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68篇
航空   548篇
航天技术   104篇
综合类   129篇
航天   1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自20世纪80年代以,越来越多的企业表现出对“安全心理”的关注,安全心理已经成为一种预防事故的重要方式。在以高科技、高风险为特征的航空运行系统中,安全心理的作用更是倍受重视。航空安全心理援助项目就是在这种环境中诞生的,任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基础上,专家为航空人员进行航空心理圳练、人因训练、安全培训及战略性的咨询,以营造一个有效健康的航空安全企业文化,并提供在某种特定状况下的危机干预方案,降低因人因失误引起的航空事故,确保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922.
金属材料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及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随着增材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技术的不断突破,研制零件的力学性能、疲劳性能等不断提高,其在工业领域,特别是航空航天领域必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金属材料增材制造技术及其特点金属材料增材制造技术,又称3D打印技术、激光快速成型技术,主要以金属粉末(尺寸小于1mm的金属颗粒群)、颗粒或金属丝材为原料,通过CAD模型预分层处理,采用高  相似文献   
923.
三级压缩锥导乘波体设计技术与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充分发挥乘波体布局作为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的预压缩功能,基于吻切锥原理发展了一种多级压缩乘波体设计方法。通过该设计方法设计得到了三级压缩锥导乘波体。设计状态下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该乘波体产生的3道锥面激波按照设计预期相交于底部截面上。该三级压缩锥导乘波体的上表面采用膨胀式上表面布局设计并在底部与进气道相连,将进气道唇口取为设计条件下3道锥面激波相交的位置,由此获得了进行风洞实验的三级压缩锥导乘波体前体/进气道布局。对该型三级压缩锥导乘波体前体/进气道布局开展了数值模拟与高超声速风洞实验的对比校验,在流场波系结构方面得到了相吻合的结果,表明了设计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24.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乘波体作为以吸气式超燃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前体,不仅可以发挥乘波体优异的气动力性能,而且起到了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对来流的预压缩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乘波前体的预压缩作用,基于Sobieczky提出的吻切锥原理,发展了一种新的多级压缩乘波体外形的设计方法.将该设计方法应用到锥导和吻切锥乘波体的设计中,生成了具有多个压缩面的多级压缩锥导和吻切锥乘波体,同时对相同设计条件和具有相同投影曲线的前缘条件下获得的三级压缩锥导和吻切锥乘波体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设计预期完全吻合,该多级压缩乘波体设计方法可以应用于锥导和吻切锥乘波体.  相似文献   
925.
王丽娜  魏鹏  胡广大  唐伟 《宇航学报》2015,36(8):954-960
针对传统LT(Luby Transform)码用于深空通信时性能不理想的问题,通过重构LT码的二分图设计适用于深空通信环境的系统LT码,提出一种去环编码算法。采用外信息转移图分析系统LT码的收敛阈值,然后通过仿真试验评估系统LT码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编码方案的系统LT码能够明显降低错误平层,提高译码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926.
针对空间绳系机器人超近距视觉伺服中相对位姿无法测量的问题,在建立机器人视觉系统非线性量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直线跟踪的混合视觉伺服控制方法,利用帆板支架边缘线图像特征跟踪相对位姿,利用基座具有较大误差的量测信息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仅能获得帆板支架边缘线图像信息的情况下,设计的超近距逼近控制方法能够保证空间绳系机器人稳定到达目标卫星的帆板支架处,并满足捕获条件。  相似文献   
927.
矩形转圆形进气道马赫5正8°攻角启动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赫5、正8°攻角状态对收缩比为6.9的带楔形前体的矩形转圆形内收缩进气道进行了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该进气道无放气及有放气时在风洞中的启动特性。结果表明,无放气状态该进气道在风洞中并不能顺利启动,不启动状态进气道顶板上存在较大分离区,分离激波被推出内压缩段,此时总压恢复仅为0.378,增压比为54.1,出口马赫数为1.48。通过在内压段的顶板上激波附面层相互作用区域放气后,该进气道可在风洞中正常启动。启动后总压恢复为0.558,增压比减小至44.9,出口马赫数为1.84,放气量约为唇口封闭处截面流量的1.2%。以上研究表明,放气可有效改善内收缩进气道的启动性能,启动后放气量较小,总体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928.
鹿存侃  胡永太 《航空学报》2016,37(Z1):106-111
针对空天飞行器再入段异构执行机构复合控制问题,基于气动舵面和反作用推力器的特性,提出了适用于空天飞行器的3种气动舵面与反作用控制系统的复合控制构型:指令型、力矩型、指令误差型,以及相应的控制律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完成空天飞行器再入段的控制系统设计。仿真结果表明,3种构型的复合控制系统均能满足指令跟踪性能要求,其中指令型复合控制系统气动舵工作最为平稳,推力器开启频次最少。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指令型复合控制系统的综合性能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929.
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隐身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焦子涵  邓帆  刘辉  陈林  付秋军  尘军 《宇航学报》2016,37(9):1031-1040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中气动设计与隐身设计矛盾的问题,采用高精度气动和隐身计算方法,建立了基于直接全局优化算法、二次曲线参数化方法和Kriging代理模型的多学科优化设计平台,并对典型高超声速布局升力体外形开展气动/隐身一体化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升力体布局典型状态下升阻比由3.13提高到3.69,考虑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状态,俯仰±30°的雷达散热截面(RCS)均值下降60%以上,表明该平台具有良好的寻优能力,风洞试验结果验证了优化算法的可行性;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机身和翼/舵等部件具有显著的绕射特性,物理光学法等高频算法不能准确捕捉前后缘绕射,应当采用矩量法计算其RCS特性;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的RCS特性差异巨大,在设计中应当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930.
工程训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的理论课程无法取代的.指导教师在工程训练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课程的深化改革十分必要.本文就如何提高指导教师素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