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7篇
航空   141篇
航天技术   39篇
综合类   34篇
航天   8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本文通过建立反映机身横截面外形特征的控制点概念,及在控制点间分配网格点数方式,给出了一种非常实用、交互式的表面网格生成方法,所生成的网格失真度小,物体保形好,生成适用于CFD计算需要的表面网络花费的时间少,适用性强。基于无限插值理论,引入本文提出的网格正交控制、物面法向量控制、加权平均光顺措施,给出了一种改进的空间网格生成方法,有效克服了传统无限插值网格生成方法在复杂外形网格生成方面的缺陷,有效改善了网格的法向疏密性、贴体性及周向网格的均匀性,对真实飞行器部件网格生成非常迅速。以某飞行器复杂机身表面与空间网格生成,及无人机翼身组合体空间网格生成为例,检验了本文网格生成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2.
核磁共振陀螺具有体积小、精度高、功耗低等优势,有望成为下一代惯性导航系统的核心部件,目前正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比较全面的介绍了核磁共振陀螺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利用时间离散化方法推导并建立了能够充分考虑核磁共振陀螺系统动态特性的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分析了锁相环相位、磁场、温度以及探测光强在1×10-5均方根幅度下均匀白噪声对陀螺信号的影响,发现它们对角随机游走、零偏不稳定性影响依次减小,且都具有自身独特的频率响应特性。其中,锁相环相位噪声引起的角随机游走与零偏不稳定性分别为5.1985×102(°)/h1/2、3.4593×103(°)/h,而探测光强噪声引起的角随机游走与零偏不稳定性分别为3.1623×10-1(°)/h1/2、4.7603×10-1(°)/h。该研究对深入分析核磁共振陀螺动力学机理、寻找主要噪声来源、提高陀螺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
本文概述了片梭织机骨架的制造、装配中的难点及所采取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84.
为了进一步提高短舱内外流的气动性能,基于类别形状函数方法建立了曲率连续的非轴对称短舱气动型面参数化设计方法。主要思路是先设计关键截面型线,再设计纵向型线,最后通过纵向型线周向有序组合建立气动型面。为评价所建立的短舱气动型面设计方法的适用性,从曲率半径分布、主要工况下的流动特性和气动性能三个方面对所发展的方法和基于圆锥曲线的方法设计的超大涵道比(UHBPR)短舱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基于圆锥曲线的方法设计的短舱相比,所建立的方法设计的短舱气动型面不存在轴向曲率半径波动。由于消除了曲率波动引起的短舱壁面附近局部过度加速形成的高速低压区,在马赫数为0.8的巡航条件下外罩壁面局部阻力降低了4.5%;在马赫数为0.82的飞行工况下,外罩壁面局部阻力降低了5.5%。进气道气动型面设计方法的改进,使得大攻角爬升条件下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提高了0.41%,稳态周向总压畸变指数减小了8.82%。  相似文献   
85.
<正>飞机总装功能试验综合测试管理平台从系统功能试验需求、测试技术方法与信息数据管理3个方面出发,能够提高飞机地面总装集成测试自动化水平。由于采用设计、管理、执行三层体系结构,不用进行大的改动就可以应用在多个航空地面应用系统研制、试产、批产等多个阶段。  相似文献   
86.
文章首先回顾、梳理了热流测量技术的发展过程,然后将热流计从工作原理上分为基于温度梯度、基于能量平衡和基于半无限大体假设3大类,重点介绍了每一类别对应的热流计结构形式、应用情况和测量范围等,并对热流计的标定方法进行简述,最后对热流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7.
远距离分布式计算机网络测试发控系统是当今国际宇航事业发展的方向。数据通信系统能否畅通、准确、实时、可靠是实现远距离测试发控的关键。本文列举了光纤通信的优点,分析了通信中常用纠错编码的优劣,提出一种既符合测试发控系统的特点又适合光纤通信要求的新的纠错编码方案,并设计出以该纠错编码为核心的数字光纤通信接口,满足了一个特定的远距离测试发控系统对数字通信的要求。  相似文献   
88.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