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141篇
航天技术   25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4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61.
近几年来,随着新一代高技术装备大量进入现役,装备本身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人的因素逐渐引起了重视。为合理地组织配置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效能。就某型飞机单机组人员维护能力进行评估,分析影响人力系统维护能力的主要因素,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计算维护系统维护能力的数学模型。进一步给出了计算维护能力的方法。结果表明此方法对提高机务部队的管理效率提供了科学可行的量化手段。  相似文献   
162.
针对柱状橡胶减振器在大量级冲击条件下,基于线弹性理论假设带来仿真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非线性弹簧阻尼单元的建模方法,给出了该方法的推导过程及冲击刚度曲线的获取方法。通过冲击试验验证了该方法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为减振器的非线性建模技术深入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3.
在我国海拔较高、天气寒冷的地区,极易出现极端低温情况。极端低温会导致实际飞行高度低于气压高度,为保证飞行安全,需要进行气压高度的低温修正。本文从ICAO与FAA规范入手,比较了RNP AR程序在低温修正算法上的差异,并对某机场的最后进近航段进行实例分析,定量地给出低温条件下的修正要求,对飞机在极端低温条件下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4.
基于残差学习的自适应无人机目标跟踪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人机已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目标跟踪技术是无人机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无人机视频跟踪过程中目标易发生尺度变化、遮挡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残差学习的自适应无人机目标跟踪算法。首先,结合残差学习和空洞卷积的优点构建深度网络提取目标特征,同时克服网络退化问题;其次,将提取的目标特征信息输入核相关滤波算法,构建定位滤波器确定目标的中心位置;最后,根据目标外观特性的不同进行自适应分块,并计算出目标尺度的伸缩系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应对尺度变化、遮挡等情况对跟踪性能的影响,在跟踪成功率和精确度上均高于其他对比算法。   相似文献   
165.
针对航空发动机中LD2CS铝合金压气机整流导向叶片裂纹故障,根据导向叶片结构设计特征,采用故障部位切片检测、裂纹宏微观形貌观察、振动模态计算、加工工艺优化等方法对其进行故障分析及研究,确定导向叶片产生裂纹的性质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6.
国外导航卫星星载原子钟技术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导航系统精确导航定位的关键在于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星载原子钟.星载原子钟作为导航信号生成和系统测距的星上时间基准,为导航系统提供精确稳定的频率源,是卫星导航系统有效载荷的核心部分,其性能直接决定用户的导航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67.
不确定运行环境下航空发动机部件寿命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传统航空发动机部件寿命计算方法没有考虑发动机实际运行环境的问题,提出1种基于传感器数据的部件寿命计算方法。首先构建含有涡轮叶片热机械疲劳寿命模型的仿真系统,利用Monte Carlo仿真来获取不同运行环境下叶片寿命数据,采用威布尔分布计算叶片失效概率,得到叶片等效使用寿命。结果表明:运行环境对发动机部件寿命及失效概率有重要影响,而基于传感器或机载模型数据的部件计算方法可以有效避免传统计算方法的缺陷,将发动机实际运行环境纳入到寿命计算中,为寿命延长控制、寿命管理等相关研究提供精确的部件寿命。  相似文献   
168.
为了改善飞翼布局背负式S弯进气道低动能来流状态下的流动性能,采用改进的延迟分离涡模拟(IDDES)方法对原型及改进型背负式进气道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进气道流量特性及内部脉动压力特性。结果表明:低动能来流时背负式进气道上部唇口附近存在很大的气流转折角,导致唇口产生分离涡;原型进气道唇口分离涡强度高,高能量分离涡在进气道顶部破裂产生了大范围旋涡结构,进一步加剧了流动分离,从而引发进气道内产生强烈的压力脉动,声压级最大幅值高达145 dB;改进型进气道唇口分离涡得到了有效控制,强度大幅下降,进气道内部压力脉动幅值也显著降低,声压级降幅达8 dB;改进型进气道分离的抑制使进气道有效流通截面积增大,质量流量增加。同时,流场出口品质提升,进气道出口综合畸变指数降低了9.5%。   相似文献   
169.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器中搭载的微波部件趋于小型化、集成化,而由此带来的微放电效应愈发显著,如何有效抑制微放电效应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文章使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不同掺杂比例的钛/碳复合薄膜。对薄膜样品进行形貌、拉曼光谱及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金属钛掺杂比例的提高,薄膜按照柱状结构生长的规律越明显,致密度和平整度越好。结合测试结果及相关理论分析薄膜作用的机理,在碳/钛原子比为0.764时,复合薄膜的最大二次电子发射系数为1.40。碳/钛纳米复合薄膜对微放电效应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且具有大面积制备及工艺简单等特点。有助于未来有效载荷系统向高功率、高频段、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0.
亚轨道飞行器返回轨道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闫晓东  唐硕 《宇航学报》2008,29(2):467-471
返回轨道的设计对于亚轨道飞行器安全返回地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