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禽流感凶猛     
甘晓 《今日民航》2013,(5):108-108
正引发流感的病毒一般分为A、B、C三种类型,其中能在人际之间传染的为后两种类型,其危害并不大。禽流感则属于A型,即人们通常所称的"鸡瘟"。这种病毒表面的蛋白质被科学家命名为H和N两大类。又根据这两类蛋白质的形态,科学家发现,A型病毒可以由15种不同的H蛋白和9种N蛋白组成。这样,A型病毒便有135种类型。除了最近出现人感染的H7N9外,前两年另一种病毒H1N1也曾流行过。在此次H7N9禽流感爆发前,它的身影只在禽间发现,没有过感染人的记载,相应的生物学特点、致病力、传播力等也尚无定论。因此,对人类而言,这无疑是一种未知的病毒。  相似文献   
22.
甘晓 《今日民航》2012,(3):85-85
烟焦油简称焦油,是吸烟者使用的过滤嘴内积存的一层棕色油腻物。经常吸烟的人,对于烟盒旁边的一组数字肯定比较熟悉,其中"焦油量"一项是吸烟人群比较关心的数值。对于焦油量为10毫克的香烟,人们都会认为是香烟本身所含的焦油总量为10毫克。其实,烟焦油并不是卷烟中的一种成分,而是由烟草燃烧产生的。所以,即使吸那些添加了巧克力、丁香的烟,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烟焦油。相比烟草重量而言,烟焦油显得有些微不足道,吸烟过程产生的烟焦油大概只有烟草重量的千分之一到千分之六。  相似文献   
23.
甘晓 《今日民航》2012,(11):114-114
干细胞是一种神奇的"万能细胞"。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在干细胞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的科学家。这项成果意味着细胞的命运可以改变,人类有可能从根本上控制疾病甚至生命。胚胎是人类生命的初始阶段。在生命刚刚开始的几个月里,细胞的生长和复制带来胚胎的发育。随后,这些胚胎细胞逐渐成熟,而变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形成人体组织和器官,进一步构成复杂的人体大厦。科学家把这样的细胞称为"干细胞"。从前,科学家认为,已经成熟的细胞便不能再发生变化而生长为构成其他器官的细胞。比如,神经细胞绝不可能如同生命最初时的胚胎细胞那样,转变成肌肉或者骨骼细胞。不过,近年来,一些科学家成功地诱导成熟细胞进行了"返老还童",即让成熟细胞重新回到了具有变化能力的状态。  相似文献   
24.
甘晓  方奇  吴拓 《今日民航》2011,(12):65-69,64
不管是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猛烈的季风、冰川消融或是海洋变酸,气候变化正快速地改变着我们所生存星球的面貌。它们中的某些是地球上最值得珍惜的地方,我们也许是能观赏到这些景色的最后一代人。  相似文献   
25.
甘晓 《今日民航》2013,(9):109-109
史上最强毒药在生物学上,肉毒杆菌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细菌,学名叫肉毒梭状杆菌。它在繁殖过程中能产生毒性极强的肉毒毒素,是迄今发现的毒性最强的毒素。肉毒毒素的毒性比氰化钾强一万倍,1毫克肉毒毒素就能杀死2亿只小鼠,而人只需摄入0.1微克便足以致死。因此,在世界各国的生化武器中,肉毒杆菌经常被使  相似文献   
26.
甘晓 《今日民航》2012,(12):117
碘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调料。科学家认为,在食盐中加入少量的含碘盐类,能让人通过消化其中的碘化物,从而达到预防碘缺乏病的目的。上世纪90年代以前,碘盐中添加的含碘盐类为碘化钾,容易分解或挥发。因此人们养成了菜快出锅时再放盐的习惯,以保证碘元素不在高温下随碘化钾分解而流失。后来,稳定的碘酸钾代替了碘化钾。但碘盐的安全性却受到质疑,人们担心,近几年不断攀升的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癌的发生与持续补充碘盐有关。  相似文献   
27.
甘晓 《今日民航》2013,(7):110-110
经常购买化妆品或者关注保健品的普通消费者对胶原蛋白并不陌生。在这些产品的宣传中,胶原蛋白似乎具有所有有利健康的作用。最近,一名医师在微博上爆料:所有胶原蛋白保健品全是骗人的。言论一出,立即引发强烈关注一方面,科学家认为,胶原蛋白与肉、蛋、大豆等普通食物没有区别。而胶原蛋白生产厂家立刻对此进行反击,认为科学家的质疑没有充足的依据。胶原蛋白是什么?真的仅仅是普通食品吗?到底对健康有哪些帮助?  相似文献   
28.
甘晓 《今日民航》2013,(8):100-100
只要一提到转基因,我们敏感的神经便会被触动。今年6月,我国农业部批准发放了3个转基因大豆品种的进口安全许可,又引发了转基因大豆安全性的争议。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食用转基因食品让小鼠罹患癌症的风险大大增加。他们认为,这是由于对于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也增加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不过,支持转基因技术的科学家则从这项实验本身中挑出诸多错误。直到今天,科学家还没有找到转基因食品和健康隐患之间的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29.
甘晓 《今日民航》2013,(8):101-101
"酸碱性"体质学说:最近几年,每当有名人罹患癌症去世,一些保健品厂商便大肆鼓吹自己的产品能够"排酸",预防癌症。这里的"排酸"基于人体体质"酸碱性"的学说。但在听说"酸碱性"体质理论后,大部分科学家认为这个理论"就像一个到处都是漏洞的谎言一样,一个谎言需要另外一个更大的谎言来补上窟窿"。  相似文献   
30.
甘晓 《今日民航》2013,(2):114-114
正脂肪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是脂类的关键成分,也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化学家发现,在结构上,一些脂肪酸因为具有某种特殊的结构,被称为"不饱和"脂肪酸。另一类则不具有这样的"不饱和"结构,顺理成章地被称为"饱和"脂肪酸。而由于"不饱和"结构的数量和位置不同,不饱和脂肪酸又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结构各不相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当然,它们的性质和营养价值也各不相同。随着人们对营养的追求,食用油究竟需要"饱和"还是"不饱和",成为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