高过滤效率越低,对PTFE过滤器而言这种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90.
基于灰色-神经网络联合模型的大型冷却塔风效应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灰色GM(1,1)模型和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灰色-神经网络联合的大型冷却塔平均位移和风振系数预测模型。该联合模型增强了预测结果的自适应性和准确性,能解决因气弹模型试验中测点样本数目太少而无法直接建立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局限。通过某大型冷却塔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结果的算例分析,表明该组合模型对于平均位移和风振系数的预测结果均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随后基于已训练的模型给出结构风振反应精细化分析所需的输入参数预测结果。这为冷却塔结构风效应的精细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