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77篇
航天技术   5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编者按前不久刚刚闭幕的第48届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吸引了全世界航空人的关注,全球40多个国家,1700多个参展商聚首巴黎,呈现了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航空航天展览秀.  相似文献   
32.
[编者按] 我国测控行业经过多年的努力,为一系列型号工程的完成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我国航空制造领域,测控技术和测控设备已基本走过数字化、总线化、自动化、动态化、通用化、标准化等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3.
为提高我国航空企业制造水平,促进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在航空及国防制造领域的应用,由中国航空学会主办,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中国和平利用军工协会协办,中国航空学会制造工程分会承办了"2009航空工业优秀供应商用户巡访活动".  相似文献   
34.
薄壁件铣削是航空工业中最常见的加工方式。航空薄壁件铣削工艺系统固有的弱刚性特点易引起切削颤振和变形,极大影响加工质量和效率。研究航空薄壁件铣削加工动力学仿真技术,指导工艺、刀具参数优选,对高质高效加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围绕薄壁件铣削加工动力学仿真中的刀具-主轴系统动力学建模、切削瞬时薄壁件动力学建模及铣削过程动力学建模等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5.
    
属性是图像的语义描述,可以表示图像中某些内容的存在与否,它可以是物体的形状、材质、部件、类别以及功能,也可以是场景的类别以及上下文信息等.由于目标类别与所在背景存在相关关系,提出基于背景属性和目标属性相融合的前景目标识别方法,即对每种背景属性和目标属性分别训练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并将属性在对应分类器上的得分进行串联组成新的特征,并训练得到最终分类器.对a-Pascal数据库中每幅图像,人工标注了10种背景属性,结合已有的目标属性,进行目标识别实验.与传统方法、基于目标属性的分类方法以及其他前景、背景相结合算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比其他算法提高大约2%,背景属性有助于提高目标识别率.  相似文献   
36.
:您一直致力于薄板和薄壳方面的研究工作,最近又成为大飞机项目专家组的成员,请您介绍一下目前您主要的研究内容及其进展情况。林忠钦:我从1983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读研究生阶段开始学习薄板  相似文献   
37.
固化变形是影响复合材料零件结构成型几何精度的重要因素。产生固化变形的原因一般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与材料属性和结构设计参数有关;外因主要与固化工艺和模具有关。固化时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在复合材料结构内部产生残余应力,脱模时导致构件发生变形。通过对已有试验结果的研究,总结了不同因素对复合材料结构固化变形的影响,为固化变形的工程预测和控制提供直观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38.
39.
主要以模拟量飞机改型设计与数字化制造的具体要求为切入点进行研究,阐明了以综合切面模线为基础的零件逆向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平板式扫描设备扫描零件的切面模线形成二维光栅图像,并通过正交网格线对二维光栅图像进行失真校正和矢量化处理,最终通过矢量化的切面模线对飞机零件进行逆向建模。结合飞机零件的逆向建模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40.
作为航空特种焊接技术发展的倡导者,请您介绍一下我国航空特种焊接/连接技术的发展历程. 关桥:航空特种焊接/连接技术体系的发展与我国焊接产业的发展同步.随着军民结合技术的发展,航空特种焊接/连接技术的服务目标早已跨越航空产业的局限.由于这一技术体系所提供的特种焊接/连接方法、及其技术载体-装备所具有的通用性很强,工程应用领域几乎涉猎到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