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53篇
航空   370篇
航天技术   68篇
综合类   104篇
航天   12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01.
无人机蜂群密集飞行和无人机空中回收都涉及到无人机/载机在近距干扰流场中的飞行稳定性问题。针对上述应用背景,采用无人机/载机干扰气动导数模型,分析近距飞行的影响因素,采用纵向运动动力学方程,推导出其简化稳定性判据,并采用典型飞行器参数进行初步分析。通过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简化判据反映了无人机运动稳定性与气动特性、干扰流场特性的关系,可用于相关无人机在干扰流场中飞行稳定性初步分析和设计;干扰流场中的下洗效应可使无人机出现幅值收敛较慢的短周期模态运动,增加了干扰流场中实现稳定可控飞行的难度。  相似文献   
402.
双级低滞后刷式密封级间不均衡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一种结构参数的双级低滞后刷式密封,采用多孔介质模型进行流场计算,对刷丝安装角度以及第二级前板间隙高度和背板间隙高度与分压比的关系进行分析;基于梁弯曲理论和刷丝区域压力分布,采用有限元法计算得到刷丝的受力和变形情况,分析参数对转子所受摩擦扭矩的影响,讨论参数对双级低滞后刷式密封级间不均衡性的影响.分析表明,第一级刷丝安装角度的增大和第二级刷丝安装角的减小能在一定程度上使两级分压趋于均衡.第一级结构参数不变时,第二级的前板间隙高度变化对级间不均衡性影响不大,背板间隙高度在特定值时,两级可达到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403.
隔振系统限位器的非线性动力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海岩 《航空学报》1996,17(5):18-22
根据经典线性理论设计隔振系统弹性限位器的约束空间往往太小,在小阻尼情况下会诱发非线性共振,使隔振系统变为放大系统。从非线性动力学角度讨论了弹性限位器的设计问题,给出了若干设计原则及参数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404.
应用双向流固耦合与动网格技术,建立了考虑刷丝变形的刷式密封流场与力学特性双向流固耦合瞬态三维求解模型.首先应用悬臂梁理论建立了刷丝的力学理论模型,将该流固耦合方法计算结果分别与理论模型和实验结果相互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刷式密封的流场特性、刷丝的变形规律与应力特性以及刷式密封的滞后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刷丝在气流力作用下会产生摆振运动,刷丝根部所受的应力也随着刷丝摆振运动而呈振荡变化;刷丝变形增大了刷丝与转子面间隙导致密封泄漏量增大,随着刷丝排数的增加,泄漏量先迅速下降,然后下降速度趋缓,最后趋于稳定;刷式密封随着末排刷丝与后挡板轴向间隙的增大,后挡板处相对压力系数逐渐降低,增加末排刷丝与后挡板的轴向间隙可有效降低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405.
在发动机零件的制造中,钎焊逐渐成了广泛使用和不可缺少的一种工艺。我厂最近试制的新机中有二十个组合件是采用炉中钎焊的。其中绝大部份采用真空钎焊,但也有个别零件却是采用干氢气氛炉中钎焊,这种钎焊工艺就是本文所要叙述的。一、特点大家知道,真空钎焊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钎焊工艺。对于发功机中大量采用的镍基耐热合金及不锈钢零件是理想的连接方法。但是真空钎焊也有其缺点,即真空会引起  相似文献   
406.
407.
液膜是常见的气液接触方式之一,依据单或双自由面可分为壁面膜和自由膜。不同于传统液膜研究,板上开窗或开孔后会同时存在这2种液膜。实验采用了6种液体(Ka数52~3000)和10余种不同尺寸的矩形窗(9~1152mm2),观察了垂直板上下降液膜通过开窗区产生的自由膜流动行为。结果表明,在表面张力、惯性力、重力及黏性力的共同作用下,液体通过开窗区的方式有绕流、过流、偏流和\"背流\"4种主要形式。随着流量的增加,过流又可以有液滴、液柱、液膜以及它们的组合等丰富流型,同时窗内自由膜在表面张力主导下易受扰动而聚并、破碎,流型呈现多样性和动态性。当流量达到临界值时,窗口内会形成完整稳定的受限自由液膜,呈现板上壁面膜与窗口内受限自由膜交替共存的特殊液膜——孪生液膜。本文关联了临界Re数、Ka数和无量纲几何参数Nx,给出了成膜条件的经验判别式。孪生液膜具有的特殊波列结构、成膜过程的迟滞现象以及2种液膜和固体壁间相互作用引起的多重干扰等,都体现出与传统的壁面液膜和自由液膜不同的流动性质。实验结果将有助于工业过程中开窗和开孔的几何优化,强化传递过程,并进一步丰富传统的液膜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408.
模态匹配和力反馈控制可以在不牺牲检测带宽的情况下,利用机械谐振放大特性有效提高微机电陀螺信噪比、改善陀螺性能。结合一款高Q值对称式四质量敏感结构的陀螺表头,在陀螺动力学平均模型基础上,通过对检测模态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的控制,实现陀螺的闭环检测控制。基于静电负刚度原理,通过改变陀螺敏感结构梳齿与质量块之间的电压,构建实时正交抑制系统和精确模态匹配环节,推导出陀螺的静电刚度矩阵,完成了对正交耦合信号的实时抑制和驱动、检测模态的精确模态匹配并且实现对两环节的解耦控制。实测结果显示,陀螺频差由24 Hz缩小到0.05 Hz以内,全温条件下,陀螺的正交耦合量由3(°)/s抑制到0.01(°)/s,陀螺全温零偏稳定性由初始的11.48(°)/h改善到1.95(°)/h,验证了实时正交抑制和模态匹配等技术对提升陀螺性能的具体效果。  相似文献   
409.
王松涛  胡应交 《推进技术》2013,34(8):1035-1041
针对超声速轴流压气机,分析了两类传统超声速压气机转子的内部流动特点.为有效解决超声速冲动式转子出口绝对马赫数过高,下游静叶设计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两种该类转子的下游静叶气动设计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一冲动式转子进行了静叶匹配.基于数值模拟手段,对匹配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三维粘性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设计初步实现了最初设想的流动状态.其中,对于第一种静叶气动设计方法,在实现超声速入口来流降为亚声速但气流在静叶中折转可以忽略的情况下,实现了一级压比不低于2.2、级效率不小于82%的超声速压气机级设计;对于第二种静叶气动设计方法,实现了一级压比不低于2.1、级效率不小于77%的超声速压气机级设计.对于上述两种静叶设计方法,考虑到静叶入口存在正激波时级效率最高,因此该设计方法并没有达到有效降低静叶入口激波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410.
主动冷却超燃冲压发动机用吸热碳氢燃料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裂解结焦,这是制约燃料热沉能力和过程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冷却通道表面进行预处理,是减少裂解结焦的重要途径之一。系统研究了预氧化321不锈钢管(Φ3 mm×0.5 mm)的元素迁移和微观结构。利用超临界航空煤油RP-3的热裂解反应为探针,研究预氧化处理对结焦的影响。实验发现,高温氧化后(900℃),管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Cr2O3膜,能减少碳沉积,几乎不生成纤维碳;较低温(600~800℃)氧化时,虽然Cr元素不断向金属表面迁移,Fe,Ni元素向金属内部迁移,但同时产生了大量空缺位提供渗碳通道,最终导致结焦量高于空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