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传统视觉导航方法多依赖于稳定的环境特征和全局一致的地图,对于环境特征及光照要求较高,同时存在无法获得精确的导航位置、收敛性无法保证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不依赖全局地图,仅通过识别ArUco码信息实现自主移动机器人返航的方法。机器人在出发状态中识别并以时序记录相对于视界内的ArUco码的关键位姿,使得在返航状态中通过选择视界内时序更小的ArUco码并构建局部坐标系从而实现局部定位与导航,并通过局部坐标系的连续变化,实现无全局地图返回出发点的目的。机器人对不同的出发路径实现了返回出发点的结果并实现了静态障碍物的避障功能,在全覆盖路径返航测试中节约了79.16%的路程,同时机器人在20次重复定位测试中实现了平均停止误差0.8cm。该方法展现出对于不同出发路径采用更短的返航路径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14.
15.
末端执行器是飞机装配的关键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制孔和铆接的质量,突破面向飞机自动化装配的末端执行器结构设计关键技术具有迫切的实际需求。首先,根据行业需求提出了末端执行器的总体结构,并分析了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对末端执行器的主要功能部件进行了设计,最后研制出一套具备制孔、压紧和法向找正的试验样机,试验结果表明,该末端执行器的性能达到了飞机装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由于热声环境下金属薄壁结构表现出复杂的大挠度强非线性振动响应特性,影响结构的疲劳性能与寿命,结合有限元法与降阶模态法对四边固支高温合金矩形薄壁结构的热声响应进行计算。结果研究发现:屈曲后结构出现跳变运动且应力循环呈三角状分布,热声载荷的相对强弱决定了跳变形式。采用改进雨流计数法、Morrow平均应力模型、Miner线性损伤累积理论计算热声疲劳寿命,屈曲前到临界屈曲时应力循环损伤量级显著增大,由10-5增大到10-4,寿命随温度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趋势。开展薄壁结构热声试验,并将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结构的模态频率偏差不超过1Hz,动态应变响应结果的量值相当,验证了薄壁结构热声响应计算方法与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深空探测器技术的不断发展,深空探测器设计逐渐转向模块化和标准化。串联结构是模块化深空探测器常见并较为合理的结构形式,而如何将运载对探测器整体模态频率的指标要求合理转化为对探测器各个模块结构的设计要求是当前工作中的一项挑战。根据子结构综合模态法并基于固定边界法和悬臂梁理论,提出了探测器子结构模块动力学模态指标的分配方法。采用3种子结构模块极限处理方法,用全解析方式推导了子结构模块的基频表达式,并分析了子结构模块的动力学特性与探测器整体结构动力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提出的子结构模块的动力学指标分解方法操作简单,精度较高,可为串联式模块化深空探测器的设计提供关键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19.
20.
为揭示连接孔垂直度误差对航空复合材料连接性能的影响规律,对准各向同性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板进行了单钉单剪试验研究。以极限承载强度、弦刚度、2%偏移承载强度为指标研究连接孔的倾斜角度、倾斜方向以及螺栓扭矩对接头承载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连接孔倾斜角度从0°增加到4°时,接头弦刚度增大10%~40%,极限承载强度下降9%~12%;连接孔倾斜方向对极限承载强度影响甚微,却可使接头弦刚度产生20%~30%的变化;增加螺栓扭矩可以有效提高极限承载强度,但对接头刚度无明显影响;连接孔倾斜角度越大,则螺栓扭矩的增大对2%偏移承载强度的强化效果越不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