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52篇
航天技术   7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针对边界匀速向外发散且整体按一定速度移动的危险天气影响区,考虑高空风对飞机航向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改航模型,包括改航判断模型、两段式改航模型和航迹检查模型。首先,设计了判断是否需要改航及改航侧选择的程序及启发式算法;然后,设计了航迹检查模型以检测航线与动态凸多边形危险区是否有冲突,并通过反复调用启发式算法来消除冲突,使飞行航迹以最小的角度调整获得最短改航航程。仿真结果表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2.
<正> 为了改善电子元件的散热,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电绝缘导热脂。该脂的接触热导值比目前国内同类脂高4~12倍,在相对湿度85%的状态下,绝缘电阻值大于10~(13)Ω-cm。本文介绍了获取数据的实验原理、实验设备以及应用简况。对于铝、铜两种试件,在1.85—85.2kg/cm~2的压力下,分别测试了接触热导值随压力的变化。此外,为了探讨导热脂的换热机理,还给出了该脂的显微拍照,并对此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3.
纳米TiO2/Fe2O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红外吸收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Fe2O3复合材料,并用XRD、TEM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给出了相关的工艺参数。研究了不同组分的纳米TiO2/Fe2O3的红外吸收特性。结果表明,纳米TiO2/Fe2O3复合材料在400cm^-1~1000cm^-1内随Fe2O3含量的增加,吸收峰明显宽化。  相似文献   
34.
真空电子束钎焊温度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不锈钢毛细管板类结构件真空电子束钎焊的特点,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一个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电子束钎焊温度场进行模拟。通过将热电偶测得的工件表面温度与有限元分析结果比较,证明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利用该模型对不锈钢圆板电子束钎焊温度场进行了预测,证明通过电子束扫描加热方式可以得到钎焊所需的局部均匀温度场。  相似文献   
35.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中的一个有效方法是采用地面等待策略,但地面等待算法一直是一个难点。通过对单机场地面等待模型进行合理的转换,提出了基于Hopfield神经网络的启发式算法,通过理论推导,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6.
介绍了人的可靠性评估的发展,进而提出了雷神雷达系统和欧洲猫雷达系统两种空管自动化系统下的管制员可靠性研究方法和数据采集的形式,通过对采集样本数据的分析,计算出管制员从雷神雷达系统过渡到欧洲猫雷达系统可靠性的评估结果,进一步指出提高管制员可靠性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7.
自由飞行环境下碰撞风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由飞行是解决航路拥挤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在自由飞行环境下对飞行碰撞风险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提出了自由飞行环境下影响飞机定位误差的主要因素;以概率论为工具,建立了自由飞行环境下的碰撞风险评估模型;分别量化评估了各个主要因素对自由飞行环境下碰撞风险的实际影响度。得到的评估结果表明,碰撞风险模型能有效地对自由飞行环境下的碰撞风险进行评估,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8.
民航安全管理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际民航公约附件1、6、8、11、13、14条,以及国际民航组织有关文件要求,安全管理体系作为国家安全纲要(SSP)的组成部分,各缔约国应强制要求已获批准的且在提供服务时面临安全风险的培训组织、航  相似文献   
39.
40.
中国第一座桥梁风洞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实验室于1994年10月建成一座可供全桥模型试验的大型桥梁风洞,试验段14m×15m×2m(长×宽×高)。风洞的总体布局及结构安排突出地强调了非航空类风洞的特点,结构上采用砖混结构与钢结构相结合的方法,并以砖混结构为主,这就大大的缩短了建造周期,降低了成本。建成后的桥梁风洞总体造型美观并具有良好的气流品质,达到或超过了原设计中的性能指标,为我国桥梁建造业填补了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