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181篇
航天技术   51篇
综合类   41篇
航天   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81.
硅橡胶柱面菲涅耳太阳聚光透镜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用空间级柔性透明硅橡胶材料制作线聚焦柱面菲涅开太阳聚光透镜的成型工艺。结果表明,模具的精度对硅橡胶透镜的光学效率有决定性作用,在采用高精度拼接式模具和严格控制工艺流程的条件下,硅橡胶透镜光学效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282.
激波诱导控制推力矢量喷管实验及数值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方法,通过在二元收敛-扩张喷管扩张段引入二次流喷射,开展了激波诱导控制的流体推力矢量技术研究.实验过程通过喷管上、下壁面压力测量及出口射流纹影观测,研究了主流压力、二次流喷射压力以及二次流喷嘴几何(缝或孔)对推力矢量喷管性能的影响.同时,结合数值计算方法,对各实验工况下的喷管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实验手段难以得到的流场数据和性能,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辅助分析.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主流压力越高,喷管推力矢量角越小,同时推力系数越大;二次流压力越高,喷管推力矢量角越大,同时推力系数减小;同孔喷射相比,采用喷缝几何下的上壁面激波诱导分离点更趋于向上游移动,分离点后压升显著,射流穿透能力强,对主流的扰动强烈.   相似文献   
283.
通过对台风“天兔”登陆时厦门沿海某高层建筑的风场及建筑物迎风墙面风压的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高层建筑风场和其迎风墙面风压的状况及它们的相关性。对台风登陆前后的风场和风压数据进行的分析表明:城市上空强风“天兔”的湍流度不是很大,且随着风速的增加变化比较平稳;迎风墙面各测点的风压系数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特征,但差别不是很大。在不同平均风时距和不同来流风向角条件下,对迎风墙面风场和风压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基本时距取为3s 时风场同风压的相关性较高,当来流风向垂直于结构迎风墙面时,风场同风压场的相关性比较大。  相似文献   
284.
雷击飞行器事件与美国航天活动的发射规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雷击飞行器事件 雷电是造成航天活动意外事故的重要因素。人类自从开展航天活动以来,相继发生了数次雷击飞行器的重大事故,已公开报道的有: 1969年11月14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39号发射台发射土星5号火箭。当火箭及其运载的阿波罗12号飞船穿过无闪电的带电云层时,意外地相继遭到两次雷击,造成电子系统失效。  相似文献   
285.
自适应结构仿人智能控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罗晓平  黄海  赵国伟 《航空学报》2006,27(3):408-412
针对大型空间结构,基于MATLAB/dSPACE综合实验环境建立了以压电堆式主动构件为作动器的自适应桁架结构主动振动控制平台,进行了仿人智能控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仿人智能控制可有效地用于压电自适应结构的振动控制,较好地解决了控制准确性与快速性之间的矛盾,使得四棱柱桁架在典型低频谐振频率持续激励时振幅降低90%以上,随机冲击衰减时间减少90%以上,且在扫频和混频激励下也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86.
针对单星无源测向对空中目标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对空中目标的双星无源测向定位方法。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对空中目标定位的可行性,结合双星视场分析了影响对空中目标的定位的因素,为后续卫星轨道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87.
针对航天器在轨服务任务的地面零重力模拟需求,研究基于工业机器人的零重力运动模拟技术。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受力感知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机器人末端姿态、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作为输入层参数,采用机器人末端六维力传感器数据作为输出层参数,实现了对机器人末端负载的高精度动态受力感知。设计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机器人的运动路径点进行样本数据采集,实现了受力感知预测模型对机器人全工作空间的覆盖。进一步,基于对机器人末端负载的受力感知数据,应用动力学理论计算负载在失重状态下的运动速度,并控制机器人执行相应的运动,实现了对机器人末端负载的零重力运动模拟。  相似文献   
288.
电场的标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介绍了球载双球式电场仪、微火箭电场仪和地面旋转式电场仪等3种仪器的标定方法.电场涉及空间物理、空间环境和雷电及地震等多种自然现象的特征参数,对电场的探测或监测应用日益广泛.在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电场的国家标准和军用标准的情况下,通过研制的较简易的电场标定系统,对不同结构的电场仪进行标定,均获得了与理论计算相符的结果,为电场测量数据的可信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89.
概括介绍了地面、舰船、航空和空间用无源与有源偶极子和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相控阵雷达的近期发展和未来趋势。内容涉及:DD(X)舰船雷达系列、THAAD(以前的CBR)、欧洲的COBRA、以色列的BMD雷达天线、荷兰的舰船APAR、美国的F-22、JSF和F-18机载雷达、欧洲的AMSAR、瑞士的AESA、日本的FSX和以色列的费尔康(Phalcon)、铱星(66颗在轨卫星中有198个天线)和全球星MMIC空间载有源阵列系统(最后两个系统用于通信,但是所用技术与雷达系统的相同,实际上,IRIDIUM收/发组件技术是从空间雷达技术中来的)、Thales公司(以前的Thomson-GSF)的4英寸94GHzMMIC晶片导引头天线、数字波束形成、铁电行-列扫描、通信与雷达用光电扫描、MMICC波段至Ku波段先进孔径共享项目(ASAP)和AMRFS天线系统(通信、雷达、电子干扰(ECM)和ESM共用)以及连续切向分支(CTS)压控介质(VVD)天线。  相似文献   
290.
本文就开展创新教育中实验教学考试方法的改革提出了见解、在分析传统实验教学考试方法存在弊端的同时,总结广经过实践检验的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考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