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41篇
航空   299篇
航天技术   54篇
综合类   84篇
航天   9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层板结构冷却有效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基于一维多孔材料内传热理论,建立层板冷却的理论模型,应用由实验获得的各种层板结构的流阻和换热特性,由层板两侧的压差估算通过层板的冷气流量和层板结构的冷却有效性。对影响层板冷却有效性的因素进行分析,为层板的设计起到指导作用。在相同吹风比下,双层层板要比单层层板冷却有效性高,而三层层板与双层层板之间的差别不大。通过与传统气膜冷却方式的比较,可以发现,层板冷却具有以较少的空气达到较高的冷却效果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392.
无速度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详细阐述了零矢量在永磁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的作用,指出如果合理应用零矢量,不仅能使永磁电机(PMSM)的DTC系统正常运行,而且能减少转矩脉动的频率和改善系统的性能。还研究了PMSM的DTC系统的无速度传感器技术,构建了包含零矢量在内的无速度传感器PMSM的DTC系统,仿真和实验都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在无速度传感器的条件下,PMSM的DTC系统实现了宽范围调速,调速比达到了1:100。  相似文献   
393.
交叉射流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稳燃腔中交叉射流两相流动。使用三维激光粒子动态分析仪 (PDA)测量了正三角形截面副射流与主射流速度比为 2 .5时的交叉射流流动 ,获得了粒子湍流脉动强度及粒子在交叉射流尾迹中的浓度分布  相似文献   
394.
太阳活动区R9077引起的强烈吸收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南极中山站的观测数据分析了太阳活动区R9077所引起的强烈吸收事件,其中2000年7月14日的太阳质子事件引起了持续3天多强烈的极盖吸收,同时,激烈的太阳活动使磁层处于极度扰动状态,磁层高能粒子沉降使许多持续时间较短的吸收峰叠加在极盖吸收背景之上,最突出的是7月1日的吸收增强事件,其最大值达26dB。这是自1997年2月中山站安装成像式宇宙噪声接收机以来观测到的最强的吸收,另一个较突出的吸收峰发生在14日1753UT前后,本文还讨论了产生这些吸收的原由。  相似文献   
395.
详细介绍了首都航天机械公司(以下简称首航公司)为解决传动组件生产“短线”而建立的传动组件制造单元的实践过程和经验体会。重点对传动组件的生产特点、单元建设、单元运行情况和需要改进的问题等几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对机械加工类制造单元的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96.
针对新型励磁变换器控制的定子双绕组感应发电机控制绕组励磁变换器容量的最小化问题,总结了带整流型负载的感应发电机的设计特点,给出了其变速运行时功率绕组励磁电容的优化方法,讨论了带整流型负载发电机计算容量的确定原则。本文还提出了将改进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与二维有限元电磁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应用于变速运行的双绕组感应发电机的优化设计中,以实现全局优化,提高优化效率。样机优化结果表明,在转速变比为1:3时,该方法能使励磁变换器的容量减小到额定输出功率的1/3左右,从而减小了变换器的体积和重量。  相似文献   
397.
面向基于模型定义技术在工艺设计中的应用,从提高工艺设计自动化及编程质量和效率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MBD的数控工艺设计及快速编程方法,该方法根据基于MBD的特征信息描述,采用特征实例化方法,从易于制造及加工应用的角度对产品特征信息进行提取与构造.通过加工特征将几何信息与工艺信息相结合,分析三维关联的数控工艺信息模型内容.最后,利用工艺约束与制造数据库支持进行数控工艺设计,基于工艺结果以加工操作为基本单位驱动与数控加工系统的智能参数化映射,完成数控程序信息的自动生成.采用该方法进行工艺设计可以缩短编程周期,改善和提高加工编程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398.
为研究船用天然气发动机气体燃料中掺入不同比例氢气对燃烧和排放的影响。运用改装的氢气-天然气-柴油三燃料混烧发动机进行台架实验,测试对比负荷特性下掺氢比为0%、5%、10%、15%四个工况发动机排放物中CO、CO2、NO、NOx、烟温等数据,然后针对掺氢比分别为0%、5%、10%、15%、20%、25%的六个工况,运用CHEMKIN-PRO模拟计算点火延迟时间和层流火焰速度。结果显示,随着氢气比例增加,缸内燃烧点火延迟时间缩短,缸内最高温度升高,层流火焰速度增快,掺氢比对NOx排放影响不明显,相同输出功率下掺氢比高的工况CO排放更低,燃料掺氢工况CO2排放低于纯天然气工况。研究认为,燃料掺氢有助于改善船用LNG动力发动机的燃烧和排放,具有较大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99.

利用石墨电极电解装置,研究了人工海水电解过程中电流随电极极距和数目的变化规律,并观察了矩形管道中电解装置在不同工作电压下超疏水表面的气膜状态,验证了超疏水表面电解补气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电解装置工作过程中电压与电流呈线性关系,在电压一定的条件下,电流随电极数目的增加而增加,随极距的增加而减小。计算电解效率后发现,增加电极数目虽然有利于提高电流,但是电解效率却有所下降。在湍流流动中,观测到超疏水表面气膜在水流冲刷下破坏消失,当电解装置在低电压下工作时,产气量较小,补气装置呈间歇工作状态,并只能使部分超疏水表面气液界面恢复;当增加电压后,电解装置产气量增加,可以观察到更加明显的镜面现象,证明了超疏水电解补气装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00.
HXMT卫星的空间硬X射线巡天和定点观测计划切换频繁,需要对卫星有效载荷在轨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判别.目前采用的是地面监测人员根据总结的规则进行人工监测的方式,虽然执行方便,可解释性强,但人力消耗较大,且对规则之外的情况无法灵活处理.本文利用HXMT卫星的实时遥测数据,提出一种基于LightGBM机器学习模型的在轨运行模式监测算法,将监测工作规约为多分类问题,并构建判别模型,对卫星在轨运行模式进行判断.在保障判别准确率的前提下,算法模型构建迅速,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基于真实遥测数据的试验表明,模型的判别准确率达到99.9%,满足在轨运行模式监测要求,可为HXMT卫星的运行监控任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