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121篇
航天技术   2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核心机驱动风扇级可变弯度导叶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前  胡骏  屠宝锋  严伟 《推进技术》2016,37(10):1855-1859
为设计出适用于核心机驱动风扇级的可变弯度导叶,在基础叶型设计的基础上,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详细分析了缝隙形式以及设计点的选取对可变弯度导叶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的气流转折角对应着不同的最佳基础叶型;在缝隙设计中采用Coanda型线可以有效提高泄漏流的附壁性能,抑制缝隙后附面层的发展,提高可变弯度导叶性能;可变弯度导叶出口气流角变化范围较大,设计点的选取对可变弯度导叶的性能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2.
轴流压气机中旋转失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骏  汤国才  张惠民 《航空学报》1994,15(4):481-487
提出了一种可预测各类进口非均匀性影响的压缩系统动态失速的理论模型。并重点分析了旋转失速发展过程中“失速前奏波”的特性以及进口总压畸变的影响等。分析结果表明;小幅值的“失速前奏波”阶段可持续40至100个转子旋转周期,而且阀门关闭的终止位置、进气畸变等对其有较大的影响。与已有实验数据的比较表明该模型是正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3.
张惠民  胡骏  汤国才 《航空动力学报》1986,1(2):125-130,185
在文献[4]的基础上,文中对静态周向总温与总压畸变的两种组合情况进行了研究:1.同相位时,总温畸变度的变化对总压畸变衰减的影响;2.总温与总压畸变之间存在不同的相位角时对总压畸变衰减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进口总温畸变度的变化以及总温与总压畸变之间相位角的变化,都将引起出口总压分布的变化;当总温畸变与总压畸变反相位时,最不利于总压畸变的衰减。本文将计算结果和文献[7]中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定性比较,两者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14.
用于叶尖射流扩稳的Coanda喷嘴参数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前  胡骏  李亮 《航空计算技术》2014,(2):74-76,80
为提高压气机叶尖射流扩稳研究中喷嘴的附壁性能,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Coanda表面形式以及喷嘴宽度对Coanda喷嘴附壁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Coanda喷嘴的附壁性能与喷嘴上型线出口段的曲率密切相关,上型线出口段曲率大于1/6 mm-1时,喷嘴的附壁性能随着上型线出口段曲率的减小而提高;上型线出口段曲率减小到1/6 mm-1后,喷嘴的附壁性能不再改变。型线确定后,喷嘴的附壁性能随喷嘴宽度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5.
进气畸变对涡扇发动机稳定性及性能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评估进气畸变对涡扇发动机稳定性和性能的影响,发展了一种二维的计算方法,采用非定常、二维、无黏的积分型欧拉方程,沿发动机轴向、周向划分计算单元,通过时间推进法进行求解.某双轴混排涡扇发动机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进气畸变在发动机流道中的传递曲线,评估风扇、高压压气机等部件对畸变的衰减作用;通过对工作包线上典型工况点的分析,可判断各点抗总压、总温畸变的能力,确定受畸变影响较大的危险点;在给定的稳态总压畸变条件下,发动机推力下降、耗油率上升,其最大变化值为10.5%和11.7%.  相似文献   
116.
知识图谱(KG)补全旨在通过知识库中已知三元组来预测缺失的链接。由于大多数方法都是独立地处理三元组,而忽略了知识图谱所具有的异质结构和相邻节点中固有的丰富的信息,导致不能充分挖掘三元组的特征。考虑基于端到端的知识图谱补全任务,提出了一种图对比注意力网络(GCAT),通过注意力机制同时捕获局部邻域内实体和关系的特征,并封装实体邻域上下文信息。为了有效封装三元组特征,引入一个子图级别的对比训练对象用于增强生成的实体嵌入的质量。为了验证GCAT的有效性,在链接预测任务上评估了所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数据集FB15k-237中,MRR比InteractE提高0.005,比A2N模型提高0.042;在数据集WN18RR中,MRR比InteractE提高0.019,比A2N模型提高0.032。实验证明提出的GCAT模型能够有效预测知识图谱中缺失的链接。  相似文献   
117.
郭晋  胡骏  屠宝锋 《航空动力学报》2020,35(5):1029-1041
基于数值缩放理念,以一台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为研究载体,将三维彻体力模型与二维多子平行发动机模型进行有机结合,初步搭建了适用于分析复杂进气畸变对航空发动机整机流场特性影响的多维耦合计算模型。利用该多维耦合模型定量分析了稳态周向总压畸变及插板式总压畸变进气下发动机内部的流场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即便是进口单纯的方波周向总压畸变进气,在经过大涵道比风扇转子作用后在下游内外涵进口的畸变流场特征也将具有显著差异;在内涵进口形成的总压/总温复合畸变在四级增压级中均得到不同程度的衰减;插板式总压畸变进气下风扇转子进口近轮毂处受周向静压梯度驱动将产生一定程度旋流,并导致风扇转子出口轮毂处形成低压区。  相似文献   
118.
李清华  曹志远  胡骏 《推进技术》2019,40(9):1991-2002
附面层吸/吹气是抑制流动分离、提高压气机叶片负荷的有效技术途径。针对超声速压气机叶栅内激波诱导的角区分离,分别采用多种不同的端壁吸/吹气方案对其进行流动控制,旨在探索端壁吸/吹气对激波干涉下角区分离的控制机理,并对比分析端壁吸/吹气对超声速压气机叶栅角区分离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激波/端壁附面层干涉下,该超声速压气机叶栅内存在大范围的激波诱导角区分离,角区分离使得该超声速叶栅存在强三维效应,二维叶栅中的单正激波变为"斜激波+正激波"结构,叶中吸力面尾缘开式分离变为闭式分离;端壁吸气可有效抑制该超声速叶栅的角区分离,吸气后近端壁区损失系数大幅降低,最优端壁吸气缝方案的起始点与亚声速压气机叶栅相同,但端壁吸气后叶中的双激波结构变为单正激波结构,叶中流动分离增大;端壁吹气也可有效抑制角区分离,其控制效果略优于端壁吸气,其原因是吹气缝处的静压高于吸气缝,对激波的增强作用弱于端壁吸气;与端壁吸气方案不同的是,最优端壁吹气缝方案的起始点位于叶片前缘。  相似文献   
119.
轴流压气机叶片排流场非定常频谱特性试验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揭示轴流压气机叶片排的非定常流动特性,同时与压气机气动性能和气动稳定性相关联,开展了轴流压气机叶片排流场非定常频谱特性试验研究,并对该试验的试验技术和参数测试方法做了相应介绍。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技术对进行轴流压气机叶片排流场非定常频谱特性试验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0.
低速轴流压气机旋转失速特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在一台双级低速轴流压气机上进行了均匀进气时的全流量特性试验研究,重点分析了该压气机旋转失速特性随流量系数的变化情况和失速起始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压气机在失速前出现模态波扰动,其传播频率约等于40%转子旋转频率,范围贯穿整台压气机;压气机第二级在模态波扰动诱导下率先进入旋转失速,初始失速团旋转速度为83.3%转子转速;失速团在向第一级扩散传播过程中,其旋转速度逐步降低,最后稳定在41.9%转子转速;失速团旋转频率随着流量系数的降低而减小;失速团范围随着流量系数的减小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